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饮食习俗
白族的饮食习俗
白族人喜欢吃酸、冷、辣口味,擅长腌制火腿、弓鱼、螺蛳酱、炒鸡枞、猪肝等各种美味菜肴。大理等中部地区的白族人还喜欢吃一种风味独特的“生肉”(或称“生皮”),即把猪肉烤至半熟,然后切成块或肉丝,加姜、葱、醋、辣椒招待客人。此外,还有糯米酿造的白酒,苍山雪梅加糖炖的“薛梅”,邓川做的“奶扇”“奶糕”也很好吃。
白族人过去用“喜洲大号碗”招待客人,这种碗由八道热菜组成:红烩红曲米;鸡蛋糊炸的酥肉;五花三线猪肉一千块,用酱油和干咸菜蒸;红薯或土豆蒸猪肉;猪头、猪肝、猪肉腌制的干香;裹着肉末和鸡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水、鸡蛋丝、菜梗做成的杂碎;竹笋炒猪肉条。另外,每位客人都有一包椰树,富贵不奢。
白族人吃饭很有礼貌。吃饭时,长辈要坐在餐桌上,晚辈要依次坐在两边或对面。晚辈要随时给长辈加菜加汤。
白族人喜欢喝茶。一般喝焙茶时,用陶瓷小茶壶将茶叶泡成褐色,用开水冲泡。顿时,热气沸腾,香气四溢。一般烤好的茶要冲三次,边煨边品茶:第一口感觉微苦,第二口感觉甘甜醇厚,最后一口感觉更甜。产品越好吃越香,回味无穷。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苦,第二次甜,第三次回味。”有的地方,喝第二口茶的时候,核桃片,红糖,牛奶粉丝等。在茶中加入花椒或肉桂,味道独特。客人回家会端上烧烤茶,一次只倒半杯。喝完之后,口中会有香味,口渴感会减轻,嘴里会有一种苦和甜的混合。
云南“三月街”:千年一街,千年一街。
云南的“街”在北方叫“集”,所以叫“赶街”、“赶集”。在古代大理,街道日期是基于十二生肖的日期。第二天是鼠街,丑的一天是牛街,早上是龙街...于是,大理各地仍有鼠街、牛街、龙街等地名。后来街期有了变化,有的街是七天一次,有的街是五天一次,有的地方是一天一次。有的地方集赶街和赶集于一体,如正月初五大理三文壁村葛根会、二月十五洱源三营庄稼会、四月十五蝴蝶泉会、中秋节玉潭会等。最著名的是三月街。
三月街
三月街被誉为“千年一街,千年一街”。过去三月街也叫三月节,观音市,观音街,观音街节。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节,是白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是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化活动的盛会。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编著的《云南通志》有这样的记载:“三月十五日,观音城在苍山下交易各省货物。自唐永辉时期开始,朝代更累,城池不变。已知观音入大理,后人在阳光下烧香,四方闻风,各带货物而来。”从各种史料记载分析,大理三月街很大程度上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它是在民间佛教讲经的基础上产生的。明代徐霞客在滇西巡视考察时,对大理三月街作了如实的记载:“十五日,是街初,盖雨城(即大理)有观音街集会,设在城西武场...十三省的东西都在,滇中的蛮夷都在。”徐霞客还记载了三月街的赛马:“余乃自西门西入武场一里半,皆营为市,环不一。在北边有一个赛马场,成千上万的骑手在那里相遇,几个骑手骑在中间,甚至有更多的队伍相互竞争……”《大荔县志》对三月街的盛况是这样描述的:“鼎盛时期,百货商店生意相当大,几乎有十万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如本省的蜀、赣、粤、浙、桂、秦、黔、藏、缅等地。当时,三月街作为一个民俗市场,以其规模之大而闻名于亚洲。清朝末年,大理留日学生、白族音乐家李谢喜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三月街支竹词》:“昔日繁华几春秋,百万金钱流水。川、穗、苏杭精品,亚洲买卖商场。"
埃尔袁宇覃辉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是传统的洱源玉坛会。会址原设在洱海北岸的沙坪玉潭坡上。70年代移至沙坝,是滇西仅次于大理三月街的物资交换活动,历时八天。白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苍山脚下的鱼潭坡上的一个鱼洞里有一只鱼精,平时睡得很香。打雷的时候,很多油鱼从鱼洞里涌出来,人们就去洞里抓油鱼。有一年的8月15日,鱼精突然醒来,张着大嘴吞了很多渔民,吓得人们不敢再捕鱼,不敢去鱼坛坡。后来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鱼精只在8月15日惹事,于是每年的这一天,白族人就在渔滩坡上买卖渔具、大牲畜和生产生活用具,还在坡上耍龙狮、唱歌跳舞。鱼精听到人们对马大呼小叫,吵闹声不绝于耳,吓得不敢出洞闹事,鱼坛俱乐部的习俗代代相传。
在大理大部分地区的街道上,“我们将在日本和中国聚集,但在日落时分。”在大理市喜洲镇,有一条“起于早晨,止于中午”的早市街;在白族最大的村落周城和比比,都有“下午聚,晚上散”的夜街。近年来,大理古城街道因其独特的美景和地处滇西交通要道而成为商贸、旅游和购物的热点。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下的沙坪坡,每周一都是五彩缤纷的全国集市。大理洱海东岸湖光山色的的哥街和每天下午的州城晚街,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成为继大理古城“洋人街”之后最受欢迎的乡村“洋人街”。
大理白族“接三公主”的民俗
每年农历二月初,大理白族都有“接三公主”的习俗。这一习俗始于南诏,延续了1300多年,至今依然存在。
唐朝初年,西努洛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带建立了地方政权南诏国,成为南诏的始祖。公元650年,在巍山的山山龙(拼)图山上建都城山龙(拼)图城。直到公元738年,皮洛格迁至泰和城,73年间三代南诏王都居住在此。
“接三公主”的习俗起源于奴隶逻辑时期。传说白子王国的第三位公主金谷嫁给了大理的Xi·奴洛。她贤惠善良,乐善好施,深受勐社川(今巍山)和洱海地区各族人民的喜爱。三公主虽然远嫁他乡,但家乡的人都很想念她,每年都会把她从巍山接回娘家过年。三公主死后,她儿子的孙子在山龙(拼)山镇南侧建了天摩崖庙,祭拜她,怀念她。随后,逐渐形成了“接三公主”的民俗活动。
巍山历史文化学者杨光亮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白族地区广大村民自发随村而行,一路吹打,载歌载舞,留下苍儿来巍山与三公主相会,回归娘家。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三公主乐善好施,热爱人民,贤惠聪慧。她在家乡名声很好,深受人们喜爱。她嫁给巍山后,人们常常怀念她。每一季,三公主必取而回。”
在“接三公主”的活动中,人们不仅要拜三公主,还要拜别的神,最后去巍山的伽拉提亚神庙。杨光亮介绍:伽蓝泛指佛教寺院和园林,也指守护寺院的神灵。根据佛教,有十八个伽蓝。传说西努洛也叫伽蓝,是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接她的时候要去庙里祭拜三公主。得到他的允许后,他在2月13日黎明前把三公主带走了。
农历2月12日夜,参加“接三公主”活动的白族、彝族群众都载歌载舞,直到深夜。白族的歌舞,彝族的歌谣,两个民族的霸王鞭、八角鼓、芦笙、刀舞,都将在同一个旋律中展现,构成了民族团结和谐的永恒篇章,千百年来从未中断。
“接三公主”的活动包括祭祀、诵经、祈雨、娱乐等,从农历二月初九开始。这一天,白族人民从大理出发前往巍山,并于当天前往巍宝山祭拜细奴罗和三公主。第十天到达天摩崖寺,13日上午接三公主,晚上住在巍山大仓镇。14日到达大理市下关吴起村,15日到达大理古城城隍庙。16日到达万桥镇万桥街,17日到达西洲镇董卿村圣元寺,整个活动结束。
大理白族打老朋友。
打架:是交朋友的意思;老:意为一生,从小到大;朋友:指可靠的同性、同龄的好朋友。交老朋友就是一辈子交同性同龄的密友。这是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习俗。
大理白族人打老朋友一般有三个原因。一、青少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互相交流、了解,互相询问喜欢什么,互相爱慕,一致决定长期做朋友。第二,青少年希望父母是相处融洽的朋友,甚至他们已经有老朋友了。他们想和他们的孩子交朋友,以便在下一代中保持和发展老一辈之间的友谊。第三,其中一个少年的父母发现其他家庭对应的少年在性格、知识、健康等各方面都值得孩子学习和交流,于是通过中间工作的第三者结成了老朋友。
由于交老朋友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对孩子交老朋友的活动极为谨慎。他们不仅要考察对方孩子的性格、知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是否值得交朋友。同时也要考察对方家庭的情况,比如对方家庭是否忠诚、善良、勤劳、和谐、健康等。如果情况不明,我们不会轻易同意。
少年双方一决定交老朋友,他们家就叫干亲戚。为了表示双方关系的亲密,双方父母在称呼对方时一般都会省略“干”字。在交朋友的前三年内,双方家庭必须每年至少互访一次。亲家第一次来访的接待非常隆重。举行丰盛的宴会时,我们也应该邀请我们的亲戚和邻居陪同。作为老朋友的少年,应该在公共场合向父母低头,以父母的身份欺骗对方的父母。
其他亲戚朋友的地址和老朋友一样。双方父母都要给孩子讲一些鼓励和吉祥的话,在帮助了老朋友后给孩子适当的礼物。礼物可以是书籍、文具、衣服、红包等等。双方家长还得请在场的亲朋好友和邻居以后多照顾两个孩子。这样一来,玩老朋友的关系在双方家庭的亲戚朋友邻居之间就公开化、合法化了。
从此,不仅扮演老朋友的少年们会经常有密切的交往,双方的家庭也会建立密切的关系。无论家人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及时通知,全心全意帮助。两家的关系真的是所谓不是亲戚而是比亲戚好。
通过交老朋友的活动,许多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能够有效地扩大他们的人际关系圈,这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他们的家庭在社会上的立足。
大理白族婚俗
同中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大理白族也经历了群婚、夫妻婚和个体婚等阶段。现在的人都是外嫁,一夫一妻制是家庭组织的基本形式。家中兄弟婚后立即分家,父母一般从小儿子开始生活。养子有财产继承权,女性在家庭中地位较高。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相对自由,婚姻大多由自己做主。一般通过“二重唱”找到伴侣成为知音,然后经过做媒、订婚、迎新、结婚几个阶段。男女双方父母和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亲同意订婚,男方要选个黄道吉日给女方家送酒送鸡送彩礼,彩礼一定要带“六字”。茶三斤六两或六斤六两,酒六斤六瓶,糖六斤六两,意为“有福、有福气”。女方家以“三茶”相待,也叫“提鸡饮礼”。
结婚一般要三天,仪式非常隆重。婚礼那天被称为“快乐日”。结婚前一天叫“踩门”。这一天,男方要把嫁妆扛到女方家,晚上还要在男方家吹唢呐,唱《吹膛》、《大本钟》到天亮,以示庆祝。在喜庆的日子里,“男方要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去女方家拜堂”,新娘要和父母、弟妹哭着告别。出门时,鼓手要奏“迎亲”的曲子,唢呐声不时与新娘的哭声交织在一起。一路上,打打闹闹的声音不断。一边走,同伴一边往新娘身上撒米花,偶尔捏捏新娘表示“祝福”。迎娶新娘到家里时,新郎的同岁兄弟需要抬着新娘和新房。至此,仍有早期的“抢婚”习俗。
新房子里有火在燃烧。新娘进屋,家里人会在火上煮辣椒面,会让新娘咳嗽得很厉害。在新娘的餐桌上加入花椒粉,会让新娘难以下咽,代表着“亲密”和“富贵”。在白色中,“辣、麻”与“亲、财”谐音。新郎新娘要拜天地,拜父母,拜叔叔,用八碗白族宴宾客。晚上,有一个结婚仪式。长辈会给新娘钱见面,同行会做新房。在新房闹洞房时,新娘要拿出娘家带来的清炖话梅、雕梅、水果、果脯等食品,恭敬地送给同辈品尝,也叫“抖果酒”。大家边吃边吵,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会去厨房做鱼来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天回老家,女方家会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七天后,我会去我们村的主庙祭祀我们的主,请他保佑全家平安,早日生下你的儿子。
白族丧葬中的“重孝”
“说到孝顺,顾名思义,指的是孝顺和百事评论。它是白族地区丧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教育形式,重在追求亡者善终,仁者孝,亡者孝。”对孝道的重视是白丧葬中最重要、最实用的内容。
葬礼开始时,“孝子贤孙”跪在灵堂里,德高望重的村长老高坐在前面,无数人围观。这时司仪主持祭拜,孝子们三跪九叩。后来负责的官员(由村里的长辈自愿组合而成,类似老年协会的组织,专门为红白事服务)宣布孝开始,于是鼓声和音乐一起唱。这种传统的民乐仪式,让葬礼显得庄严肃穆,气氛被渲染得无比悲凉。一是大长老有条不紊地主持着“讲孝道”的过程。
“说到孝”,首先是校长长辈随礼讴歌“颂”(类似于悼词)。悼词的写法极其严肃,必须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和死者的密友来起草。风格处于古体和现代体的交叉阶段,属于混合型,目的是便于口头赞美。“祭祀”主要描写逝者的生活,其作用是渲染气氛,为逝者“鞠躬尽瘁”。让观众了解逝者的德行和辛苦。随后,村族长依次回忆死者的功德和艰辛,指出并评判孝子的或贤德的德行。此时的环境氛围和舆论的特殊作用,有助于孝子孙子女和周围的人认真冷静地思考分析。容易接受简单的善恶观念和“仁”的德性,提高人的修养。这种生动的传统轮换教育不仅教育了孝子,也教育了群众。这种仪式的约定俗成的力量,让人应该那样做,却又不得不那样做,否则就会被“看不起”,自卑,以此来践行孝为善。所以它有效地弘扬了“真善美”,遏制了“假丑”。这是因为,在道德教育中,正确的舆论被广泛而恰当地创造和利用,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被提倡或斥责,被赞赏或压制,被鼓励或鞭笞,陶冶和促使人们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陶冶和强化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感。
这种面对人员的伦理宣传和道德教育,增强了人们对孝道的信仰,培养了人们向善弃恶的观念,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了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值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报效祖国”传统美德的良好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