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六合客家的“风水”

“风水”又称“风水学说”,是中国古代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理论。

《辞海》是这样解释“风水”的:风水,又称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址或坟墓周围的风向、水流等情况可以导致居民家庭的运势,也指造屋造墓的方法。

《辞源》对“风水”的定义是:“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选择和处理其生活环境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房屋、宫殿、墓葬、村落和城市,其中涉及墓葬的称为阴宅,涉及其他方面的称为阳宅。”

我国的风水意识很早就有了。从现有资料来看,相间法起源于原始聚落的建造。殷周时期开始有文字记载。周朝商朝灭亡后,为了安抚东方,东周洛邑开始修建。在洛邑建设之前,只需要重新调查询问就可以决定了。《尚书·周树·赵昊》详细记载了建都的具体过程。可以说,殷周时期是风水的孕育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剧变,思想空前活跃。儒、法、道、墨、阴阳、八卦、五行等学说和观点相互竞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战国七雄争霸,封建割据,竞相建城。这一时期出现的《李周》、《管子》、《考公基》等著作,总结了城市建设的经验和选址理论。这些成果为风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秦汉时期是风水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宫殿建筑为风水的形成创造了物质前提,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孟茜、方婧的易学为风水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东汉的神学影响下,建筑中盛行各种禁忌和迷信。比如“盖房子一定要择日”“年纪大了不能沾地”就成了杨宅建造中的一条规矩。此时,阴宅风水理论已逐渐成型。“死者归阴,生者归阳”的认识,以及选择风水宝地不仅仅是一个宝地,更是一个吉日的观念,已经广为流传,成为风水的内容。据司马迁《史记·日本列传》记载,当时的风水先生(也就是后世的风水先生)几乎都是专职的。这一时期的风水专著有《堪舆金匮要略》、《宫室地形》、《周公布氏宅书》、《画院艺术》、《葬历》等。秦汉时期,风水已经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形成过程,所以也可以称之为风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风水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人们普遍感到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风水的概念就来了。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方士关雎,以占卜、相面、相术闻名。再比如晋代陶渊明的祖父陶侃,他曾经信了盗墓人的话,把先父埋在卧牛场。这一时期南北文化和外来文化处于大融合状态,玄学的繁荣和景观美学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风水理论。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风水著作,如南北朝时期魏观的《关孟地理》、王政的《黄帝内经》等。

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形成和发展于中原。隋唐以前主要传播到黄河流域中下游和长江两岸地区。当时现在的客家地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风水还没有在这里传播。

风水在闽粤赣地区的复制与发展

风水随客家先民迁入赣闽交界地区。海禁解除后,风水随着客家人的移民,被带到了海外的东南亚各地。客家先民远离中原战乱,来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森林茂密、野象横行、鳄鱼肆虐、虫蛇出没的闽粤赣山区生活。为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我们不仅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还需要一些适应环境的方法,其中定居是首要问题。而闽粤赣山区地形复杂,河流遍布,多有蛇兽侵袭。选择一个好的地方建房安家,显然比中原的平地复杂得多。因为风水学中杨宅理论的目的是追求房屋的位置与周围环境、自然的协调统一,以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安宁。所谓“人因屋而立,屋因人而存,人与屋相济,感天下事。”当时的风水先生很多都是文化素质很高的人。他们识字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通晓天文地理,会使用指南针,善于观察地形和水质。因此,在当时,风水对客家先民的定居生活和日后开发山区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寻求和平的意识和尹福后裔的潜移默化下,北方风水文化在客家新区生根、发芽、结果。这也是中原文化向南传播的必然结果。

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代代相传的口口相传的材料中可知,杨筠松是将风水引入客家地区的主要人物。杨筠松属于客家人的祖先,他们在晚唐时期逃离混乱并南迁。他从长安来到赣南后,就在这里生活,奉行龙脉,从事风水实践活动,并在赣南教学生传播风水。《唐书》中没有杨筠松的传记。到了宋代,陈把自己的名字记在了《知斋书》里,到了宋代,衣就叫杨扶贫了。也有详细记载,但是是一家一家传下来的,在地方志中零星记载。杨筠松继承和发展了风水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学派(今赣南学派)。其理论的特点是以主情和方位为主,强调龙、洞、沙、水的配合。其实就是因地制宜,因形而选,观其来龙去脉,追求美的意境,特别注重对地表、地形、场地、大气、土壤、走向的分析,把房子做得越漂亮越好。

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杨亲自创作的风水作品并不多。《宋史》、《艺文志》中有杨的《正龙子经》一书。自从杨筠松在赣南讲学以来,风水先生就成了客家地区代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为历代风水魔术师的始祖。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形势派风水理论著作。随着客家人的发展,形势派风水也迅速传播到广大客家地区。赣南等地有很多著名的风水大师。这些风水师不仅在当地看风水,而且名声在外。邀请他们去外地看风水。宋代西学名人,列在《古今图书集成》、《堪舆系》一书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刘谦,南康人,写了《地理学原理》。有一次,富被皇帝召见,看杭州是否适合作为首都。

到了南宋时期,从形势学派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学派——理法学派。由王等人创办。王绩因科举考试失利,弃家漂泊,后居福建宁。他用他的风水技术为当地人测量阳宅和阴宅,被称为福建学派。莉法学派的风水术“以五星八卦定生克原理”,即以八卦、十二支、星、五行为四大基本原理,讲究方位,尤其讲究罗盘方位,阳山对日,阴山对日,以此来定生克。

明清时期,形势学派与理法学派完成了合流的过程。此后,客家地区的风水术士不仅操作罗盘定向方位,还重视龙穴的风水配合。情境学派和理性学派没有区别。

虽然风水在中国封建社会盛行了几千年,但历代思想家都对风水进行了批判。早在东汉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王充就对风水中的迷信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明代著名思想家张反对风水中提倡的“葬地可为福”的迷信观念。他引用《易经》说:“哪里有好房子,哪里就有余庆。积贫积弱,必不止一家。”字来批判风水中的迷信,说明“人的不幸、幸与不幸,都是我所为而招来的。”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开明的人不相信风水。他们在自己的著作和演讲中批判风水迷信。

风水对客家人的影响

因为风水这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传承的。唐宋以来,风水越来越兴盛。从皇帝到老百姓,人们都很重视选择阳宅和阴宅。

在客家先民迁入粤闽赣三角之前,这里的原住民是古越民族——畲族的后裔,他们信奉“巫文化”。当他们从北方与中原汉族融合时,必然会将“巫文化”的因素混入客家文化中。这种“巫文化”与风水中的迷信元素完全合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明清风水受宋明理学、“巫文化”和客家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被蒙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客家地区的风水,既有科学的成分,又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它积淀了客家人的传统品质,成为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的继承性和顽固性,这是风水在客家地区兴盛的主要原因。

从中原万里一路南迁的客家先民对风水理论情有独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风水理论中,最先完善的是“崇尚天地”的思想。“祭天”:住所内有专门的香坛。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烧香拜佛是最好玩的:助香“灭”人心愿,与祖先沟通,空虚是迷信之人的心理因素。《上地》:“投遍大地,保佑稻谷丰登,丰衣足食,梦想成真。总之,“风水理论”的第一哀悼者是帮助人们合理地选择和建造房屋,实现“风水宜人和谐”的美好愿望。

在过去,客家地区的人们迷信鬼神,相信风水。城乡乡村普遍建有寺庙,甚至有些地方寺庙比学校还多。乡下到处都是王子,沙官,井口,树头。相信风水的人越来越多。每当有婚丧喜庆之事,大大小小的建筑,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理位置,选择吉日,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客家地区的人们经常花很长时间来支持风水先生,并用丰富的食物和酒招待他,以便找到一个好的房屋地点或坟墓。这就为风水先生虚张声势,招摇撞骗营造了一个合适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不懂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风水先生,通过念叨几句“地理公式”来欺骗真心希望得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休养生息的人们,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随着闽粤赣边区客家宗族的形成,明清时期风水在客家地区十分盛行。

参考文献:宋代的陈

客家社会的一些风水活动与争夺生存资源和经济利益有关。有些地方把风水作为宗族集团斗争的策略。一些人利用民众祭祖、建祖坟作为舆论,挑起宗族间的矛盾和斗争,危害社会。客家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宗族组织非常发达,传统悠久。所有的宗族都是基于同一姓氏和同一祖先的亲属组织。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在中国封建社会,它是一个社会底层的非正式权力组织。客家地区以家庭经营生产为主,水田和山地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源。这些基本的生活资源,加上住宅区和墓地,成了各部族争夺的对象。从这些物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对风水的信仰,这也是风水信仰的结果。

古人不仅选择地理环境用风水建造房屋供生者繁衍生息,也很注重为死者选择埋葬之地。对许多人来说,活着的人受到祖先鬼魂的保护。所以我们尽力为我们的祖先找到一个好的埋葬地。似乎如果我们把祖先的身体和灵魂放在一个好的埋葬的地方,他的子孙会一直从中受益,那些埋在地下的骨头会保佑他的子孙好运和繁荣。在这种封建迷信“鬼文化”的影响下,“占卜”这种封建迷信活动盛行了几千年。

宋代是中国风水史上的高峰。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本体论与风水学中的阴宅论的唯心主义相似,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为殷家风水理论的基本前提——墓地的位置可以决定人的吉凶,提供了完美的解释,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风水艺术的繁荣。

“风水幽宅”的迷信理论长期毒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比如风水先生给你家祖上选了个背阴的房子。如果预言你家会出一个秀才,人们会把它当成“精神支柱”。父母亲人对你的期望很高,对教育的态度也会变得积极。但是,成功的人很多。事业有成后,对人对社会毫无感恩之心。他只感谢“风水来自祖上”。失败者也不讨厌社会。他只是把失败归结为“祖上风水不好”而死。人们把“风水”当成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一种宿命论的思维方式。

在客家民风的田野调查中,建国前,梅州城乡都有专职的风水老师,其中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建国后,风水和风水先生在客家地区逐渐失去了市场。这期间风水先生不敢从事公开活动。但是风水理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尤其是在偏远落后的农村,迷信风水的人很多。有的人盖房子请人看风水,埋死人也请人看哪里适合做阴宅。十年文革期间禁止风水活动,风水先生只能在黑暗中活动。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客家人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普遍盖起了新房,沉寂了20多年的风水活动又恢复了。近几年风水文化兴盛一时,镇上的书店、书摊风水书摆满了书架。新一代风水先生应运而生。他们为人们建造房屋,为殷的房屋选址并建造房间。这些风水师都有全职或兼职,其中有一部分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也有人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复杂案件,甚至构建多学科、全方位的风水理论模型,使风水向大众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因此,风水深深地影响了客家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建筑风水理论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明清时期,梅州已成为客家人的第二个基地。这里有一个人文的洞穴,文峰塔和水口塔到处广为修建。

文峰塔多建在城镇附近,以祈求文化教育繁荣和科学官员发达。水口塔建在河流的转弯处或交汇处,是为了防洪。客家地方还流传着一些姓氏的祖屋和坟墓是风水宝地的故事和传说。

在客家地区,风水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

如梅州卫龙屋前的池塘和屋后的风水林,以及屋内厅堂和天井的布局。在客家地区,风水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居住既要结合自然地理的特点,又要有兼顾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环境特征。比如“山中可触林运,近水可采水产”,这大概就是客家人创造的“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结合的典型。还有一种“负阴抱阳”的理论,其核心是将人居环境视为阴阳拥抱的结合体,如山区的客家民居,以“背山向阳(遮挡或打开太阳)”为良好的坩埚,认为有静(山)可以利用日月精华;平原宜有“前有旷野后有靠山”,可形成动静结合的空间。村居是典型的围合(方形或半圆形)住宅,与厅(路)相连,形成循环气流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大小不一的院落,收日月露之精华,有刚性通风的循环层。以“人居中心”为核心的小院世界,与周边乃至广阔的世界相连:阴阳相拥得天使,顺应自然、欣欣向荣的家园,在历经几代风雨的苍桑依稀可见。比如,客家民居前未完工的山谷,让舞狮大餐风靡一时;平前鱼塘养鱼:每年都是吉兆,也调节气候防止火灾;坪前或楼道里有井,方便居住;屋后的祖传山林树木茂盛,内含泥土,是氏族人富足的象征。从古至今,《周易》“天人合一”的风水理论盛行于世,成为客家民居和民俗的一大特色。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来分析。建塔可以为当地增加人工景点,改变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文峰塔类似于客家祖宅前的功名门楣(旧时凡考上秀才、举人、秀才、翰林或四级以上官员,均可在其祖宅前竖立门楣,规格因学位、官职不同而有所不同),能激发文人的进取精神,使当地成为尊师重道者众多的阿文秀区。也说明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来满足个人需求,改变精神面貌,从而激发活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