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结婚讲究什么?
婚礼,又称“婚礼”、“娶媳妇”,相当于“六礼”中的“接吻”。通常是新郎亲自去新娘家结婚,但在忻州、吕梁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姐夫领着迎亲队伍去结婚,新郎在家里等着。
在过去,婚礼队伍注重各种仪式。从前到后依次是炮手、锣、旗、朱牌的“默”、“避”、宫灯、金瓜、斧钹、铙钹、龙虎旗、团扇、太阳罩,少不了打鼓。一般轿子坐两乘,新郎新娘坐一乘。
去的时候,新娘的轿子不空,晋南一带要摆花饼,以青包子为镇物;在晋中的一些地方,一个和新娘同属一个家族,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在轿子上,称为“压轿”。
在山西各地的婚礼游行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从老人亲友中找到两个人,称为“冰人”;然后从新郎的子侄中,找一个和新郎年龄差不多的人,这叫“引子”。雁北平陆等地讲究“一女一男二女”,叫新郎的外甥和两个哥哥随轿子回去;
回来的时候,女方自然陪着“一女两男”为她送行。大同地区的婚礼、送亲,双方妻子之间都有娴熟的礼仪相伴。对于陪伴新郎的人,太谷地区称为“陪伴”;陪新娘的叫“送客”。除了“送客”,如果女方去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吃客”。
女儿出嫁前,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哭嫁”的习俗,叫“媳妇哭,娘家有钱”。据民俗学专家考证,这一习俗的起源与古代的“抢婚”有关,随后女性被抢时的哭闹逐渐演变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喜与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