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横海节的由来

田横海节起源于田横镇埃瓦尔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经过当地* * *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广,这个古老的节日已经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日品牌,也是现代人神往的狂欢仪式,每年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和中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专家。

2008年,田横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首届中国节“最佳公众参与奖”。

青岛即墨天恒节是一个代表岛城(青岛)海洋文化的节目,有着独特的内涵。目前,已有500年历史的周歌庄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节日。

周格庄祭海第一件事就是蒸面雕塑。

这个面团雕塑在北方人也被称为“蛋糕”,比计划提前了四天。

五天里,女人们忙着东奔西走,商量新花样,直到满意了才开始制作。

面塑的重量一般在两公斤以上。

传统的形状包括寿桃(当地人在喜庆的场合制作的一种面饼),现在妇女们在寿桃上设计了梅花、牡丹和其他装饰品,这些装饰品是“双燕戏春,八仙过海”。

盘龙(当地称申冲、圣宠,放在粮库、钱夹取“神圣”之意)有头、有眼、有身、有尾,选材生动,要涂上各种颜色。

然后选三种动物:猪、鸡、鱼。

黑毛公猪更适合猪。野猪越大越好。宰后剃毛,只在猪脖子上留一撮黑毛(代表整头猪有毛),在猪的头和脖子上挂一条用红绸子系的红丝带。

鸡要选大红公鸡,鱼要用大鲈鱼。

祭品:今早日出前,渔民在龙王庙前的沙滩上搭起祭品桌,摆着三只动物,馒头、糕点、水果、酒、糖果、花生等。

每组桌子前都要竖起一束用竹竿绑起来的四五米高的“立流苏”(海底下网的标志)。

摆好要烧的黄色纸板和香炉,在竹竿周围放几个响亮的鞭炮,排成“一”字。同时把各船写的对子贴在龙王庙前的照壁上。

祭奠:祭海的时间越早越好。有句话叫先富起来。

祭海仪式开始,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烧香纸。

随着鞭炮声,船主们开始向空中投掷大量的糖果,海滩上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抢糖果。谁捡的糖果多,谁就是那一年的幸运儿。

渔民也相信鞭炮响,持续时间长,谁有船谁就兴旺,一年发大财。

所以祭海的多是一千响一万响的鞭炮声。

有的船夫把几根鞭子绑在大木杆上,同时燃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编辑这段民俗

如今,周各庄祭海已不再是迷信的祭祀,而逐渐成为田横沿海的民俗活动。

祭海的形式和内容也从传统的祭神变成了送渔民出海、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民间祭海文化节。

每年的3月20日到3月22日,是祭海的时候。

编辑这段大事记

从2004年开始,田横镇* * *组织开展了海祭民间资料的挖掘、整理、归类、归档工作,并正式出版了《民间田横海祭》。

《谈田横》、《田横祭海》、《遇见田横》、《田横小夜曲》、《钱文忠诉说即墨》等。

通过吸引国内外媒体的全面深入报道,邀请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直播,并在网站上开设祭海专栏,祭海活动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田横镇* * *成立了节庆筹备委员会,负责文化元素挖掘、场地布置、资金筹集、设备准备等工作,引导渔民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民俗。

同时,“周戈庄互联网节”更名为“周戈庄民俗文化节”,增加了巨书表演、雄壮锣鼓、秧歌等民俗文化活动。

2005年更名为“祭海田横民俗文化节”,时间定在每年3月18左右,增加了喝烈性酒、民俗摄影大赛、香饼面塑大赛、民俗讨论等民俗表演内容。

2006年,田横镇正式将海祭命名为“田横海祭”,提出了“人与海和谐,振兴中华”的节庆主题,并调整了办节新思路:“一年一节,三年一节,官办示范,民间主体,高点定位,可持续发展”,以“还节于民”为宗旨,渔民自己办节,适时沉淀节庆。

2009年,即墨市* * *决定举办田横海节,田横镇* * *承办。通过进一步突出“人海和谐,国泰民安”的节庆主题,以天恒人民为主角,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节。

天恒海洋节

每年祭海期间,田横镇都会联合山东省摄影家协会、青岛市民俗摄影家协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民俗学会等民俗研究机构举办民俗研讨会,邀请民俗专家深入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祭海民俗。

同时,田横镇每年举办摄影大赛,在青岛天后宫举办摄影展,加强了祭海民俗的传播和交流。

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田横祭海节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三国规模最大、渔文化特色最强、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的民间节日。

编辑海祭过程的这一段

每年祭海前十天,田横镇的渔民老婆们正忙着蒸馒头,每个约三四斤重,有寿桃、圣虫、水桶等各种形状。

寿桃面塑饰有双狮绣球、龙凤、喜鹊报春等图案;圣虫面形似龙,绕莲花座多圈,寓意财源滚滚;桶的形状就像装粮食的旧桶,桶口做了一个小圣虫,表示有粮有钱,还有一年多。

这些面塑经过可食用的颜色装饰后,成为具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品。

天恒海洋节

临近祭海的日子,男人们忙着挑选三种动物。大黑毛公猪是最好的猪。宰后剃毛,只在猪脖子上留一撮黑毛,然后用红丝扎起来,装饰猪头和猪脖子。

鸡要选大红毛公鸡,鱼要用大鲈鱼。

队长们应该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黄纸上写下“太平文淑”。

写平安文时,要点一个香炉,给祭祀的五神,即龙王、海神(天后)、财神、仙女、观音菩萨各一个,祈求平安丰收。

对联应该是村里书法好,有文采的渔民写的。

祭海的前一天,渔民们在海边打扫龙王庙,挂红灯笼,放香炉,摆祭祀仪式,贴对联,挂红。

与此同时,龙王庙前的沙滩上拴着一个松柏龙门,上面挂着匾额,挂着灯笼,贴着红对联。

船主们正忙着把挂着彩旗的渔船开到湾前村,船头对着大海,把渔具和渔网排列整齐,然后抛锚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的祭海仪式。

海祭仪式当天,渔民们开始乘船在龙王庙前的沙滩上进行忏悔。

一捆捆用竹竿绑着的几米高的“站立的流苏”迎风而立,桌子上摆满了面塑的圣虫、桃子、鱼、各种糖果和小吃。桌前的红漆矮桌上,黑毛的公猪昂首挺胸,红公鸡精神抖擞。

渔民们把要烧的黄纸整理出来,摆好香炉,把成千上万的红色鞭炮举到空中。

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当牧师宣布祭海仪式正式开始时,一时间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烧香纸,并点燃写好的“太平文淑”磕头膜拜。

在鞭炮声中,船夫们开始向空中扔糖果。有句话叫“谁捡的糖果多,那一年谁就走运。”

身着古装的当地渔民一个个郑重邀请金龙王,相信今年谁的鞭炮响谁就兴旺发达,发大财。所以祭海的大多是成千上万的鞭炮,船夫同时燃放成千上万的鞭炮。场面非常壮观。

从清朝开始,田横当地人就把京剧作为主要剧种,祭海时请戏班唱三天。

祭海仪式后,渔民们习惯在船上用餐,欢迎客人一起吃鱼,吃肉,喝酒。来的人越多越好,表示收到的祝福越多。

现在大多数人在家里举行宴会招待前来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祭品成为晚餐的主要食物。

祭海后的第二天,渔民们出海开始了一年的捕捞生产。

编辑这段的主要意思

田横海节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价值。

其深田横海节

其起源、延续和发展过程对研究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的人类进步、生存环境、文化经济构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是反映古代沿海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大的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价值。

田横祭海民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打上了人性化和人类进步的烙印。它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和加强国际海洋文化的平台,特别是在东南亚沿海国家。

田横祭海在当地代代相传,影响深远,每年吸引周边地区和中外游客30多万人次。各种媒体和文化产品有效地宣传了区域形象,极大地增强了沿海渔民生活方式对公众的影响力,提醒人们中国不仅有土黄色的内陆文明,还有蓝色的海洋文化。

编辑此城市配置文件。

天恒海洋节

即墨地处胶东半岛,东临黄海,南临崂山,因靠近墨水河而得名。

全市现辖18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村,1个省级高新区,165438+万勤劳朴实的人民,1.78平方公里的良田,65438。

即墨市田横镇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以齐王田横和五百义士命名。

总面积89.9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人口4.8万。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卫生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国最美富民乡”等荣誉称号。

田横岛屿众多,山海相间,接壤鳌山湾、仙山湾、横门湾、女岛湾四个海湾。有16个岛屿,包括田横岛和三平岛。有两个面积5000多亩的金沙滩,有黄山、笔架山、仙山等八大山系。

地理位置优越,距离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青岛港80公里,属于青岛1小时经济圈。

南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牛岛港,东有周戈庄一类渔港码头,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编辑这一段的历史渊源

祭海是渔民在长期的农耕、放牧和捕鱼生活中创造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渔民文化。

每年谷雨前后,渔民们都会庆祝田横海节。

船、渔具等生产准备就绪后,选择一个吉日将渔网带上船,开始祭海,所以也叫“上网”。

专家们对田横的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考证。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天恒以渔猎为生。

当时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对大海深感敬畏。出海捕鱼时,他们都向海神祈求平安。

明朝永乐年间,随着当地人口的聚集,村落逐渐形成,祭海仪式开始形成。

民国初年,田横的海神崇拜活动是以家庭或船团为单位组织的。

祭海和传统的过年一样,是渔村最热闹的一天。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渔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保留传统节日形式的基础上,对海洋的崇拜逐渐从祈求海神平安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节日——海洋崇拜节。

希望这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