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和特点

一、地下空间利用的特点分析

(一)地下空间形态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不连续的人工空间结构,它不同于地上空间,需要系统的规划和长期的发展才能逐步形成连续的空间形态。城市地下空间形态包括平面形态和竖向形态。水平方向是指城市地下要素的空间分布方式,竖向形态是平面形态在竖向的延伸。

1.平面形式

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特点,地下空间形态可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和三种衍生形态。也就是说,城市地下空间通过相关点、线、面的不同组合,形成放射状、脊状或整体网状。导数形式的意义在于它能使相连的点、线、面产生单一形式无法完成的功能。

1)点状: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形态,点状地下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最具弹性的要素,是由各种地下空间在城市中占据较小的平面范围而形成的。点状地下空间分布在城市各处,一般集中在城市中心、站前广场、集会广场、较大的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城市矛盾集中的地方。与城市地面功能相协调的点状地下空间设施,在解决现代城市人车分流和动静态交通拥堵问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点”有大有小,大的可以是复杂的综合体。比如城市地铁站,是与地面空间的连接点,是人的集散点。同时,随着地铁站及周边地区的综合开发,可形成集商业、娱乐、人流集散、停车于一体的多功能地下综合体。小的可以是单个商场、地下车库、人行道或市政设施,如地下变电站或地下垃圾收集站。

2)线性:线性地下空间是点状地下空间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形态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或连接。线性地下空间设施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关键和基本要素。线性地下空间主要指地铁、地下道路、沿街建设的地下设施,如市政管线、地下管线综合廊道、地下排洪(水)涵洞、地下停车库、地下商业街等。此外,相邻的点状地下空间也可以成为线性空间。

线性地下空间设施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它将地下分散的空间连成一个系统,提高整体开发的效益。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对线性空间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认识,未能形成整体的空间形态。

3)面积:城市区域地下空间的形成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趋于成熟的标志,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多个大型地下空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区域。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城市中心等地面开发强度相对较强的区域,主要由大型建筑地下室、地铁(换乘)站、地下商业街等地下公共空间组成。这种形式需要在合理规划地下空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如果早期开发不考虑旧区改造中预留的连通性,难度更大,但在新城市中心更容易形成。

4)辐射式:以大型地下空间设施为核心,通过与周边其他地下空间的沟通形成放射状。这种形式出现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早期,即通过大规模地下空间设施的开发,带动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部分地区的地下空间设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这种形式多以地铁(换乘)站和中心广场的地下空间为核心形成。

5)山脊:以一定规模的线性地下空间为轴,向两侧辐射,形成山脊地下空间形态。这种形式在没有地铁站的城市很常见。主要是沿街而建的地下街或地下停车库,与两侧建筑物下的地下商业空间或停车库相连。这种形式在日本城市比较多。

6)网络:网状地下空间形态是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形态而言的,即以城市地下交通为骨架,将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以各种形式连接起来,形成城市地下空间的网络系统。日本正在研究的城市中心地下高速公路和地下停车系统也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地下空间形式。

2.垂直形式

纵向上,应将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土地和经济的适宜性,实行最大深度的立体开发,使其功能最大化。城市垂直空间的分层与人们对城市垂直空间位置的集中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垂直位置构图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表层(地面以下5 m),公共性强,可作为地面功能的延伸,主要由市政设施、管线、停车场等组成。

2)浅地下区域(地下5 ~ 10 m),其功能主要为商业、娱乐、停车和行人交通。

3)中间地下区域(地面以下10 ~ 20 m)独立性和封闭性强,功能主要为地铁交通和停车库,也用于商业。

4)深层地下区域(地面以下20 m)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其功能是基于城市深层地下交通、某些特殊需求和采用特殊技术的空间需求。

(2)地下空间的类型和特征

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有:

1)地铁综合体:结合地铁建设,建设集商业、娱乐、地铁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与地面广场、公交车站、地下通道有机结合,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换乘枢纽,如广州黄沙地区的地下综合体。

2)地下通道-商场型:在城市交通拥堵的道路交叉口,主要建设一个带有商业和娱乐设施的地下人行道系统,既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混乱状态,分隔了人车,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模式,比如吉林市中心的地下商场。

3)独立的地下商场和车库——商场:为方便游客和市民,在火车站等经济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的地下商场,如沈阳站广场地下综合体。

4)城市中心的综合塑造:在城市中心的闹市区建设综合商业设施,集商业、文化娱乐、停车、公共设施于一体,逐步创造条件向地下城市发展,如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场、地下车库、香港街综合体等。

5)历史风貌和景观保护:在历史名城和城市、历史地段和风景名胜区,为了保护地面上的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不被破坏,往往采用地下空间来圆满解决问题,如Xi安钟鼓楼地下广场。

6)地下室利用型:一般高层建筑多采用箱形基础,埋深较大。周围是土介质,加强了建筑的整体稳定性,箱形基础本身的内部空间为建造多层地下室提供了条件。将车库、设备间、仓库放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已建成400多万平方米。

7)改造:对现有地下建筑和人防工程进行改造利用是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具有开发成本低、开发用途广的特点。重建的地下建筑经常被用作娱乐、商店、自行车库和仓库。

二。深圳地下空间的利用

深圳地下空间的利用,除了以民防为主要用途的单体建筑的地下室外,主要是地铁及其相关的地下商业街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地下空间在地铁建设和规划中的利用。

1.深圳地铁规划的层次分析

根据功能和技术标准的不同,深圳地铁规划分为珠三角城际线、城市组团快线、城市干线和城市本地线四个层次。后三者构成了深圳的内部地铁网络。前者能否顺利推进,将直接决定深圳未来在都市圈的地位。

(1)珠三角城际线

深圳首次将珠三角纳入地铁规划,显示了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的决心。

规划中的珠三角城际线起到连接深圳与沿线周边城镇的作用,以长途跨城出行服务为主。站间距大于3km时,最高速度一般为120 ~ 140 km/h,城际线将加强深圳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的联系,强化深圳的区域中心地位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深港协同发展。

深圳规划的珠三角城际线包括:

1)广深城际线:福田中心区→广州。联系深圳核心区与前海-宝安、福永、沙井、东莞长安-虎门、莞城、广州等地;松岗预留11线向西北延伸,与东莞段连接。条件成熟时,采用线路11与福田中心区直接对接。

2)深莞城际线:龙华火车站→莞城。以东莞的松山湖、莞城联系深圳中西部的龙华、光明;6号线预留在光明向北延伸,与东莞区域轨道快线R1衔接。条件成熟时,将利用6号线与龙华新客站直接对接。

3)深惠城际线:福田中心区→惠州。联系深圳核心区、东部城市及惠阳、惠州等地;14线在坑梓预留向东延伸,与惠州轨道线衔接。条件成熟时,利用14线与福田中心区直接对接。

4)西深港城际线:海湾前→香港。联系深圳西部沿海地区与香港中心区和香港机场;11线预留向南延伸至前海香港。

5)深圳-江城国际线:福田中心区→江门。联系深圳核心区、龙华、福永、中山、江门等地;由于过江工程巨大,考虑与广深铁路西延段一起建设,利用广深港客运专线龙华南段的富余能力。

(2)深圳地铁(华南地铁中心)

深圳* * *规划地铁线路16条,总长585.3km,车站357座。其中,组团快线4条,干线6条,地方线6条,规划城际线4条。

规划完成后,深圳将形成以东部罗湖、西部宝安中心区为核心,涵盖福田CBD、华侨城、南头半岛的区域。这个地区将成为整个地铁网络的中心。一旦地铁全面建成,这一地区对商业和生活的改造将异常迅速,应引起足够重视。

1)都市群速:福田中心区受益最大。城市组团快线连接城市核心区与外围组团,或联系多个外围组团,主要提供长途出行服务。站间距约2 ~ 3 km,最高速度一般为100 ~ 120 km/h,组团式快速将带动特区外各类组团特别是“四大新城”的开发建设和城市更新,促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和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城市集团快线包括以下线路:

6 #地铁:37.2km“松岗→龙华火车站”。

11 #地铁:49.7km“福田中心区→松岗”。

13 #地铁:48.1km“海洋田园→塘坑”,条件是远景延伸至预留的南部盐田。

14 #地铁:50.7km“福田中心区→坑梓”。

2)城市干线:连接城市主要聚集节点及其沿线区域,主要提供短途出行服务。站间距约1km,最高速度一般为80 ~ 100 km/h,干线覆盖城市主要客运走廊,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打造城市主发展轴。

城市干线包括下列线路:

1 #地铁:44.1km“罗湖火车站→机场北”。

2 #地铁:31.3km“蛇口→东门”。

3 #地铁:49.2km“保税区→坪地”。

4号地铁:27.2km“皇岗口岸→观澜”。

5 #地铁:42.4km“海湾前→大剧院”,西端预留前景向南延伸的条件;宝安与布吉站距较大,基本能满足快线功能要求。

10 #地铁:42.2km“海洋世界→松岗”。

3)城市局域线:是城市干线、快线的补充线路,主要提供短途出行服务。站间距离约为1km,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80 km/h,在上层线路的基础上,地方线路将进一步增加覆盖面,缓解交通压力,加强外围城区各路段之间的联系。

城市本地电话线路包括下列线路:

7 #地铁:28.9km“罗湖泰安→西丽动物园”。

8 #地铁:25.9km“国茂→小梅沙”。

9 #地铁:17.8km“罗湖火车站→上沙”。

12 #地铁:36.4km“体育新城→坑梓”。

15 #地铁:24.7km“前海路→十堰→田心”,预留西接5号线条件。

16 #地铁:29.5km“益田村→平湖→大王”,预留远景向北延伸经东莞凤岗与12线衔接的条件;南部预留一条通往深港边境河套地区的支线。

2.深圳地铁建设规划

深圳地铁一期于2004年2月28日建成通车,二期(1 #、2 #、3 #、4 #、5 #地铁)已部分开工。以上两期计划于6月建成通车,20165438。

本次地铁规划的重点是在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提出近期(2011 ~ 2020)的轨道建设规划,共***8条轨道线路,总长约245.4km(表3-2-1)。1期、2期、3期地铁建成后,地铁将成为深圳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深圳除南澳、大鹏外的其他街道都将与地铁相连,深圳的交通方式将进入泛地铁时代,地铁的稀缺性也将降低。

表3-2-1深圳地铁三期施工线路一览表

此外,根据《深圳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民防地下室的规定》(1994 10 10月28日)规定,新建民用建筑超过10层(含10层)或基础埋深3m(含3m)以下的,应按底层投影面积配建地下空间。城市规划确定新建或改建的居住区、社区和统建房(含商品房)。根据一次性下达的规划设计任务,统一规划建设地上新建建筑总建筑面积的2%。中央和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军队单位,无论是一次性修建还是分期修建,也无论是自建还是联合修建,都应按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民防地下室。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地铁规划是地下开挖方案还是架空方案,未来十年深圳地下空间利用规模都将呈指数级增长。此外,随着既有人防地下室的修建,地下工程建设和地下开挖程度大,地质环境的改造也是前所未有的。国土资源、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的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在立法、管理体制、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