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喜欢吃酱油?

一勺酱从它开始,味道全靠它。家里再穷,也有一坛子酱油。东北酱油起源于辽宁,也是在辽宁最早用于制作酱油。东北酱油可以说是中国发酵调味料的鼻祖。酱油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东北酱油已经深深地浸入了东北人的骨子里。

农村酱油各有各的风味,每种酱油都有不同的味道。

早在隋唐时期,满族人的祖先就开始酿造酱油。据《史记(晋书)》记载:“辽金故里沿海盛产盐,上京、东北两路吃赵州盐。女真人用豆子作酱制成酱油,用大蒜、芥末和醋调味,用蜂蜜代替糖制成糖果。酱油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和盐。辽西首先种植大豆,辽南海盐也很丰富。辽宁味噌是中国第一家东北味噌。

有朋友说味噌是韩国人发明的。《新唐书·渤海传》记载“门市黑豆酱”和“门市”,是当时东京都柳原前政府,大致在吉林省珲春市,黑豆酱就是味噌的原型。在黑龙江,辽宁,豆瓣酱的种类很多,在吉林,延边地区有一种清酱。都是东北酱,口味不一样。口味上有点区别。豆瓣酱比较甜,吉林潘酱比较鲜,青酱香味比较浓。

腊月要炒豆子做大块酱油,满族人做酱油,朝鲜族做酱。酱料用的原料不同,其他工艺都差不多。酱料需要黄豆和玉米炸脆磨成粉,最终都做成大块。豆瓣酱和酱料的发酵方式一样,日期时间也差不多。老人们说炒豆角,要选没有月牙的日子,不然夏天酱料会长蛆。这个理论现在没有科学依据。酱油是以大豆蛋白酶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工艺。经过多天的发酵,大豆蛋白分解成各种氨基酸,植物的第一股鲜味就在这里出来了。

以前农村有一种关于酱油多少块的说法。正常年份酱油片数为偶数,闰年为奇数。现在可以随意做几件了。农历四月,一般选择四月初八、四月十八、二十八,四月二十八必须打完酱油。农历四月,气温不高,酱油慢慢发酵,味道不错。如果5月份气温高,酱油容易产生异味。用一层透气不透灰的纸或其他纱布盖住酱缸,防止昆虫进入。酱倒完后,用酱耙把酱坛子里的酱倒几次,每隔三四天就要搅拌一次。一个月后,酱的颜色会变黄。这时候里面基本没有碎片了,可以舀出来尝尝,差不多了。每种酱都会有不同的味道。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做大酱的能力。

酱可以蘸菜、腌菜、炒菜、炖菜,也可以做成味噌汤。东北的味噌有很多种。做味噌的主要原因是东北的冬天太长了,差不多半年的冬天,东北的蔬菜极度匮乏。酱料和泡菜是半年的主料,这也是世代相传的味道。很多东北人喜欢吃味噌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一点就是烹饪过程的鲜味来自于酱料中的各种氨基酸分解产物。

很多人说东北冬天没有酱菜吃。人们最好将煮熟的冷冻白菜用冷水冷却,揉成一团,蘸着酱油吃。没有蘸酱油的蔬菜,有的蔬菜可以存放在地窖里,比如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有的可以存放在室外,比如大葱。据说冬天萝卜蘸酱油很爽口,这些配菜的味道也不逊于现在的肉。这也是东北人喜欢吃酱油的另一个原因。酱菜味道不错。东北人如此痴迷酱油,也有一个弊端。重口味会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也就是高血压疾病比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传统的高盐酱油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骨子里的酱文化依然存在。

东北老年人比较喜欢吃酱油,到了子女这一代就不太喜欢了。因为现在超市里各种酱都有,品牌多样,选择面广,甜的辣的。另外,在农村很难找到真正的农家酱风味,接近失传。我们60后都不会做农家酱,这是久违的味道!

好像直到前年,我爸妈还坚持每年做一点酱油。对于很多传统的东北家庭来说,酱油确实是不可或缺的调料,类似于北京人对芝麻酱的感情,山西人对陈醋的感情,那么多人对辣椒的感情。

其实东北人喜欢吃酱油的原因并不复杂,基本上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传统带来的饮食习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吃豆酱的习惯,这是古人对大豆的神奇用途之一。西汉时,尤氏写了《祭酒篇》,记载了“萝卜盐和酱油”。隋唐时期,满族人也开始制作酱油,二十四史中就有女真“酱油”的描述。

也有人说,满族人之所以喜欢吃酱油,与努尔哈赤连年征战有关,兵荒马乱,兵力越来越弱,所以努尔哈赤会到处向当地人收酱油。用豆浆配野菜,既能满足肠胃,又能及时为战士补充大量的盐分和氨基酸,从而保持战斗力。后来满族入关建立清朝。为了让后人不忘先人之难,清宫御膳中也要备酱、酱菜,这种饮食习惯逐渐流传开来。

其次,这种高盐酱更适合寒冷地区。

这个道理很多人应该都能很容易理解,类似于人们在味道清淡偏凉的温暖潮湿的地方喜欢吃辣的原因。东北三省地处高纬度寒区,气候相对分明。简单来说就是夏天极热,冬天极寒,冬天更长。这种气候会让人偏爱高热量高盐的食物,因为这是生存所必需的,尤其是在古代。

而且以前没有这么发达的蔬菜种植技术和交通工具,所以到了冬天,东北人餐桌上的蔬菜非常有限。早些年,他们靠耐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之类,以及提前保存的干菜、野菜度过寒冷的冬天。但是这些食物都是无味的,缺乏氨基酸等必要的营养成分,所以就轮到酱料来“拯救”了。

所以东北很多人喜欢吃酱油很正常,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饮食的多样化,愿意做酱油的人少了,年轻人吃的少了,这可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东北味噌的一般做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黄豆煮熟(这个“煮”是指用少量的水煮熟),然后做成大块的酱坯晾干,最后用纸包起来等待发酵(至少2个月)。加酱的时候酱块和盐的比例大概是2: 1到3: 1。将清洗干净的酱缸加水融合,然后每天用酱耙上下翻动(耙只能是纯木的,最好是无味的木头)。大概1个月酱就好了(每天耙酱很重要,但是要看天气和温度)。

不过,虽然酱油是我家乡的风味酱,但必须承认,长期以来,含盐量高的传统酱油真的不太推荐。我的很多父母长辈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等问题。去看医生基本都说和常年高盐饮食分不开。毕竟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与古人相差甚远。传统工艺和饮食文化可以继承和欣赏,但个人饮食习惯要与时俱进。

你的家乡有类似好吃的酱吗?你认为最好的酱是什么?欢迎与我们分享您的评论!

对美食、健康饮食、美食趣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并点赞,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各地都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东北人爱吃酱油的习俗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像山东人爱吃煎饼,四川人爱吃辣椒,印度人爱吃咖喱。

东北的餐桌上绝对不需要酱油,也正是因为有了酱油,东北的菜系才有了独特的风味。酱菜里几乎所有的菜,农民大丰收,酱茄子,酱豆腐,酱鲫鱼,酱牛肉都需要酱油作为主要调料。东北人爱吃酱油,原因如下:

1.生存需要:东北的冬天很冷,10月到第二年5月的农田里蔬菜长不出来。所以一家人整个冬天吃菜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储备。白菜、土豆、萝卜每天味道清淡,做点酱油调一下口味,丰富一下餐桌,获得足够的营养。

二是历史悠久:早在东北隋唐时期,渤海满族的祖先就开始种植大豆。当时民间开始有用大豆制作酱油的传统,习俗一直保持至今。《新唐书·渤海列传》记载“门市黑豆”,是当地著名的特色食品。

3.优质原料:东北土地资源肥沃,无霜期、生长积温、年降水量等种植环境非常适合大豆作物的生长,所以产出来的大豆品质非常好,好的原料出好的食物,所以东北人不仅喜欢吃酱油,还喜欢吃其他的豆干、水豆腐等豆制品。

所以以上三个方面决定了东北人的饮食习惯。无论春夏秋冬,餐桌上都少不了酱油。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有一个大酱缸,女人打酱油的水平成了评判女人勤劳与否的标准。

黄豆捣成方形,缸里的地窖变得香百倍;蘸菜,拌蔬菜汤,舀一勺油水。这个谜团也充分说明了东北人对酱油的热爱。改革开放前,东北有半年以上没有蔬菜吃。冬天还能吃到储存的白菜、土豆、萝卜。开春后,每天只能吃咸菜和酱油。长此以往,创造了很多酱油的烹饪方法,成为一代代人无法改变的习惯。虽然现在蔬菜多了,产品丰富了,但是酱菜在东北饭店的餐桌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东北的气候适合做酱油。舅舅从东北来北京,想腌酱油,结果很臭,根本做不出来。一方水土丰饶,当地人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冬天没什么吃的,不像南方一年四季都有吃的,东北也没什么吃的。小时候总是炒辣椒酱和煎蛋酱,但是没什么吃的,不吃酱油就更没味道了。

中医说盐水入肾,东北的冬天比较长,尤其是以前没事的时候。没电的时候,我睡得早,性生活估计多,消耗了不少肾,所以吃咸滋补品。这是我个人的分析,不一定正确。黄帝内经确实说盐入肾了。

有酱油。春天,园子里的配菜是最早的新鲜蔬菜,只是蘸了酱油。这段时间很长。水果蔬菜还没有成熟,长期放在酱菜里吃,给了酱油长期存在的理由。

酱油是东北菜的灵魂,东北的血液都是酱油。。我还是觉得及时吃的最好吃的东西是妈妈做的煎蛋酱,大白菜,香菜,葱,闷饭,包好的米袋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河北把味噌叫味噌。很奇怪,东北的味噌带到河北就臭了。但是在东北吃没有那种怪怪的味道,可能和气候有关系吧!在黑龙江,女人说家人不能再住了,或者说不要一直住在家里。他们会说他们家连大酱都没有。连酱都没有。下雨时盖上酱罐是孩子们的责任。农村谁没有一口酱缸?慢慢的,寒冷的冬天蔬菜短缺,是大酱酸菜养育了我们。。冬季,酱油和较差的大葱、白菜、萝卜是补充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当你在寒冷的冬天连续几个月没有新鲜蔬菜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东北人吃生食耐贮的酱油蔬菜了。寒冬过后,草刚发芽,满城的人都出去挖野菜,吃一点新鲜的绿色食品,满桌一大碗酱油,意味着全家熬过了寒冬迎接春天!酱油,酱菜是东北人口味和品位的基石。比不上鸡鸭鱼肉。。。剩下的可能就是数不清的冻饺子,整个冬天都吃不完。黑龙江整个冬天基本都在饺子的海洋里漂浮!

我是东北土生土长的,小时候爱吃酱油。那时候农村家家都自己打酱油,城里还有个酱菜厂。现在回忆起酱油的香味,还是觉得回味无穷!东北人爱吃酱油,和东北人爱吃酱菜有直接关系。

用酱油调味的菜确实比不用的菜要浓。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和我们一起吃大酱就是一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