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烧烤坑以求好运。

“奇峰三千,秀水八百,驰名中外,遍天下”!那是我难忘的家乡——美丽的张家界!一顿美食也是她的一道风景!千年传承,土家腊肉,处处飘香,令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即使在童年的艰苦岁月里,过年时人们也会在餐桌上摆上美味的土家腊肉、香肠、血豆腐,这也是平时招待客人的一道大菜。难忘的童谣《没有顾客就想不到》凸显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

如今的生活蒸蒸日上,鸡鸭鱼肉早已摆上了平时的餐桌,人们不再期待过年过节的大餐。但是土家腊肉的味道依然挥之不去,令人难忘!刚过完冬季的至日节,人们仍然热衷于制作土家腊肉。

通过刚才的参观,回到上世纪70年代,炕上摆满了腊肉、香肠、血豆腐,令人陶醉!到了秋天,人们会出去买小猪,精心饲养。在那个大家都吃不饱的年代,食物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时候,每顿都要给小猪喂白玉米糊,再加上新摘的嫩猪草。只为小猪茁壮成长,明年腊月会养出一只肥肥的、馋涎欲滴的小猪。等猪长到30-40斤左右,猪的特殊待遇就取消了。一日三餐就是一小勺米糠,配以久炖的粗猪草。这个时候,小猪很难再有什么好吃的了。简单的茶和清淡的米饭就足以填饱他们的肚子。这是挂猪架子,让小猪长得又细又高,然后在明年秋收后开始育肥崔庄。红薯饭和玉米糊倒进喂猪槽里,猪草只加少量。2008年,猪吃啊,睡啊,吃啊,一天比一天胖,人们满心欢喜!今年春节会有杀猪和腊肉吃。这是大人小孩盼了一年,大年初一只能吃肉。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早。最早的时候,人们要进入腊月杀年猪,做腊肉。有时候要等到腊月二十四才杀猪。我们早早的杀了它,生怕自己禁不住诱惑而贪婪。今天切一点,明天切一点,早在开春季节前就吃了。春夏工作的时候,总想努力之后改善一下伙食。在那个年代,能够在炕下熏肉是一种奢侈!

杀猪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全家老少,周围的邻居都其乐融融!杀猪的时候,要邀请邻居全家到家里帮忙,摆上三两桌,分享一年的收获和喜悦。一边品尝着餐桌上新鲜的猪肉,一边憧憬着下一年的美好愿景!

2008年杀猪前一周左右,人去大队会计部拿回杀猪的税票。对了,他们在大队机关买了足够的粗粒食用盐,放在锅里炒,在家里用石磨磨成细盐备用。猪被宰进去后,杀猪的先割下一块肉给主人家做菜招待大家共享幸福生活!当屠夫大师回家时,主人家必须给大师一块里脊作为奖励。主人家千万不能小气,不然来年喂猪都不顺利。这一顿杀年猪可以让人忘记生活的艰辛!杀猪,除了做腊肉,香肠和血豆腐也是必做的十二月货,味道绝不逊于腊肉。猪屠夫会先帮主人家切好的腿肉准备香肠,再把剩下的肉切成3-5斤的条。绝对不允许把五花肉横着切,或者断腰。待猪肉冷却后,主人家在猪肉条内外抹上足够的粗盐,然后放入陶瓷水缸中,盖上缸头,腌制十天半月,再挂在烧烤坑上方熏制。杀猪当天,腊肉腌制后,浇香肠,做血豆腐。将左腿肉切成大块,用盐、辣椒粉、花椒粉拌匀,猪小肠洗净,将拌好的腿肉倒入猪小肠内,用细绳扎成小段,完成后直接挂在烧烤坑顶部,慢慢熏制;这道工序完成后,将准备好的豆腐放入锅中捣碎,拌上盐、猪血和肉末,然后用手揉成碗大小的球,放在竹架上,完成后挂在火坑上方熏制。每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取暖的时候,看着满炕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伤心欲绝的爷爷奶奶偶尔会拿把菜刀,切下一小片腊肉,放在火钳上烤着吃。那真的很好吃!大人们咽了咽口水,闻到了腊肉的香味,这就够了。这炕上的腊肉是幸福家庭生活的象征!

“二十九,洗猪头”,过年腊肉下炕的时候,大人小孩都能尝到香喷喷的腊肉香肠和满是油渍的血豆腐。29日凌晨,人们早早地把猪头、腊肉、香肠、血豆腐摘下来,先用柴火红炭烤皮,烧好后用菜刀刮掉皮层,漏出金黄色,用热水洗净,放入柴火灶中,用猛火煮熟。筷子很容易就能插进腊肉的皮,就熟了。然后关火,捞出腊肉香肠的血豆腐放在木棚里备用。猪肉汤一定不能浪费,热汤里放萝卜片。大年三十的凌晨,煮好的腊肉、香肠、血、豆腐都上了桌,一年的幸福终于落地了!正月十五过后,腊肉大多留给客人,不敢奢望多吃。

岁月悠悠,腊肉香。培根今天还在桌子上,但是吃起来索然无味!我找不到熏肉的味道。那个年代的腊肉,充满了纯粹的自然,充满了诱惑!不含丁点儿生长激素,一年一头猪从年初喂到年底,至少喂一年以上,甚至两三年。腊肉好吃,不要贪!腊肉中的亚硝酸盐对健康非常不友好!尤其是今天,现代文明的进步催生了腊肉的诸多负面效应,土家腊肉只能偶尔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