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人民对龙图腾的崇拜。
端午节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习俗是端午节期间龙舟节的仪式和习俗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黑龙七夜在南方的天象有关。端午节“龙舟节”最早出现在西晋地方志中:“仲夏端午亦称五月五日,与夏季的至日相同。”
段,古汉语有始、初之意,称为“端午”,即“第五日”。《说文解字》载:“段也是万物诞生之题”,意思是段的意思是开始,所以五月初五称为“端午”。《燕京岁时年谱》载:“五月初五为五月,‘段’字音译亦盖戳。”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头几天称为首尾相连。
节日习俗: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天象、历法等人文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古人选择吉日祭祀以答谢天地之神、祖先之恩的活动中形成的。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了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礼乐文明的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改进和传播的过程。古代南北风俗不同,现存文献中很少记载先秦时期端午节的活动,无法直接考证其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