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有什么特点?
螳螂的寿命一般是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大概是六到八个月。即使没有头,螳螂仍然可以活十天左右。
雌性的饭量、食量、捕捉能力都比雄性大,有时还能吃到雄性。据科学家推测,雌螳螂在交配时会吃掉雄螳螂来补充能量。
原因: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母螳螂为了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而造成的。螳螂习惯捕食各种昆虫为生,其食量是许多食肉昆虫所不及的。通常情况下,雌螳螂的食量会超过雄螳螂。在交配期,雌螳螂的食欲更旺盛。为了自身的需要,它会吃掉雄性螳螂的部分肢体,作为繁殖后代的食物。
有科学家认为,母螳螂并不是因为公螳螂施暴、杀死丈夫而愤怒,而是为了刺激公螳螂,保证精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她的体内。原来,雄螳螂神经系统的抑制中枢在头部。公螳螂一旦失去头,就失去了抑制功能,无头公螳螂体内的精液就会流入母螳螂体内,保证卵子的受精。交配时,母螳螂从公螳螂的头部咬到尾部,直到吃掉公螳螂的腹部。此时的母螳螂不仅吃饱了,而且体内受精充分,能产下营养丰富的卵。非常有意思的是,头和前肢都被吃掉的公螳螂,即使只剩下躯干,也能继续交配,因为公螳螂遗骸的神经组织仍能支配其生殖器官的功能。
释义:螳螂(学名:Mantodea),又名刀螳螂,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食肉昆虫。在古希腊,人们把螳螂视为先知。因为螳螂的前臂像一个祈祷的尼姑一样凸起,所以也被称为祈祷虫。除极地外,世界各地均有广泛分布,尤其是热带地区。世界上大约有2000种已知的物种。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螳螂是我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形态特征:螳螂是一种大型昆虫,身体较长,多为绿色、褐色或杂色种类;标志性的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有一排坚硬的锯齿,两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部呈三角形,可灵活旋转;复眼突出,大而明亮,有3只眼;天线细长;颈部可以自由转动;咀嚼口器,上颚有力。前足的腿关节和胫骨关节多刺,胫骨关节呈镰刀状,常折叠至腿关节处形成能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覆有翅,缺乏前域,后翅膜状,臀域发达呈扇形,静止时折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前脚抓虫,中后脚适合行走,逐渐蜕变。
价值:
生物防治:螳螂可捕食苍蝇、蚊子、蝗虫、蛾子、蝴蝶及其幼虫等40多种害虫,裸蛹、蟋蟀等小型昆虫,蝉、飞蝗、猫头鹰等大型昆虫。
欣赏:通过人工反季节栽培,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螳螂。螳螂也是建造小型动物园和野生昆虫园的好材料。
药用:螳螂捕食壁虎。桑螵蛸是螳螂昆虫的卵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