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首先,中国新年

农历新年是土家族最大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四、十五结束。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

“土人过年,月月二十九,月月小的时候,二十八天。”“相传土司出兵,当时除了日本,全民提前过除夕,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拜年的方式很特别:“是日本人给已故的土司祭神坐堂,陈用酒喝鱼,把死去的祖宗木主留在门后。祭祀时,牛、马、鸡都藏在山洞里,男女老幼屏息以待,称某神在厅中,不敢惊扰。土家族人杀了年猪后,把猪放在门角后,用麻纤维盖好,用刀等着。如果有人路过门口,就拿刀追过去。如果追上了,就拉回家吃一顿肉。过年期间,肉不细说。吃大块肉,炒菜,吃“组合菜”,吃大碗酒,大蒸笼蒸年夜饭,吃几天,关上门,快吃快喝,不说话。大年三十吃团圆饭,熬通宵。正月初一,到处都要拜年。

正月里最热闹的是摇摆舞。每年正月初三到初五、初六,晚上敲锣打鼓,男女聚在一起,摇手呐喊。波时间:“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但是大多数都是在正月举行。由于各地家庭姓氏不同,有的人跳三夜、五夜、七夜,有的跳十几夜,有的跳一天一夜。每个自然村都有一个专门跳摇摆舞的波浪厅。波堂里有一座土王庙。寺庙前面是一片空旷的草坪。草坪里种着杉树,树上挂着灯笼。人们挥舞着双手,围着古老的冷杉树转圈跳舞。它们的基本运动是单摆、双摆和旋转摆。他们的特点是手脚按顺序排列,左手出左脚,右手出右脚,俗称“同侧手”。波振幅不大,腰膝微曲,挥波的人“男女相背,跌跌撞撞向前向后”在鼓上跳舞。锣鼓挂在中央的古树上,一人敲。摆手舞有两种,大摆手舞是按区域进行的,时间长,规模大,内容丰富,成套;小波浪在自然村进行,时间和规模都不如大波浪。挥浪不仅仅是挥浪活动,更是大规模的军民表演和物资交流。活动多种多样,其丰富程度和规模在其他民族中是罕见的。

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初一叫过年,初二叫小年。除夕夜,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火脊上生火,烤得人面红耳赤。在火岭燃烧的大树包叫“烈火王”,是提前几个月准备的。城镇的人们燃烧更多的白炭。“繁华”表示繁荣。这种习俗很可能是古代拜火的遗风。围坐一圈,听老人讲故事。熬到天亮。

一年中最明亮、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从岁末年初的“除夕”开始的,接着是新门打开时“出天堂”的祝福。接待财神,迎接西神,祭祖,驱除瘟疫,都在这一刻进行。忽然,鞭炮声响起,群山响,山谷回荡。节日期间,土家族人要吃象征好运和繁荣的“红曲鱼”和卤菜(或混合菜)。在正月初一,举行一个古老的“摇摆舞”。“摆手舞”也叫“谢里巴”。土家族青年男女身穿色彩鲜艳的“西兰卡普”(锦被),手持绣有龙凤的吉祥彩旗,在二胡、唢呐、圆号等乐器的伴奏下与秦共舞,常伴有诗词。舞蹈简单、典雅、优美,有狩猎、军事、农耕、宴饮等内容。参加人数多达万人,场面宏大。此外,龙灯、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给快乐的土家族人民带来无限的乐趣。

长阳土家族非常重视亲情和友情,春节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首先,男女轮流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特别是晚辈“送别”,也就是俗称的“压岁钱”。所以有“大人爱种地,我们爱过年”的说法。当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祝贺时,俗话说“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婆婆。”。

在所有的节日中,庆祝新年是最有特色的。土家族一般比汉族早一两天过春节,有的早六七天,称为“赶上过年”。“赶上过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族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彭姓在后溪乡,腊月过“赶年”;李姓在大祥、滩乡都能找到,腊月已过“赶过年”。“赶过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科大、沙滩乡李姓在过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止点油灯,只点蜡烛,通宵不灭。有些彭姓在“赶过年”的时候,男人早上要做饭。饭做好了,祭祖了,就叫妇孺起床。晚饭后,全家人出去玩。土家族一般用锅做饭。“饭后,就是切肉,加调料,层层夹肉,夹萝卜等。,而且一锅煮。”要做好年夜饭,必须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点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先人功德,祈求保佑。

新的一年,首先要给果树、犁头、牛棚、猪圈、鸡舍喂食,给野鸡、磨子、锄头贴“压岁钱”,让庄稼兴旺,牲畜兴旺,瓜果兴旺,财源茂盛。

第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实际上是春节的延续。

长阳的元宵节和历史上的元宵节一样,主要是装饰灯笼和看灯笼,气氛特别热烈。

因为长阳是山区,受条件限制,灯笼种类不多,不像《长阳南曲数灯》一下子数出99种,只能靠民间艺人夸张。常见的有红瓜灯、六角宫灯、荷花灯、兔子灯、灯笼灯等。

城乡最热闹的娱乐活动是舞龙灯、耍狮子、跑竹马、玩蚌壳精、划莲花船。龙灯有蓝、黄、红、白、黑五种颜色,节数分九、十一、十三。表演图案有【二龙戏珠】、【云龙翻身】、【玉龙盘柱】、【金龙摆尾】、【四门穿花】等。最热闹的表现就是五龙都出动了,互相厮杀。当时锣鼓响彻云霄,鞭炮声和雷声震得满屋子都是,特别壮观。据老传说,龙洲坪县城有“东门青龙西门外白,何家坪‘黑耻’不可惹”之说。在农村,还有人玩“草棍龙灯”,俗称“瘟神灯”,是茅草做的。还有人玩“板凳龙”,就是在板凳上放一条龙尾,一手抓着凳子脚跳舞。这些龙灯小巧灵活,富有魅力。

三。土地节

在二月的第二天,人们普遍称之为土地的生日。古代叫“社祭”,社稷就是社神。在长阳,每逢社交日,都有“土地会”。然而,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村落社区活动在民国时期已经消亡,这种古老习俗的遗迹只能在民间看到,即超过这一天,人们在家里惩罚酒肉,分发到土地庙祭祀,尊敬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祈求风调雨顺。此外,无子女家庭也寻求教育。然后,回家享受“祭祀醪”。在这里,经常有三五个左右的邻居、亲戚和朋友,人们通常称之为“吃春酒”

四、清明节

在长阳,清明节扫墓是一项重要的礼俗活动。清明是第一次,尤其是农忙季节。按时间,“村民取“雨前茶”,插“清明苗”。说到雪,就叫“桃花雪”。俗话说“穷人不要听富人的哄骗,桐花会开,桐子会播种”...是月,旱秧草都要长,说“草长在头上”。当幼苗长得太密集时,它们被称为“断苗”。" 』

动词 (verb的缩写)牛王节

全国各地的土家族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牛王节。牛王节选择四月初七、初八、初十七、初十八等不同的日子,因地区而异。这一天要杀猪做一大块肉先祭祖。为已婚女孩和亲朋好友举办的宴会。这个节日的由来流传着“牛王”的神话。在古代,农民们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却饥肠辘辘。牛王奉命下凡,得知“三日一餐”难以生存,于是改圣旨,称百姓为“一日三餐”。玉帝将其贬入凡间,只准其吃草。所以,为了感恩牛王,土家族把4月8日定为“牛王节”。

六、端午节

在长阳,端午节的所有习俗都是按照仪式进行的。端午节的习俗是不同的。不是第一次,但是第五天第一个结束之后,还有第十五个太阳结束,第二十五个太阳结束。三个端午节,除了大端孙和端阳不再挂艾叶和菖蒲,节日饮食应该和以前一样。

七、六月六日

在土家族地区,六月六节的内容因地而异。在湖北省清江流域,6月6日是献给国王的节日。人们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准备酒肉,向国王林俊献祭,祈求他保佑人们在水上安全航行。利川、龙山等地的土家族认为黑神可以驱邪、消灾、避病。六月六日烧香,抬着一身红衣的黑神游行,称为“烧黑神”。湘西的严姓土家族人在6月6日庆祝新年。一些土家族人认为6月6日是太阳的生日,因此要崇拜太阳神,祈求他给予阳光,温暖一切,确保丰收。在一些地方,6月6日是新年。人们烧酒杀动物来崇拜上帝,感谢和祈求丰收。

八月,七月半

七月三十日也是土家族的一个大节日,即农历七月十三。这个节日主要是祭祖,有的地方叫“鬼节”。传说在这一天,颜放开鬼门关,让所有的鬼都回家。所以7月份,家家打扫环境,家人不准喧哗,不准裸体。当你在家里看到蛇和青蛙时,你不能杀死它们。你要烧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是你祖宗换的。过了节,还得准备点粥,烧点纸钱拌在里面,远远地撒在门外。这叫洒“鬼粥”,意思是送祖宗上路。有的地方称之为“抓云南大会”。

九、中秋节

长阳土家族有四种庆祝中秋节的活动:

一种是孝敬父母或以月饼、点心等馈赠亲友,以示对父母的感激或情谊,同时表示团圆。

二是摆月饼、瓜果小吃与家人赏月,秀才之家也吃月饼、赏月、吟诗。

第三,当夜月占据了中秋节,天气变得成熟。农谚云:“云遮中秋月,雨打灯笼。』

X.重阳节

在长阳,还有喝重阳酒的习俗。县志上说:“季秋九日,士子带酒爬山,观景甚兴。人们酿造醪糟,其酒经年不亮,称为重阳酒。这种酒俗称“缸酒”。

十一、小年

腊月二十四。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农历新年是仅次于新年的节日。自古以来,围绕这一节日的重要习俗就是“祭灶”,以报答“以火食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