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生日

第三次写林黛玉进了贾家以后,听王夫人说起贾宝玉,说:“这个哥哥比我大一岁。”(第47页)在第六十二章中,滩纯和阿隆谈到了每个月的生日,阿隆说:“二月十二日是林小姐。”(第867页)

由于贾宝玉出生于公元1706年第三年,所以林黛玉真正的出生日期是公元1707年定海年2月12日(公历15年3月B的最后一天,星期二[7]),她死于公元1723年第九十八年2月,刚过而逝。然而,小说作者只是添枝加叶,不仅混淆了她的年龄,还多了一个生日。

第九十回我写到当年十月中下旬,老太太和王夫人谈到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老太太道:“自然是我先嫁了宝玉,再把别人的事告诉林姑娘,然后才是我自己的。况且林崖头比宝玉小两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林黛玉比贾宝玉大几岁?

作者的回答是,真实年份黛玉比宝玉小一岁;名义年龄上,黛玉比宝玉小两岁。第五章讨论了“虚岁”的计算,然而“虚岁”的计算一般按民俗只用于男性,女性的年龄按实际年龄计算,也就是所谓的“男入女满”[8]。

根据这篇文章的推定,第九十章写的情节是1722年。当年十月,贾宝玉的虚岁是17,林黛玉的真实年龄是15,所以“林山头比宝玉小两岁”。

第八十五回,九月中下旬,贾政升任工部,贾家准备庆祝。小说写道:

老太太问凤姐儿,谁说要出戏,凤姐儿道:“舅舅说后天好,我要送一出新的小戏给老太太、老爷、太太道喜。”因为他笑着说:“不仅是个好日子,还是个好日子。”说这话时,她对黛玉笑了笑。黛玉也笑了。王夫人说:“但是后天对我的侄儿和女儿来说是个好日子。”贾母想了一会,也笑道:“可见我如今老了,什么都糊涂了。多亏了我,这个鸡姑娘是给我的‘礼物’。这样的话,就很好了。他舅舅家会给他们贺信,你舅舅家会给你过生日。那不是很好吗?”(第1225~1226页)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生日实际上是从“二月十二日”变成了九月中下旬。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是:这不是黛玉真正的生日。所谓“好日子”,指的是“妇女节”。也就是说,这段话含蓄地写了林黛玉月经初潮的时间,贾母等人要为她举行“成人礼”。

第二十八回,袭人告诉宝玉:“昨日贵妃派夏太监出去,送了一百两银子,叫他初一至初三在清虚关住三天,唱戏祭祀,叫甄叔叔带领众男下跪拜佛。”(第399~400页)第29次,我写道:“单看第一天,郭蓉公馆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楼下众执事听知贵妃做了好事,贾的母亲便去烧香。”(第404页)所谓“行善”,指的是“妇事”,即月经。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贾家之所以发动群众三天下跪拜佛,是因为袁菲痛经。

当一个女孩做了一件“好事”,就说明她已经成年了。马林英《论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提到的彝族女性成人礼,可以作为理解林黛玉成人礼的一个很好的借鉴。马林英写道:

作为彝族女性成熟的标志,要举行公开的成人礼。仪式主要取决于女性的发育,也就是月经初潮。一般在15至17岁举行,也有人在13、19岁举行,但不宜太晚或太早。大多是在女性年满一岁的吉日举行,通常由母亲或年纪较大、漂亮能干、多子女的女性主持。只允许成年女性亲友参加,不允许男性到场。[9]

按照本文的年表,第八十五个周期是1722,所以林黛玉第一次月经的时间是15年零7个月。贾等为她庆贺时,果然没有男人在场:

这天一大早,和他的亲戚们就送来了一班戏,他们在贾母正殿前搭起了戏台。在外面,所有的男人都穿着公共制服,亲戚们来祝贺了大约十桌酒。因为是新戏,老太太也高兴,就把后楼的玻璃屏风隔开,在里面摆了酒席。第一桌薛姨妈陪着王夫人的宝琴,另一桌老太太陪着邢夫人的烟。下面还有两张桌子,贾母叫他们快来。过了一会儿,只见凤领着众丫鬟,都围着林黛玉。黛玉换了些新鲜衣服,打扮得像嫦娥下界,又羞又笑地出来见众人。(第1226页)

如果真的是生日,那真的没什么好羞愧的。整个庆功仪式,贾宝玉根本没出现,之后也没说一句话。可见,这个“生日”确实是林黛玉的月经初潮。

不了解“虚岁”和女子成人礼的计算,很容易对以上两个情节产生误解,认为“狗尾巴继续貂”任意篡改前80回的情节,违背作者本意。

林黛玉的年龄有一个最大的疑点。我第四十五次写,那年九月初的一天,黛玉对宝钗说:“细算起来,我母亲死得早,我没有兄弟姐妹。我今年十五岁了,可是没有人像你前天说的那样教我。”(第624页)耿在《我今年长了十五岁》后有一句评语:“戴宇才十五岁。”[10]

脂砚斋对小说的描述和批语太乱了。如果以此为标准,对小说的时间顺序和人物年龄的估计就会出现不一致和混乱的结果。第四十五届和第二十五届是同一年。三月中旬左右,瓜头和尚说:“耿青峰分开已经十三年了!”(第357页)这说明宝玉才13岁,所以黛玉才12岁。秋天,黛玉突然变成了“十五岁”。是不是很奇怪?

作者认为这是小说作者和脂砚斋之间的一个阴谋。黛玉当时确实是“十二岁”,作者故意把“二”字改成了“五”,打乱了时间顺序。脂砚斋的批语其实是一个标志,特别提醒作者乃至读者注意真实情况。

已经讨论过作者更改日期和时间来扰乱时间序列,所以在数字上加减笔画来扰乱时间序列也不是不可以。在黛玉“十五岁”年龄的问题上,没有这样的认识是无法解释的。至于作者对数字减笔画时序的困惑,下文将继续讨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