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外古今名家1画家2他们的别称3他们的代表作品。比如吴道子画了一幅圣王图。
六朝四大家族
六朝指三国中的、、宋、齐、梁、陈,都以建康(武鸣建邺,今江苏南靖)为都城。四、绘画史上,参考东吴曹步兴、东晋顾恺之、南宋陆探微、南梁张僧繇。唐代对六朝绘画的评价是:“张(僧)得其肉,鲁(探)得其骨,顾(开之)得其灵。”六朝的画很少见,尤其是曹步星。元代唐侯认为曹步兴《军符图》卷本“写得传神,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作”。
南宋四派
南宋山水画家唐力、刘松年、马援、夏贵。这是一种简单的绘画风格。元初唐侯说:“如唐力、周曾、马援、夏贵、李傕、李安忠、楼观、梁楷,凡是南宋画院中被点名的人,都得到了唐力的赏识,其余的不能独留。”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明代唐寅对刘松年《春山仙隐图》的题名,称为“李、刘、马、夏”。后来屠龙说:“唐力,刘松年,马援,夏贵,南渡后的四大世家。”张丑认为:“南宋以刘松年为冠,其次是唐力、马援、夏圭。”张太杰说:“刘、李、马、夏都有功名,但李、马最重要。”
元四家。
元代山水画四大代表画家的统称。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赵孟頫、真武、黄王巩、王蒙,见明代王世贞《易颜渊》附录。二是指明代董其昌《荣泰别志集》所载黄、王蒙、倪瓒、真武。第二是受欢迎。赵孟頫、高、黄、真武、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画风虽各具特色,但主要是在五代东元、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袁刘家
元代赵孟頫、高、黄、真武、倪瓒、王蒙。参见“元四家”。
南方和北方教派
董其昌的明代山水画家两派说。《荣泰别集·花志》:“禅宗有南北两派,唐代开始分宗;南北有两幅画,也是唐代的,但他们的人不在南北耳。北派的父子画山水,到了宋代传到赵沃、赵伯驹、(赵)伯子,甚至传到、夏圭。南宗莫沙王(魏)开始使用遮光换钩法,流传下来的有、景(郝)、关(童)、董(袁)、居(冉)、郭忠恕、米家富(毕、尤任)。另一种说法是,“文人画始于王右丞(维多利亚),然后是董源、巨然、李成和范宽的小儿子。若玛、夏、、刘松年也是李将军的学派,不是我曹。“这种理论不符合山水画家演变的史实,有推崇‘南’而贬低‘北’的意思。明代陈继儒(当时与董其昌并称“陈栋”)说得特别明显:“李派薄板,士气不足;王牌旭和小三。“明末清初,画坛回响,形成‘南宗’为‘正统’的观点。
明思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在明代中期合称。他们之间是师友关系,绘画技法各有风格特色,对后世影响很大。沈和文风格相近。后来发展成了吴门派。明代前期有戴进,中期有梁麟、吴伟、吕纪,后期有陈洪绶。沈、文、唐、秋并不能代表整个明朝。
画中的九个朋友
明末清初的董其昌、杨、程家穗、张学曾、边文裕、邵弥、李、王世民、王建等九位画家。见清初吴画的《九友之歌》。
◇金陵八家
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红、叶欣、胡念、谢朓等被统称为。他们的绘画题材和风格都不一样,因为都生活在金陵。
这三个国外的就够了。
莱昂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
达芬奇(1452-1519)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像神一样有着无限的理想,试图再造世界的美好,丈量世界的浩瀚,解释世界的奥秘。但他只有平凡的生命和力量。他的志向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他的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路上充满了崇高的未完成的作品。临死前,他悲伤地说:“我这辈子一件工作也没做完。”列奥纳多出生在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所以取名芬奇。5岁时,他就能凭记忆画出母亲在沙滩上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兴作曲,陪自己唱歌,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身为律师的安东尼奥神父意识到儿子的绘画能力,决定送他去佛罗伦萨艺术家委员会的罗基奥画室学习。在那里,他不仅受到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教育,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芬奇在罗基奥的画室里研究了鸡蛋的明暗关系,发现了明暗渐变的画法。他在威·罗基奥的工作室里度过了六年,成长为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人类智慧的模特。芬奇无法在佛罗伦萨施展才华。他一心要把自己的艺术和智慧带入现实世界,大放异彩。31岁时,他给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说他可以为大公爵的父亲创造一个骑马的雕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在41岁完成这一杰作的大师的陶制雕像,因为没有足够的铜铸而没有完成,在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否则就是世界奇迹了。大公对他的天才和努力的奖励不是金币,而是金字玉言,这让芬奇非常不安。为了安慰他,大公让他为米兰格雷西神庙的食堂画一幅画。这是最后的晚餐。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芬奇51岁从米兰回到佛罗伦萨时画的《蒙娜丽莎》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幅举世闻名的作品,让达芬奇的名字永载史册。列奥纳多·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光影创造出一个立体的平面形象。他曾说:“绘画最大的奇迹是使一幅平面的画显得凹凸不平。”他利用一个球体的光变原理,首创了明暗转移法(又称渐变明暗法),即图像中由亮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样,没有明显的边界。《蒙娜丽莎》是这种绘画方法的典范。瓦萨里认为这种光影画是绘画艺术的转折点,芬奇一生都在探索艺术的高贵气质,只有在美的创造中才能感到满足。15世纪,意大利对科学、理性和美的追求和创造,因为达芬奇而达到顶峰。但是大师的才华在晚年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欣赏,教皇的冷漠让他很难过。1515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占领米兰时,邀请大师定居法国克鲁堡,应聘为宫廷画师。1519大师在异国去世,享年67岁。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穆奇(Francisco Muecki)说:“芬奇的去世是每个人的损失,造物主无法创造出另一个像他一样的人。”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475-1564)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以其跨越时空的宏伟杰作在生前和死后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同时也是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有幸活到89岁,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度过了70多年。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人情世故的冷漠,使得他的作品都具有戏剧效果,气势磅礴,人性悲壮。
13岁时,米开朗基罗进入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尔兰达·伊奥(domenico Ghirlanda Io)的画室,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自己一生从事的神圣事业,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后来进入佛罗伦萨统治者洛伦佐·美第奇开办的“自由艺术学校”。由于天赋超群,洛伦佐对他非常重视和照顾,宫中大量的艺术作品成为他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经常出入皇宫的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他在美第奇宫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需的一切条件,为他的整个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洛伦佐的豪宅里,有一个“柏拉图学院”,学者们聚在一起研究知识。在洛伦佐的支持下,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他们的理念是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要归还人民的艺术、文学和科学,以及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思想和感情,决不能让人民像奴隶一样被教条束缚,在枷锁中死去、腐烂。
米开朗基罗经常去听宗教改革家、僧侣萨沃纳罗拉的演讲,他揭露了教会的黑暗。这个为了拯救人类命运而不怕宗教裁判所的和尚,在他的灵魂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洛伦佐·美第奇死后,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保护者,佛罗伦萨一片混乱。他觉得自己的家乡不是久留之地,去了威尼斯和博洛尼亚,然后转向罗马寻找发展机会。罗马到处都是古老的雕像,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古代艺术宝库,23岁的米开朗基罗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了一尊悼念基督的雕像。这座雕像的出现使米开朗基罗成为著名的罗马人,继多那太罗之后又一位雕塑巨星崛起。26岁的米开朗基罗带着荣誉回到家乡佛罗伦萨,随即投入到大卫大理石雕像的制作中,三年后完成,作为佛罗伦萨的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安放在维吉奥宫的正门前。
1505年,应教皇朱利叶斯二世的邀请,米开朗基罗前往罗马,在圣彼得教堂为教皇建墓。历经艰辛,雕塑家为陵墓留下了著名的雕塑《摩西与奴隶》。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成就让教皇的艺术总监布拉曼特极为嫉妒。他唆使教皇暂时不要修复陵墓,并强迫雕塑家绘制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壁画。米开朗基罗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它。
41岁的大师回到了佛罗伦萨,出身于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强迫米开朗基罗为他的祖先圣洛伦佐的坟墓制作雕像。著名的太阳、夜晚、早晨和日落雕像被放置在这座坟墓的石棺上。
这位雕刻家,61岁,被教皇召至罗马,在25年前创世纪天顶所绘的祭坛墙上,绘制了末日审判图。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他的荣耀和成就属于全人类。
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1853 ~ 1890)出生于荷兰赞代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在他24岁之前,他在海牙、伦敦和巴黎的Gupir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矿区传教。他因同情和支持贫穷矿工的要求而被解雇。在过着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对艺术的追求中完成自我解放,1880后,他四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习G,但最终决定自学。他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世界。1886之前,他的作品还处于探索期,比如《吃土豆的人》、《纺织工》。1886年,梵高带着弟弟来到巴黎,弟弟是古皮尔画店的高级职员,认识了图卢兹-劳特雷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塞尚,参加了印象派画家的集会。从而大大拓宽了艺术视野,开始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绘画方式,色彩浓烈,色彩明亮。1888年2月,他和高更一起去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写生作画,为期一年。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南国强烈阳光照射下的城镇、田野、鲜花、河流、农舍、教堂,让他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喊:“亮,亮!”
此时,他和高更已经与印象派产生了分歧,但同时又对表现主义或象征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有了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印象主义分离主义”的计划。后来因为两人关系恶化,高更离开,梵高在割掉耳朵的事件后逐渐分道扬镳。因此,他们没有组成任何团体。1890年,在圣雷米的莫索精神病院长期住院治疗后,梵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威尔。他得到了加塞博士的特殊待遇,勤奋作画,包括加塞博士的《潇湘》和奥威尔的《教堂》。然而,1890,10年10月27日,他在与加塞博士发生争执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他离开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这些作品中,作者追求自我精神的表达,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扭动。这种艺术对20世纪的表现主义影响深远,尤其是画家苏丁和德国表现主义,他们从梵高的作品中吸收了许多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画家。然而,在他还活着的时候,a * * *只卖出了1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