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庆云的习俗

山东的婚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谈婚论嫁、订婚、送日期、盖房子、结婚、喜结连理(J ǐ n,一种酒器)。结婚包括从谈婚论嫁、接受礼物、进入洞房的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证件、人脉等礼仪事项。年轻人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父母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对象,然后委托媒人互相求助。如果双方有结婚意向,会交往一段时间,互相了解,培养感情。即使你可以自由恋爱。当双方一致认为家庭情况合适,男女关系稳定后,就进入约定婚期阶段,举行订婚仪式,约定结婚日期、主要步骤、彩礼、嫁妆等具体事宜。准备一段时间后,双方领结婚证,成为法律上的合法夫妻;宣布婚礼的确切时间并发送请柬。婚礼仪式是重头戏,具体内容基本包括迎亲、拜天地、拜高唐、情侣拜、入洞房、婚宴等仪式。相亲,就是男女双方经过媒人和婚姻介绍人的沟通和联系,约定见面的日期的“相亲”。在过去,女方的亲戚必须组成一个“亲友团”,在媒人的陪同下去男方家。男方家要精心装修,热情招待。男方家的妻子们还会带领女方的亲戚、朋友、媒人检查房子院子、家具、财物,介绍家庭成员、日常收入等情况。相亲中午,如果女方亲友拒绝留下吃饭,那就是不满足;如果你留下来,婚姻就有成功的可能。之后,男方会约定日期去女方家拜访。接下来就是选个黄道吉日正式订婚了。随着自由婚姻的逐步推广,相亲仪式也在发生变化。相亲的地点安排在商店、市场或媒人家里;简单介绍之后,让男女双方单独谈谈。20世纪80年代后,男女社交频繁。如果男孩和女孩自己坠入爱河,这种情况下的相亲往往与订婚结合在一起,以便按部就班。以前男性送给女性的小礼物也发展成所谓的“见面礼”或者直接现金赠送。婚礼仪式是婚礼中最重要、最出彩的仪式,婚礼仪式是最热闹、最有特色的。在旧社会,婚礼当天早上,吹鼓手先来正门宣讲,然后再进洞房吹。新娘轿子出发,新郎叫“官轿”,新娘叫“轿子”。轿子需要一个父母都在的小男孩来压轿子;车内还有一只大公鸡,车门上贴着“好运高照”的红色符号。三枪过后,婚礼队伍在锣鼓声中出发了。来到女方家门前,鼓手只有“三击三中”才能进入女方家。新郎首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父母。新娘打扮好后,鼓手欢快地演奏,新娘进入轿子。现代婚礼一般都被庞大的车队取代,沿途都有相机和摄像机,大多数新娘都穿上了漂亮的婚纱。

异地婚礼的具体项目可以说是五颜六色。但由于齐鲁地域和文化的原因,山东的婚礼也有一些类似或相似的仪式和程序。

把瓶子横放在马鞍上。在婚丧嫁娶等传统的盛大场合,人们通过各种物品和事件,利用符号和谐音,创造和使用口彩,以求得好运。比如过了门的新媳妇,要怀抱“宝瓶座”或手拿苹果,跨过马鞍,谐音“平”、“安”,寄托对婚后家庭幸福平安的希望。穿过火盆。婚礼上,新娘要进婆家时,婆家会在门外点一小堆柴火或一盆炭火,让新娘穿过去,以驱除臭味。在泰安,新娘轿子一落地,两个小男孩就举着麻杆做的火把,围着轿子烧三圈,称为“辽轿子”。现在十字火盆已经换了个意思,象征婚后生活富足。

参观教堂。迎接新娘是婚礼高潮中的高潮。在过去,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参观教堂。男人们事先在院子中央或主屋前支起一张桌案,放上一升或一桶装满高粱,用红纸盖好,桌上放上点燃的红蜡烛。参观教堂时摆放的物件因地而异,但基本上都是象征未来美好生活的物件。新娘轿子落在院门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下了轿子,夫妻俩踏着红地毯或年糕走进院内,并肩站在坐着的父母面前。据司仪介绍,他们主持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唐”、“夫妻拜”、“交换信物”、“进洞房”等仪式。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婚礼都在酒店举行。闹洞房。新人进洞房,男左女右坐在婚床上,称为“坐床”或“坐帐”。接下来的仪式是“铺床”。按照一定的定向顺序,将红枣、栗子、花生、桂圆、核桃等象征“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和谐体贴”等吉祥祝愿的食物撒在新人的身上和床上,记账时唱吉祥的“记账歌”。还有两个重要的仪式,一个是掀开盖头,一个是一起喝一杯酒。掀起盖头的时间是在仪式上,在洞房里,或者是在洞房点着蜡烛的晚上;新郎直接用手掀起盖头,有的用称杆,寓意“吉祥如意”。旧时代喝胶杯酒,同葫芦分两勺。现在多为夫妻饮酒,意为“相亲相爱,同甘共苦”。洞房闹的时候,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不分年龄,想出很多办法逗新人,尤其是新娘。

在山东各地,结婚典礼后的几天内,都有给新媳妇“回门”的程序。新郎新娘一起回女方家,或者女方家来接女儿。当新婚夫妇来到女方家时,女方准备了一桌酒席,把女婿视为上宾,所有的亲戚也都来祝贺她。山东各地回门和住娘家的时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