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文化的信息
农历的一月为什么叫“正月”?天文专家说起源
农历的第一个月被称为“正月”,而不是一月。这是怎么回事?天文专家这样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按照我们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岁、一个月、一天,所以也叫“三元”;又因是一岁朝、一月朝、一日朝,故又称“三朝”。
赵之珩说,在中国古代,每年的正月有时会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改变。在汉朝之前,每一次改朝换代,月份的顺序往往都会改变。据说夏朝的夏历以一月为正月;在商朝的阴历中,夏历的十二月是正月;周历的第一个月是夏历的十一月。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夏历十月为月末,即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这就是史书上通常说的:“夏朝建殷,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代建海”。直到汉武帝才恢复了夏朝的月历编排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赵之珩说,这些朝代改变了月份的顺序,所以他们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正确”就是正确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当了皇帝,占据了皇位,那么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就必须遵循。
既然“正”是矫正的意思,那么正月里的“正”字就应该读作“矫正”的“正”。为什么人们把它读成“长征”的“郑”?赵之珩解释说,到了秦朝,因为秦始皇姓嬴,他认为“郑”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谐音,说这是一种禁忌,所以下令将“正月”读作“郑(郑)月”。后来人们习惯了,一直沿用至今。
民俗专家:初五叫“破五”,意思是“送年”。
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年”就是送新春。过了这一天,一切都会逐渐恢复到除夕前的正常状态。
天津的民俗专家张忠说,从初一到初五,民间有许多迷信和禁忌,如不生米煮饭,妇女不缝纫,不打扫卫生,不打碎东西等等。过了初五,这些禁忌就会解除,所以这一天就叫“破初五”。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在第五天,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以避邪避灾,同时将“晦气”、“穷气”、“恶运”从家中赶走。此外,在农历五月初五,民间流行的饮食习俗是吃饺子,在农历五月吃饺子寄托了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望。
民俗专家说,有些地方的硬币、蜜枣、红糖等。在第五天也包饺子,这意味着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丽。
民俗专家进一步解释说,“破五年”就是“送新春”。过了这一天,一切都会慢慢恢复到除夕前的正常状态。所有因过年而关门的大小店铺,一般都会选择“破五”后的吉日开门,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初六。
民俗专家:初七是“人民日”,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专家介绍,正月初七是我国传统习俗中的“人节”,即“人类的生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的说法,中国民间将第七天称为“男人日”、“男人胜利日”或“七元日”。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六天前就造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天就造了人。所以汉族人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古人认为,正月初七阳光明媚,寓意长寿,世界和谐。汉代东方朔《战书》中有“初七,丹至黄昏,月色明,夜观群星,民安,君臣会”的说法。可见,“民日”之说至少在汉代就已流传。
罗说,在古代,“男人节”有穿“男胜”的习俗。“曼胜”是头饰的一种,也叫“色胜”、“华胜”。从晋代开始,人们就为花剪彩,为人剪彩,或刻金箔给人贴在屏风或窗上,戴在头发上。因此,“满日”又叫“满胜节”。
专家表示,这一天,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钓生鱼(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钓得越高,促销越高。此外,有些地方还有这一天吃面条的习俗,意为用面条包裹岁月的腿,取长寿之意。
民俗专家:春节是“大节小节”的串联。
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六,时间跨度长达39天。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春节是一系列“大节小节”。
“人们普遍认为腊八是春节序列中的第一个序章。它起源于古代腊祭。如魏晋时,要庆丰收,谢天地,除奸诈。”袁对说,“接下来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蜜瓜会被祭祀到灶台上,因为灶王爷要上天报人情,欢迎天上的神仙下来过年。人们怕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三道四,就在他嘴上贴蜜瓜。并以一副特别的对联‘天道说好话,回宫带来好运(或:下凡平安)’表达人们对灶王爷的信任和希望。”之后每天都有相对具体的过年准备活动,一般称为“忙年”。
袁说,中国北方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过年歌:腊月二十三,灶火上天;二十四、房屋清明节;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肉;二十七、宰杀一只鸡;二十八,白发;二十九、粘贴路单(对联);除夕夜,一家人团聚,捏扁食物(饺子)。这是北方城乡普遍的“忙年”活动。
在除夕夜,这是现在全国人民辞旧迎新的普遍习俗。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祭神放鞭炮,有组织地向亲人或全村磕头,先祭奠长辈,再祭奠弟妹。正月初二、初三,是侄子拜年,石家庄也有女儿、女婿回乡拜年。农历初四初六走亲访友。
“五日自古以来就是邪日,正月初五叫‘破五’。这一天也是一个憎恨穷人的日子,所以我们应该放鞭炮,而不是去拜访别人的家,以防止给别人的家带来贫困。在一些地方,我们要在这一天做一些轻劳动,希望在这一天通过象征性的劳动来发财。“破五”过后,一些人开始为元宵节做准备,城里的一些商店也会开门营业。"
据介绍,正月初十是河北省藁城市、正定县、石家庄市的鼠节,给老鼠娶饺子、吃瓜子,锦州市的正月十二是鼠节。各地以鼠为节的意义不尽相同。一种是讨厌老鼠,把老鼠煮在饺子里。一种是照顾老鼠,让它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只是让它少咬箱子。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满月。正月十六,太行山区要烤一场百灵火。人们认为它会治愈所有的疾病,但现在它经常在山区引起火灾。过了正月十六,一般认为过年就结束了。
为什么春节要吃饺子?
民俗专家表示,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民间有句话叫“倒挂不如舒服,但比饺子好吃”。春节期间,饺子成为不可或缺的美味。说到过年的食物,总是从“初一的饺子”说起。
天津的民俗专家高承远说,饺子的发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到了三国时期,《广雅》里出现的“馄饨”是交子,唐代《西洋杂》里也叫“汤种狱丸”。元代称饺子为“平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期相当流行。一般饺子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之前包好,半夜吃。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意味着“年轻时交朋友”,“子”与“饺子”谐音,意味着“团圆”和“好运”。
赵之珩说,饺子已经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节目食品,因为:首先,饺子的形状像一个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听起来像是“把钱变成宝”。其次,饺子有馅,方便人们把各种吉祥、喜庆的东西放进馅里,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
包饺子时,人们经常把蜜枣、花生、栗子和硬币包成馅。吃红枣的人来年生活甜蜜,吃花生的人健康长寿,吃硬币的人财运亨通。
民俗学专家:我从不同的角度看了年度禁忌。
为了祈求新年大吉大利,人们在新年期间会有许多禁忌。民俗学专家、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忠表示,避讳的目的是为了趋吉避凶,祈求来年好运。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有点迷信,但如果把“禁忌”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
禁忌一:“除夕夜避人”。张忠说,年三十晚上,普通家庭会“大团圆”,远道而来的亲人要在风雪中回家,回来和家人在饺子里团聚30个晚上。这种晚餐在南方被称为“除夕”。北方人吃面条,吃饺子。民谣说“三十,全家乐吃平粮。”30号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外面刮风下雪,屋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玻璃窗擦得干干净净,水滴还在从上面滚下来。不时有爆竹声。每个家庭都享受着天伦之乐,是幸福的。为了保证家庭聚餐的愉快,外人一般不愿意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谈心、拜访甚至讨债,也会干扰一个家庭内部的幸福团聚。因此,除夕夜,除了“鞑靼人”之外的所有人都会被拒绝。
禁忌二:“嫁女除夕不看新娘灯”。“三十夜,嫁女不能看娘家灯,看了要杀全家”,够厉害了,但是“名师出高徒”。因为旧社会是男性主导的;出嫁的女儿往往“与婆婆不和”。如果已经成为“妻子”的女性(尤其是有钱有势的背景)想尽办法往父母家跑,那么婆媳家庭就无法维持美满的团圆。为了保证丈母娘一家团圆,这种民俗以善意和“莫须有”的形式传播开来。没有法律规定,不得而知,但起到了凝聚和谐的作用。
禁忌三:“正月不剃头”。在老天津,理发师从三十多岁起就一直在工作,不管怎么剃光头编辫子,还是洗头剪头发,都是通宵工作到第一天早上。当时的理发师大多是宝坻人。天亮了,他们卷起铺盖回老家了。等他们再剃光头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师傅了。这是为了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所有的清洁卫生工作。
禁忌四:“不要打碎任何东西”。明年不要弄坏任何东西。如果有,就说“破(岁)安破(岁)。”这是提醒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不要得意忘形,也要谨慎,要有侥幸心理。是心理暗示,没有其他意思。
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鞭炮声一岁,春风送暖入。成千上万的家庭总是用新桃子换旧桃子。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中国春联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五代十国,尤其是明清时期,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
早在秦汉以前,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符涛是两块桃木制成的大板,上面写着传说中驱鬼镇邪的神和的名字。这一习俗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五代以后,人们才开始把对联放在红木板上,而不是神的名字。据史书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在卧室门上题写了对联,即“除夕在,贾介诺。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宋代以后,人们在新年时挂春联已经变得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一月天》诗中写道“千户总换新桃换旧桃”是当时春联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与符涛的密切关系,古人也称春联为“符涛”。
到了明代,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建都金陵(今南京)后,他命令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写一副对联,在除夕前贴在门上。他亲自穿着便装,出门挨家挨户看热闹。当时的文人还把对联视为高雅的享受,写春联成为一时的社会时尚。
进入清代后,对联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盛行,一如盛唐,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对联。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了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仍有贴对联的习俗。
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元旦、春节专门贴的对联,因时效性强,被称为春联。
如:万象更新统一复兴
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的需要,楹联过去常刻在官职、房屋、寺庙、园林上,或刻在木板上,或刻在壁石上,统称为对联。
比如1979年,杭州的“岳庙”翻修。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赵朴初一改岳飞“满江红”的含义,为改建后的岳飞像两侧的大柱精心题写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新对联:盼天公作美,兴人魂魄,兴庙堂今朝,重开古柏,仰望千寻。
婚姻联盟:
婚礼当天特别挑选或书写的对联可以表达热烈的气氛。
如:巧用花加月光,使秋夜春夜。
优雅:
为了评价先人的人生成就,表达后人真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大会上使用对联。
如:一曲缅怀敬爱的周总理的挽歌:呕心沥血,老干部的革命事业像巍峨的泰山,震撼着世界,骨灰撒遍了总理的恩情,像滴滴雨露,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首联:
老年人过生日时,子女往往会精心写一些吉祥的话,贴在门上或挂在大厅里,以表达对长辈的祝福。这样的对联叫寿联。
乐如东海,寿比南山。
对联的形式
对联可分为对联和对仗。
○对句子没有特别正式的要求,以口头为主,诉诸听觉,如果是书面记录,则以联言形式但从不带有横幅。
○对联必须书写、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有横幅。对联可以写成任何一种风格。
第一部分: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如《家的春天》。
一句话:如果人们庆祝得太多,第二句话被称为正确(应该)的句子或应该联系起来。
横幅:也叫横批或横排。如同一颗幸运星高高闪耀。
有三种粘贴方法:
a式(传统风格):上半部接右半部接左,横幅文字顺序从右到左。
B型(常用):底座下上部接右,条幅顺序也是从左到右。
c型(不常见型):上半部接右,下半部接左,但条幅顺序是从左到右。
为什么叫“春联”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它们以工整、对偶、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贴春联的民俗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据史书记载,明太祖的朱元璋酷爱对联。他不仅自己写作,还经常鼓励手下官员写作。有一年除夕,他发了一条信息:“公职人员或读书人的门上,必须加一副春联。”大年初一,看到相得益彰的春联,很开心。他到一户人家,看到门上没有春联,就问为什么。
原来主人是杀猪的,担心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写下“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断是非之根”的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大力提倡春联,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才促进了春联的普及。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春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春联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反串、春条、斗方。“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