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民居的建迁习俗

盖房子,你信风水。选择宅基地,首先要请风水先生勘测地形,选定“三元基地”。如果地段好,但有些“罪犯”必须在房子周围挖河、架桥或筑堰才能进入房子,称为“青龙头”,意思是“钱水进门”,当时松江有很多关于为严复后代选择合适宅基地的故事和传说,充分反映了民众的这种心理。

破土的话一定要选“黄道吉日”,请道士修行,祭祀土地神。基础夯实后,忌白衣服白布。怕丢了人,主人还是要守夜。工地上高高地挂着一面红旗,竖着两根竹枝,竹子上分别挂着一个筛子和一根芦苇。

主人招待工匠很热情,也很有诚意,至少要请他们喝三次:第一次是开始喝酒,头师傅带几个木匠锯一根大梁,两根柱子,算是开工。第二次是上梁酒。上梁那天,主人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第三次是成品酒,新房竣工时设宴以示感谢。在整个盖房子的过程中,主人要用好鱼、好肉、好烟、好酒招待工匠和帮手,光是饭桌就有十几桌,吃喝的开销在盖房子中占了很大比重。

盖房子的过程中有很多种喜事。对木匠来说,“锯八字头求幸福”(木匠锯掉梁柱根部,称为八字头),对泥水匠来说,“定八字头求幸福”。竖立大柱时,柱乐;在东南角架设横梁时,横梁是快乐的;在大梁南侧中间钉两根椽子时,瓦乐了。

任何一个在正确的横梁上的人,一定是在涨潮的时刻,这就是所谓的“财富上升”。主梁中央有吉祥文字的红纸,如“金万亮”或“吉祥高照”、“紫气东来”、“梁永固”等。为了驱邪,梁上还挂着艾蓬、大蒜之类的东西。还有万年青,小铜币,沉香,荷包米袋。这些吉祥物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四季常青,财源滚滚,芳香四溢,世世代代庄稼丰收。大柱子上贴红纸对联:“柱子喜迎黄道日;上梁正巧遇到子兴。”在登上横梁之前,你还必须向鲁班的创始人献祭。上梁时,匠人们站在抛梁台上,手里拿着方板,把馒头、方饼、铜板往下抛。第一个必须扔在主人的红地毯上,然后向四面八方扔。这时,鞭炮声响起。工匠一边扔一边唱《宋亮》;

一步一步走上自动扶梯,

手持玄关屋檐越来越高,

抛梁馒头和抛梁蛋糕

馒头往东扔,金龙往东闪;

馒头投南,南极仙翁王老兴;

馒头往西扔,金鸡在西叫;

馒头扔到北方,主人先买田慢慢盖房子。

大家嬉闹着抢着吃,这叫“扔馒头和饼,谁捡谁要。”抛梁人下楼梯,正要落地时,把一把铜钱扔在地上,说“金钹落地,状元出此”。解放后,建房习俗逐渐改变,看风水、给喜钱的习俗消失了,插红旗、竖竹子、扔馒头、请酒的习俗保留了下来。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部分农村的房子都被施工队承包了,酒席也不再办了。传统习俗基本废除,只保留了工地插红旗和给客人送礼的习俗。

新房建成,农民搬进新居,称为“入户”。城镇居民迁入新房,称为“迁田”,“田”与“长”谐音,表示吉祥。

农民们在进家门的前一天,会搭起祭祀桌,摆放供品,点燃香烛,向土地神献祭。祭祀结束后,他们在泥里挖了一个小坑,把祭祀用的酒洒在坑里,以示对土地神的敬意。许多农民在城里买房子,一些农民在搬进新居前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仪式是一样的,他们把酒倒在地板上。入宅当天,举行“入宅酒”。场面比较大,来来往往的亲戚朋友都要请。家具搬进新房前,送一杆秤、两根甘蔗进新房,取满意、甜蜜之意;还有两根带枝叶的竹子,一个竹筛,一个鱼簪。竹代表“日升”,筛与狮谐音,竹筛代表狮子,簪代表梅花鹿,寓意镇宅、吉祥。家具搬进新房时放鞭炮。从前,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要准备糕点、包子、猪肉等。作为礼物,尤其是给近亲。从90年代开始,为了省事,家里把蒸糕当礼物的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从市场买蛋糕当礼物,或者干脆给钱。主人设宴待客,酒席数量多,质量更讲究。在农村,酒进家门仅次于婚宴。城镇基本没有私房,可交换的房子也很少。就算老房子换旧房,也不讲究仪式。用石灰水刷墙就行了,刷干净就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松江的住房建设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搬进了新的公房。首先,搬家前燃放鞭炮以表达他们的幸福。后来“进宅”的旧俗逐渐恢复,有取秤、甘蔗、竹子等举动,但很少祭祀土地神。原来他们大多是和亲朋好友一起搬家具,搬完之后请大家到家里吃饭;现在基本都是要求搬家公司搬家,而且不一定是搬家当天。有的人会在家里布置好了之后请客人,然后在餐厅酒店包几桌酒菜招待客人。亲戚朋友准备礼物的时候都来祝贺。除了给钱,大多是买工艺品、鲜花、床上用品、厨具、小家电作为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