节日和民族有什么关系(急)
中富兰
最近,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继去年之后,一个亚洲国家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其文化遗产。目前已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即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呼吁传统节日之后,许多NPC代表和CPPCC委员建议增加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作为中国的法定假日。多位民俗学学者近日建议,增加除夕、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通过官方干预让传统节日复兴。他们认为全世界的华人都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五个传统节日,并被定为法定假日。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不仅形式多样,深受人们喜爱,而且深受家庭乃至全民族的喜爱。他们可以起到保存中华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要建设经济强国,必须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庆祝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衰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明显的农耕时代特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由于平时工作忙,累,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是温馨浪漫,彻底放松,过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个性。然而,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恰恰相反。旅途的劳累、应酬、守旧的习俗、势利的攀比,往往把人的个性淹没在世俗的性爱中,使人疲惫不堪,毫无乐趣可言。衰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在关于中国民间节日和传统节日保护必然衰落的热烈讨论之际,笔者无意加入这两种观点的争论,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向学者们求教。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如政治、文化、宗教,尤其是经济等。一般来说,一旦产生,就比较稳定。往往一个节日习俗的产生与本民族的心理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它们年年互相攻击,代代相传。就春节而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在同一天庆祝。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舒适自发的传承,早已形成了全民族伟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代代相传。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稳定、完善、和谐,显示出巨大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民生产劳动的独特印记。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的具体内容。在农耕文明的语境中,节日是由年、月、日、气候变化组合而排定的节气,是由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周期律所确认的。早在殷墟甲骨文中,我们就已经看到了非常完整的古代历法年份。它与古代的天文、历法、节气、物候等知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合体系。古人说“四季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在民俗节日构成中非常重要。这里“节”的概念是将20岁时季节的渐变过程分解成与草节、竹节相同的间距,将节气相互交叉的时间称为“节”,意为“节”。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自然季节气象和生态环境节奏完美和谐的特点。
中国对和谐与完美的理想追求。回顾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几乎都与日月运行有关。在历史上,民间节日的安排特别注重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几乎是中国农耕社会最基本的节日习俗标志。满月是一个月的第十五天。在古代秦汉时期,方士和道士计算一个月的持续时间,还有一种“三元”的说法。他们认为“天官”之神掌管“福”,生日在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于是约定古代第一天看太阳为“上元节”,大庆节发展为“元宵节”。还认为“地方官”之神掌管“赦罪”,生日在7月15日,也就是古代约定的“中元节”,家家户户举行大祭祖,成为大节日。还认为“水官”之神掌管“解灾”,生日在10月15日,古代称为“夏媛节”,也发展成为一个节日。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的中秋节。最初,“中秋节”仅指八月,但后来,八月十五日成为“中秋节”,因为它在三秋中部。天上的一轮满月能让一个坚强的人哭泣;每到春节,天涯海角的游子都会回家团聚。几千年来,中国人将自己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界的满月和缺月紧密协调,从而形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应该说,这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国人思维和记忆的符号代码。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历法一直采用“年、月、日”的方法来排列月份和日期,这是非常复杂的。很多都被当做吉日或者纪念日,很难记住,逐渐消失。但在很多零散的吉日和纪念日里,人们已经习惯性地选择了月份和日期的代号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于是就有了“正月”节;“二月二”春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思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日”端午节;“六月六”天日,俗称“太阳虫节”;“七月七日”中国情人节,俗称乞讨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份和日期的数字代码重叠是吉祥和神秘的,其中“五月五日端阳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被视为除新年以外的重大节日。
为什么会有节日?然而,地球并不像往常一样转动,太阳也不是每天都升起和落下。是的,我觉得这个“节”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这个“节”。它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节奏有关。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节日的起源往往与农业活动有关。“四季八节”,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都离不开农业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生活要有节奏,这样才能适应大自然的节奏。“文武之道,一次放松一次”,民间的节日恰恰反映了这种生活的节奏。除了各种美丽的传说和精彩的解释,节日之所以出现,最基本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努力工作的人需要调节、休息、娱乐。节日是人们为了调节生活而自然形成的一系列缓冲机制,人们通过各种传统节日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祝愿与向往。可以说,节日是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民俗节日。
现实的巨大反差
传统的新年节日是通过把握自然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日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都是历史传承,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总之,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道德特征。传统节日是历代人民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根”。
说传统节日文化价值高是一回事,现实中巨大的文化反差又是另一回事。事实上,在新时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许多传统节日现在变成了商家促销的“美食节”或“销售节”。如今商业炒作中的节日越来越流行,通常是“文化经济戏”,但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为了刺激消费,劳动节、国庆节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更是商家的重头戏。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大仪式,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用,也不是简单的物质消费。
众所周知,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情感价值是节日最重要的核心,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更有特色,更有特色。比如普通人必吃的中秋团圆饭,春节年夜饭,就算不能来,也要“千里之外”,心要在一起。这也是中秋节和春节产生和被重视的原因。这个需求。
一个节日有很多载体。它一定有传说和故事。比如嫦娥奔月,中秋节吴刚砍树,端午节屈原投江。二是要有活动和仪式,如歌舞、赛龙舟、徒步、登山、栽柳、栽艾叶、栽山茱萸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这些都可以创造和展现中华民族优雅、婉约、浪漫的气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节日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这些节日里,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被中断了,有的甚至已经名存实亡。事实上,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甚至消失,是因为其精神内涵被遗忘,其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节是赏月。古时候,人们在长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着月亮唱歌,要酒。非常漂亮。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灯火通明的城市,到处都是闪亮的霓虹灯和高楼大厦。不容易看到被遮挡的月亮,人们对月亮产生了疏离感,于是人们对赏月的兴趣逐渐淡化。二是人们没有自觉意识到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过节无非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由于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些节日被我们人为地淡化了。尤其是进入商业社会后,传统节日被推向了市场,成为商人赚钱的机会。导致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这是我们追求物质化的结果。
春节、端午、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文化内涵被掏空,充斥着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鞭炮禁了,年味也淡了。随着节日趣味的衰减,节日气氛的淡化,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变得单薄而苍白。现在,许多人在假期里经常感到很失落。最大的感受就是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我不知道如何度过这个节日。这种失落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很多人还在抱怨年轻人,但他们不能抱怨。它与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息息相关,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是新年前夜。中秋节是月饼;端午节变成了粽子的展览,元宵节变成了汤圆的展览...你说每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物,就算有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美好的仪式,普通人也不会当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更多的学者和民间专家站出来呼吁国家立法保护,效果又会如何呢?真的很发人深省
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认同
在不同的文化中,传统节日是特定文化的象征,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例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圣诞节与宗教传统密切相关,而春节则是农耕文明和家族主义的产物。圣诞节在宗教纪念日举行,表现为公共场所的集体狂欢,而春节在收获后的农业间歇期举行,体现为私人空间的家庭聚会;圣诞节表达对人格神的崇拜,春节表达对农业神和祖先的感谢,等等。这种差异使得节日成为不同民族表达其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
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庆祝春节的兴趣和热情大大降低,人们经常听到人们对年味渐淡的无奈感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圣诞节似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一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种文化景观的背后,显然是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巨大的商业利益使得他们不遗余力地调动一切力量为这些文化庆典营造火热的氛围。但是中国人并不缺少节日文化资源,而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节日并不比国外的节日差。在缺乏西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外国节日应该处于劣势。因此,外国节日在中国人民中的盛行有点不可思议。
文化认同问题只有在不同文化相遇时才会出现,也就是说,人只有在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他者”时才会有“我是谁”的问题意识。通常,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下,“我是谁”的追问非常容易在排外情绪的驱动下强化文化自我认同,表现为通过贬损其他文化来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特例是,当对方极其强大,被想象成学习或模仿的榜样时,可能会使人过度美化对方,甚至引起对自己的过度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爱恨交加”的自我认同。从本质上来说,外国节日在中国民众中的兴起就是这种特殊自我认同的具体表现,虽然它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外表出现,没有表现出太多明显的对本国文化的排斥。
当然,中国人看待现在的洋节现象,似乎有些过度解释,小题大做。毕竟和当初庆祝外国节日的时候不一样了。人们对外国的风俗更感兴趣,似乎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商家和媒体推进了庆祝外国节日的狂欢中。但是,不思考和过度反思同样有害,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民族会在以文化多元为特征的世界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那些热衷于庆祝外国节日的中国人来说,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是极其必要的。
这种思考不仅要针对节日本身,更要对其根源有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理性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文化。就我国的整体发展而言,物质文化的相对落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然而,虽然西方发达的物质文化不断伤害我们的自尊心,但追赶并不一定意味着放弃作为民族之本的精神文化。
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批判民众对外国节日的狂热,但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我认为在不同文化日益频繁接触和交流的今天,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是一项根本任务。只有这样,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民族文化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要创新放假模式。
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都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性编排,各有丰富的内涵。因此,中国这个“农民历”的永恒系列,自然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它和它的重大民俗节日都应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它将继续保持其固有的文化活力。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本来的面目。一个民族的文化靠少数人的号召力是没有用的。它需要全民族的自觉,这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从去年的“100多位委员建议将清明中秋等全国性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到考虑包装传统节日集体申报“世界遗产”等等。,当我们复兴传统节日时,我们习惯性地用“法律”和制度来为复兴铺路,却忽视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本源的保护。
代代相传的节日里总有一些感伤的东西,软化了我们的心,让世界充满了温暖和温情。传统节日表现为繁复的仪式,高雅的风雅,礼貌的礼貌,视教育为文化生活,具有高度的审美性,背后隐藏着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比如端午节纪念屈原,赛龙舟,民谣唱道:“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门口都是香。吃粽子撒糖。龙舟欢天喜地下水了。”这种类似的节日自豪感,弥漫在古典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抱怨现代人的“洋祭拜节”时,应该看到,恰恰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文化缺乏热情,对自己的文化观念缺乏自信,才使得传统节日“土里土气”。文化自信的强弱与吸收外来文明的能力成正比。有了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才不会“弃我崇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高速公路、手机、电脑等办公通讯电器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虽然不同程度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但也增加了每一项具体生活的负荷;奔波于各种名利场的尴尬,就业、职称、晋升、养家糊口的压力,每天的柴米油盐被迎来送往城市的大街小巷,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沿途的美景都没有细细思量,回到家推磨砍了还是一样...你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人在疲惫的时候渴望有一点闲暇,放下一颗浮躁的心;我渴望走出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市,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品味生活的滋味...总之,我渴望多活一点。
传统节日创新的关键是唤醒我们的文化意识。春节“合法”,假日经济如火如荼,但春节文化传统的复兴依然任重道远。如果清明节不上坟,中秋节不赏月,重阳不爬山,这样一个“合法”的节日还能复兴什么?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没有在文化自觉状态下全面系统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法定”只能沦为一种形式主义的文化表演——因为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集会等联系在一起的。,而不能以制度性的壁垒来延伸。我们要寻找和恢复的是历史的遗产,唤醒残存的民间文化。
如果只是固守自己的传统,没有能力去学习外来的新文化,传统的节日文化只能是贫乏的,萎缩的。“周虽旧国,其命重生”,这是中华民族三千年前的文化慷慨。节日的传播是漫长历史选择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会发展。如果我们不改进节日的观念和方式,仍然以吃喝为先,以送礼为重,那么即使我们把传统节日合法化,也只会给我们一个吃喝的借口和人们相互交流的理由,只会让商家有更多的狂欢,阉割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在不同文化日益频繁接触和交流的今天,只有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实现理性的文化认同,复兴传统节日,以礼乐重建中国,才不只是梦想。如果我们只求热闹,不问经济,忽视节日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自觉,那么复兴传统节日应该怎么做?
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中,春节、五一、国庆是三个“黄金周”。只有春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他传统节日,虽然为民间所保留,但并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假日。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传统节日模式,让传统节日更加轻松休闲,给人们更多自由娱乐的时间和空间,让传统节日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节日的需求。但是,传统节日合法化只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传统节日,根本改变不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偏好或厌倦。既然民众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自然也不可能通过官方的干预使其合法化、年轻化。
(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