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隆基:谁统治着真正繁荣的王朝?
改年号成了武则天的游戏。年度的标题通常是两个字。她改唐朝为周为帝后,更是用了“天书万岁”、“玺万岁”、“天万岁”等字眼。对她来说,改年号就像儿戏,官民皆烦。所以公元713年,李隆基实际上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国号为开元,一下子延续了29年,结束了武则天国号的混乱局面。
李隆基继承王位时只有27岁。他年轻,充满活力。他勤奋好学,政治上除对手外,朝政上用贤臣,国用上讲节俭,吏治上重视考核,身体力行,励精图治,以和为贵。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中国人的生存、恢复和强大的能力是相当强的。只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的空间,宽松的环境,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中国人民无论底子多薄,人民生活多贫困,都需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我们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再远一点,汉代的“文景之治”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刘恒在位23年,刘启在位16年,加起来和平了39年,国家富裕到了“首都的钱多得教不完”的地步。太仓的小米,陈翔殷,泛滥堆积到腐败不堪,不能食用的地步。)
和平很重要。唐代开元盛世比汉代文景盛世少10年。这29年,没有大的战争和灾难,所以没有大的动乱。正是因为和平,“戴白晚年不知战”,才成为盛世。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这29年里,至少有20年没有出现大“混蛋”了。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往往决定国家的成败,是祸是福。晚唐著名诗人杜佑是杜牧的祖父。他是顺宗、宪宗时期一位睿智的经济专家。他对开元盛世的记述应该是可信的:“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达十三篇,清、斗达五篇。从此世间再无值钱之物,两米米值不到20文,面上32文,丝上212文。东至宋、边,西至,贾鲁烈店铺待客,酒品丰富。每家店都有驴租一个客,一下子走几十里,叫驴。南有义井、湘乡,北有太原、范阳,西有蜀川、傅亮等地有商店,适合商旅。千里之外,不持寸刃。(开元)二十年,七千八百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户,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口。”(通典)所谓“后驴”,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驴的”。想想目前城里居民的难处,真羡慕唐朝人民的便利。
可想而知,唐代大诗人杜甫从家乡河南珙县来到洛阳卖药,当然也玩了不少“驴”。在《追忆似水年华》这首诗里,有他童年和少年时度过的岁月的真挚诗篇,充满了怀念和怜惜,但真正赞美的是:“追忆似水年华,世纪鼎盛之时,一个小镇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大米肥白,公私仓富。九州的路上没有豺狼虎虎,是远行的好日子。万奇、卢茂、赶车班,男耕女桑。宫中贤者奏云门,天下友皆粘。百余年无灾,孙叔叔李乐萧何之法。”诗人的诗句“一座小城还住着千家万户”看似平淡,实则寓意深刻,因为它反映了人口再生产的现象,而人口再生产是衡量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宜”是一个中等城市,比首都、省会小,但比区、乡、村大得多。一个小小的“城”,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居然聚集了几万个家庭,几万人,说明唐朝的人口直到开元年间才恢复到以前隋大业年间的规模。
我们常说的“人口红利”。没有人口,怎么会有红利?因此,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人们所景仰的贞观之治,在经济实力和人口总量上,都无法与杨迪杨光的大业相比。据《子简》记载:“隋大业五年是一个奇怪的时代,当时有190个县,1,255个县,890万户。东西长9300里,南北长4815里。隋家的繁华程度极高。”以河南巩义泺口仓库为例。这个仓库的粮食储存量高达24亿斤,丝毫不逊色于现在的国家粮食储存基地,可以证明隋朝的异常富裕。但是隋朝的最高决策者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从他登基的那一天起,王朝就注定了短命的命运。中国有两个应该辉煌却不辉煌的短暂王朝。一个是秦,一个是隋。秦被胡亥二世打败,隋被二世打败。杨光比胡亥更能“打败”。一是骄奢淫逸,二是穷兵黩武――修筑大运河,重建洛阳城,亲自征伐吐谷浑,争取高句丽。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十年的折腾。随后,民不聊生,举国造反,四分五裂,陷入动乱和混战,中国几乎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于这场灾难。
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李世民成了皇帝的典范。他接手时,江山已被严重削弱,一穷二白,残破不堪。最初几年,由于自然灾害,老百姓吃不饱饭。他的“魏”纯粹是文人推动的。唐朝贞观六年(公元633年),天稍有变化,谄媚的官员邀请唐太宗祭拜泰山,这是中国皇帝最虚荣最无聊的把戏。居巢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不敢有异议。只有魏徵站出来表示不同意见:“今天从伊、洛到沪、岱,烟火依旧稀少,灌溉异常密集。”“隋末之乱后,户籍仍未恢复,粮仓仍空空如也。”魏徵以她的直接抗议闻名。虽然李世民不爱听,但他能想到,河洛地区的麦子熟了,甘肃地区的饥民就得拿出来吃了。虽然他很想看风景,但他不感兴趣。唐朝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谋士马周还在说“今户口不如隋朝”。这是什么意思?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战争造成的人口下降现象仍未得到改变。没有人口,谁来创造财富?战争的可怕在于,杀人比造人容易。把孩子培养成劳动力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这是极其费力和紧迫的。
直到李治永辉三年(公元652年),《尚书·高》演出:“隋朝有八百七十万户,即今有三百八十万户。”说明半个世纪以来,唐朝的人口还没有达到隋朝的一半。因此可以推断,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中国不到三百万户,一千万人口。这种小型家族企业是一种怎样的禅?所以,贞观之治只是促成了封建制度的理论建构。这个盛世与百姓的肚皮无关,所以是空的;而唐玄宗时期的李隆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开花,才是真正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