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炮的发展
中国在1280年发明了火炮。这时,中国人民制造了第一批铜铁炮(标志的意思是验证)。8世纪,火药的发明使投石机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0世纪火药开始在军事上使用后,掷石者从扔石头变成了扔火球。火球也叫火药炸弹。所以出现了最早的火炮。
洪武十年(1377)制造的铁炮,口径210 mm,全长100 cm。两侧有双炮耳,调节火炮的发射角度。枪身刻有“明洪武十年定思越吉吉日平造”字样。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带炮耳的铸铁枪。这种大口径直筒炮会明显增加炮的威力,说明我国古代火炮早在14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明末的火炮从16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的火炮还是有发展的。嘉靖年间制作的虎蹲炮长1 ' 9”(约0.6米),重36公斤(约21.5公斤)。它配有铁爪和铁脱扣器。发射前可以用大钉子固定在地上,看起来像老虎蹲伏。这种枪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剧烈的缺点。
明朝末年,为了抵御金军的进攻,仿制了弘毅大炮。天启六年,袁崇焕用弘毅炮镇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击退后金军队,死伤数百人。已故的晋军统帅努尔哈赤在大炮中受了重伤,不久就死去了。
崇祯初年,明军仿制弘毅火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而西方利用仪器提高火炮瞄准精度的操作方法,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炮手的盲点。到雍正末年(1723-1735),清政府甚至发现驻守的守军从来没有做过火炮演练,以至于官兵们对于视距的远近和星星的高低都无所适从。即使在道光时期,用矛规测量仰角以调整射程的方法,仍是“中国士兵所不习惯的”。
崇祯三年,孙利用、等宗教官员或将领装备了大量西洋火器,还从澳门聘请了葡萄牙军事顾问。矛规、矛尺、扭力等器械的使用,以及装灌技能的掌握,都是孙非常注重的训练内容,也是过去明军最缺乏的。
孙所属的孔有德,之所以能在吴桥革命后造成山东“破百里,杀十余万人”,与起义军此前受过良好的火炮操作训练有关。
从吴桥的变化可以发现,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弘毅火炮发射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这种新型武器的攻击力和杀伤力在城市攻防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的城墙结构已经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孔有德的臣服不仅使后者获得了大量优秀的西洋火器,还得到了全套的铸造和制药技术以及瞄准知识和器械。难怪皇太极会出郊隆重迎接孔有德,表示对这支军队归来的重视。
吴桥兵变后,明军失去了火炮技术上的优势,再加上后来国库空虚,军事装备无法充实。崇祯中后期,很多火器多由地方官、指挥官制作。如傅玄、大同、山西等军务部门的巡抚卢象升,曾捐赠弘毅的多支枪,辽东军务提督吴三桂也曾捐资铸造“定辽将军”。这些事实反映了明朝皇权的衰落。
清朝为了平定战争,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三种:①红炮(即弘毅炮)②子、子炮,类似于法矛。③大口径短管炮,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天安门广场前的大炮。还有一个是清朝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为了抵抗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各地军民建造了一些重型火炮。广东省虎门、江苏省镇江市等地至今仍有当时的抗英火炮。
清初,在耶稣会士费迪南·南怀仁等的帮助下,造枪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三藩之乱的结束和台湾省郑政权的倒台,清廷开始不太重视枪支了。我们可以发现,从康熙末年到嘉庆,one hundred and fifty年间没有出版过专门的火炮书籍。这种情况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才得以改变。、丁的铸枪理论、龚振麟的表演枪理论、铁模(铸枪)理论、新型红衣主教枪载体相继问世。
其中《火炮性能图解》一书专门讨论火炮的精度技术。作者丁,福建人,曾留学海外,私下学习了一些火炮的操作原理。回国后参军,提出了一个象限仪,经过性能和测量,证明非常准确,于是被提拔。丁之所以受到重视,显然与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于英军有关。
丁曾在《补遗》中谈及錾尺,但本文对錾尺的主要作用有严重误解。他以为凿子尺上的刻痕是用来计算弹壳重量的,却不知道凿子尺主要是用来估算要装填的火药量的。可见当时錾子尺的正确用法失传了。
丁所提到的火炮操作原理和技术,其实并没有超出明清时期的水平,但从丁被授予六品军功这一事实就可以知道,清朝朝廷对火炮知识的认识,在康熙朝以后明显下降了。
继丁之后,李也在咸丰九年写了《火器真战术》,试图引入几何学来介绍弹道学原理。李后来因为这本书而得到提拔,但遗憾的是,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清廷无力应对外国列强的军事挑战,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如李的《火器真诀》,华(1833-1902)?《物线》一书的出版和王涛的《火器概论》就是具体的体现。王韬的《火器简史》之后,火炮的翻译开始增多,各个学派开始出版,试图缩小中国与西方在火炮瞄准技术上的差距。
从65438+20世纪50年代开始,清政府大量采购西方现代火炮,同时建立一些现代军事工业制造现代火炮。中国古代火炮逐渐被现代火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