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几个冬至!
冬季至日
冬季至日(阳历12月21日或22日)是农历九月的开始。古人认为白天变长,阳气上升是吉日。所以,值得庆祝。明清两代的皇帝都有祭天的仪式,这被称为“冬季至日的郊区”。在皇宫里,有一个仪式,数百个寺庙向皇帝表示祝贺,他们还互相投掷荆棘,互相祝贺,就像新年一样。但是民间并不把冬天的至日当作节日,而是有一些适时的活动。
冬天至日的那天,在史静的一条林荫大道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法会。元初道士拂袖取经,上桌为佛祖祝寿。道教认为元初的佛象征混沌,道教精神在一世纪并没有出现。古代人有吃馄饨的习俗。其实“馄饨”和“乱”谐音。古代人把吃馄饨延伸到打破混乱,开拓世界。
在冬季至日,人们有粘贴“99年寒流图”的习俗。《祛寒图》记载九年后天气多云转晴,以此来预测来年贫富。
冬季至日趣谈
冬季至日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22日至23日之间。按照天文学的解释,在冬季至日上,太阳达到经纬度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天变长。我国传统的阴阳观念认为这一天阴极会正,南方会正,会长到也。这些自然现象成为丰富多彩的冬季至日活动的支撑。
冬季至日的别称长达。也被称为龙节。这是另一个基于自然现象的名称。自夏季至日以来,白天越来越短,在冬季至日达到高峰,然后白天越来越长,所以冬季至日也被称为“长至日”,意思是白天会(已经)变长。白居易《杨梅关冬至日》诗说:“十一月至夜,人行三千里。”如果冬天的至日被视为一个节日,它将有另一个名称。“冬天的至日是一个‘长至日’。小学生穿新衣,带酒,去业拜。”
像...一样短。也叫短如结。这也是另一个基于自然现象的名称,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只要解释集中在“未来”,尽管它很短,冬季至日是从“现在时”的角度来解释。冬季至日短,所以被称为“短”。从“现在时”来看,应该是夏天的至日,而不是冬天的至日。
肥胖的冬天。这是从习俗的角度对冬季至日的理解。冬季的至日早于元旦,有给亲朋好友送酒肉的习俗,故称。“冬天的至日,祭拜节日,或者用羊和酒喂遗产被称为‘肥冬’”
爱冬天。和胖冬的侧重点和意图是一样的。亲戚和朋友庆祝冬季至日节,喜气洋洋,所以它被称为。“至日的冬天被称为‘快乐的冬天’。官方费率接近家庭。前一天司仪看五鼓进贡,先生家进贡。乡亲们只以面条、饺子祭天,遍奉父母。”
漫长的节日。这是从自然和习俗的角度来理解冬季至日,因为对“走得长”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从自然的角度解释说,时为冬至日,太阳为南极,影最短,法为黄钟,其管最长,因其道贺之长而得名。从习俗的角度来看,据说冬天的至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白天越来越长。在这一天,女人们向她们的叔叔阿姨们献上袜子,以示女红的开始。“冬天的至日是一个漫长的节日,也是他祭拜祖先的日子。不可拜俗。”
豆腐节。这是从风俗角度的另一个称呼,只在部分地区流行。山西《玉乡县志新志》:“各村之学,则日拜其师。学生准备豆腐供奉,并献上碧群饮,俗称‘豆腐节’。”
亚年龄。这是和过年相比的另一个名字。它意味着冬季至日亚运会节日,就像俗话说的“冬季至日一年之大”。魏志《袜子赋·上冬》中有这样一句话:“见旧仪,国冬,...两岁迎福,长时庆。”胡普安《中国民族风俗:浙江临安》:“冬季至日俗名为亚年,人们互相庆祝,就像过年一样。吴中最繁华,故有‘肥冬瘦年’之说。”
从冬季至日被称为亚岁的习俗来看,在讨论冬季至日的名称时,我们应该注意冬季至日和新年节日的比较。在民间,有很多比较两者的谚语,综合反映了冬季至日节日习俗的大众心理和社会生活基础。
冬季至日谚语
冬肥年瘦。这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元旦和冬季至日的比较。据说这种习俗在江浙一带最为流行,但在北方也很流行。“以前参考河北怀来县志叫‘冬至日拜,或以羊酒为礼,谓之‘肥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老百姓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很少品尝到酒肉。秋收后,耕种完毕,新粮入库,农村的烂作坊(酒作坊)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火红了,酒漏了。小雪大雪过后,过年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杀猪杀羊,厨房里肉都溢出来了。冬季的至日节在元旦之前,这是万物富足的时候。不言而喻,家家都有吃的喝的,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带的礼物也挺贵的。那一年的节日,东西或多或少都有消费。论寿肥(旧社会村民谈菜品好坏,多以肥,即肉的多少;推而广之,肉的多少也就意味着生活的质量),当然是冬肥年瘦——一句老话,说明了农村冬季生活的某一方面。
冬天的至日和一年一样大。也被称为冬季至日就像一年,冬季就像一年。这种对比和冬天胖,年瘦基本一致。所以有人说,“十一月冬至日节,必有火,家庙、祠堂、灶王爷受父母之荣,并设家宴祝贺亲戚,此为元旦之例。俗话说大冬如过年,就是吴中的‘肥冬瘦年’也说。”然而,这两个谚语之间的比较略有不同。“冬天的至日和新年一样大”更注重节日的习俗,这意味着冬天至日的习俗和活动几乎和新年的节日一样。所谓“冬天的至日就像元旦”。
《九九歌》与消除寒冷环境
每当冬天来临,慈爱而明智的母亲都会给她们的孩子唱这样的歌:
在1929年,如果你不放松,
3949年在冰上行走,
5969,看河边的柳树,
79年冰开了,89只鹅来了,
99加19,到处耕牛。
这首歌就是几乎传遍了全中国的九九歌。
99首歌也叫99个字,全称应该是《99首消除寒冷》。根据我国的传统历法,每九天是从冬季至日的第二天开始的一个时期,这是与夏季的“伏”相反的“九”;* * *有九个时间段。前九天称为9月19日,之后是9月29日、3月9日和……9月9日,统称为“9月9日”,与“三伏”相对。在整个冬天里,有9981天天气是寒冷的。过了这段时间,天气会变暖,大地会是春天。在这寒冷的“最难息时”时节,人们数九,故称“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被称为“数九天”。只有几天的人比较清闲,于是通过对冷暖天气、物候和人事事物的观察,谱成了99首歌,广为流传,以志除寒。据梁《南朝荆楚纪年》记载,当时有数九之俗:“冬至日日数,九九八十一日为寒之终。”这里,冬季至日的天数与现在的日历不同,但这可能是真的。后来的编年史还说,至日从冬天算起的天数是九天。
九九歌出现的时间比九九晚,但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清代光绪《河北省东光县志》14版的作者说:“支书九的歌词,自唐代就有记载。比如陆勇的《武夏添贾志》,周尊道的《谈豹隐录》,冯应景的《广义月令》,田汝澄的《游西湖笔记》,还有两篇《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都差不多。”宋代诗人陈为这一论断提供了一些证据:“《岁时杂记》俗,从冬后第二天算起九,为九九八十一。胡同里,多为“九九字”,有云:‘九寒皆热’。”宋代大文豪苏辙的《冬至日》诗中,也有“看来钱重于柴,今年不难数”这句话
99-99祛寒之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传,尤其是北方。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所以99岁高龄的宋除寒不仅名副其实,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冷暖不同,创作时人们的观点也不同,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有一些差异。下面两首歌是南北对比:
河北:
1929年不拍;
3949元领走;
五分或九分半,渣散;
春天打六九个头,脱了外套,换一头牛;
7963,行人把衣服放宽;
十有八九,不耕田,只待三五天;
杨花开九月,九月不来。
浙江:
1929年,不能互呼;
3927,篱头吹栗子;
4936、过夜如睡觉;
5945,可怜的中国街舞;
不要跳舞,不要跳舞,还有一场春寒;
6954,苍蝇躲在层里;
7963年,布铺在两肩;
8972年,猪和狗躺在海地;
9981年,穷人受苦;
刚要伸懒腰,蚊子跳蚤出来了。
1999年除寒之歌对应的除寒习俗,就是1999年除寒图。相比1999年消除寒冷的歌曲,消除寒冷的画面出现的更晚。它有三个作用:一是记录九点以后的天气,比如阴晴雨雪等等;相应的,占卜来年的贫富。
冷却图有很多种形式。简单的方法是画九个纵横格子,然后在每个格子中间画一个钱的形状。* * *你拿八十一块钱,每天画一块钱。画法是“阴晴圆缺,左风右雨雪”。有一首民谣说:“阴晴天,分左风右雨,春草绿。”或者选九个字九张图组成一个句子,放在格子里,也是日常笔画。常用的九图连词是“庭前垂柳(亭)惜春风”徐克《清季钞》载:“玄宗御字,有句‘亭前垂柳惜春风’,每句九字,每句九画,然后双钩,饰成一画,九月消寒...从冬天的至日开始,每天一笔填,八十一难成”,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一种“雅图”,就是画一枝梅,梅的花瓣八十一片,每天染一片花瓣。全部染完就99了,春天来了。《帝京风光略》上说:“冬天的至日上,画一朵梅花,八十里一瓣,每日染一瓣。九九年花瓣尽出,春意深,日为‘九九消寒’。”更有甚者,女人化妆染梅子。阿明诗人杨云甫在《滦景杂赋诗一百首》中吟诵了这一习俗,他自己也注明:“至日冬后,窗上插一枝梅花,美人将妆。每天胭脂会做一圈,81圈就够了,变成杏花,暖暖的。”这个设计可谓独一无二,从梅花到杏花,从冬天到春天,四季的变换与佳人小庄的胭脂连在一起,真的很惊艳。难怪杨的诗被人传唱:
试着数一数窗户之间的九九图,
余寒消失,温暖开始回归。
梅花遍地都是,
我看现在是杏树。
有些地图还有其他“附件”。一是有连词,即在地图旁边标注相关连词;如“看图中的梅。自然门外的草是绿的”;有的印在地图上是为了消除1999年的寒冷;此外,还有图画和俏皮话,如“老虎拉磨”和“老虎拉磨——别听那个”。文章来源:中国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