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矿远景区评价
该地区位于工作区中南部的苏尼特左奇地区,本研究的重点工作区Bayan Windur矿区就在该地区。大地构造属内蒙古中部古生代造山带,南临华北板块北缘的增生带,北接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南蒙古微板块。位于艾力更庙-锡林浩特中间地块的中南部,二连浩特-和根山深大断裂从其北侧穿过。构造和岩浆活动非常复杂和强烈。区内出露的下元古界、上古生界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和者寺组地层,以及南侧的三条NE、NNE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和焦其尔大型推覆构造与区内金矿化密切相关。
这个地区的构造以断层为主,其次是褶皱。褶皱主要是东西向褶皱带和北东向复背斜和向斜。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二连浩特-河根山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目前在该区发现的金矿床(点)沿三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呈“南北行、北东向”产出,本次提交的Bayanwendol金矿床位于北东向Bayanwendol-Barensala韧性剪切带内。区域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出露早古生代蛇绿岩、华力西早期、华力西-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岩浆岩,具有明显的多期多旋回特征。岩浆岩类型复杂多样,产物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酸性深成和浅成侵入岩和火山岩,具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岩浆岩受NE、NNE和EW向构造控制,呈弧形分布。岩体的产状为基岩、岩石覆盖层和岩石植物。
图5-9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地区金成矿远景图
图5-10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地区铜矿化远景图
在6543.8+0.8亿年左右的吕梁运动期间,该地区可能是统一的古华北大陆的一部分;从中元古代到早古生代,内蒙古中部整体处于拉张环境,这块古老的大陆可能经历了大规模的坳陷或裂解过程,形成了海盆、裂谷或洲际小洋盆,但陆块之间的距离并不大,洋壳也没有发育完全,可能还剩下许多小的陆块。早古生代末至晚古生代初,由于板块俯冲(自SN以北),它们汇聚合并(增生)形成统一的大陆块体;晚古生代,该区主要处于大陆边缘和陆表海的沉积环境,发育以安山岩为主的拗拉槽和两次大规模喷发活动,地壳深部金元素随岩浆活动向上迁移。晚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本区发生了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全区三叠纪沉积建造缺失,并遭受近南北向的强烈挤压,造成岩层强烈褶皱变形,推覆构造和韧性剪切带发育,地壳物质重熔,岩浆异常侵入,极大地改变了地壳岩石的成分。此时地层中的金元素被活化富集,局部地区形成金矿体。晚中生代以来,本区受沿海太平洋构造活动影响,形成北北东向构造带,北北东向隆起与断陷盆地并存是本区此时的重要构造特征;新生代处于造山运动后期,整个地区上升形成高原。总之,长期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为本区金、铜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该区脉岩发育,应时脉常呈带状产出。该区仅有两处天然金砂异常,其中一处已发现金矿(巴彦温都尔金矿),此外,在西北两处1 ∶ 20万的铜多金属异常中,还首次发现了乌兰哈达铜铋多金属矿化点和五河二楚路铜铋矿化点。其中航磁异常多,分布广,强度大。该区遥感解译为线状和环状构造密集区,金矿化点往往发育在线状构造交汇处或线状构造与环状构造交汇处。区内已发现巴彦温都尔和巴彦宝力道金矿床,位于线状构造和环状构造的交汇处。该区主要金矿化类型为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应时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它们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并与华力西晚期和印支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在苏尼特左奇南部的呼都格和敖其格敖包也发现了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金矿化点,在沙尔塔拉-乌兰哈达-五河二楚鲁地区新发现了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铋铜金多金属矿化点。同时,该区还有铜、铁、钼、钨等多处矿化点。
通过对该区金矿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苏尼特左奇地区金矿化与剪切带密切相关,在该区找矿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要加强区域次生剪切带的研究,次生剪切带是金矿区的控矿构造,该区找矿应重点关注区内的韧性剪切带。
(2)其次,由于本区新生界分布广泛,覆盖层较中国西部厚,应先在单个带内确定主剪切带的位置。只有找到主剪切带的位置,才能遵循剪切带中裂隙与矿化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寻找浅部应时脉型矿化体和深部蚀变岩型矿化体。同时,还应重视剪切带矿化分布的群体分带性、等距性、对称性、斜向性、构造复合性等成矿规律的研究。
(3)还要注意区内三个成矿带金矿床(点)矿化类型的变化规律,即从北到南,矿化类型从应时脉型(巴彦温都尔金矿)到应时脉蚀变岩型(巴彦宝力道金矿)再到蚀变岩型(365金矿),同时与金矿化大致相同的阿萨哈花岗岩粒度、 较粗,表明整个地区受到较深的侵蚀,因此,在该地区的浅部找矿中,不仅要注意地表的应时脉型矿化体,还要注意蚀变岩型矿化体。
同时应注意,该区铋、铜多金属矿化均发育在应时脉中,应时脉产状在岩浆岩接触带附近或地层外。因此推测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该区多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地表应时脉型矿化已全部发现,但深部存在铜铋斑岩多金属矿化的可能性,前人在该区工作时未注意到。
(二)乌兰陶勒盖-查干楚鲁图铜铅锌银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景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的乌兰陶勒盖-查干楚鲁图地区。勘探区出露的地层有古生界奥陶系铜山组和多宝山组、泥盆系泥鳅河组和安格尔音乌拉组、石炭系宝力格庙组和中生界侏罗系布拉根哈达组。其中泥盆系安格尔音乌拉组和石炭系宝力格庙组与区内成矿关系密切。远处景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两个阶段。华力西中期有黑云母花岗岩,称之为珠尔非常古老岩体。以基岩形式出现,西起马赫温杜尔南部,北至宝力格苏木。基岩侵入了石炭纪地层。其次,在华力西晚期,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辉绿岩玢岩、钾长花岗岩和正长岩分布在该地区,它们都是以较小的岩石植物和岩脉的形式产生的。这些岩石和岩脉大多向东北方向延伸。一般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本区燕山期侵入岩以中酸性为主,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应时二长斑岩和闪长斑岩,以小岩石和岩脉形式出露于宝力格、吉林、陶勒盖、额尔德尼和格拉斯特一带。此外,燕山晚期的中酸性和酸性岩石侵入东乌旗隆起两侧,即额尔德尼陶勒盖复背斜东北端的两翼。这两种侵入岩与该区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本区地质构造较为发育,以东乌旗复式背斜构造带为主体,贯穿全区,呈北东向延伸。复式背斜构造带西起麦合温都尔、吉尔嘎朗敖包,东北至额尔德尼的陶勒盖一带。长约80公里,宽20 ~ 30公里。复背斜由泥盆系泥鳅河组、安格尔因乌拉组和石炭系宝力格庙组组成。西北翼地层较完整,东南翼地层不完整。复背斜中的轴向断裂构造发育,并在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被侵入岩吞噬。复背斜还具有东北上升,西南下降的特点。
这个地区在早古生代早期及以前应该是南蒙古洋北部的一个小地块。早古生代晚期和中、晚古生代经历了一次连续的弧上盆地型火山-沉积作用,并伴有火山-侵入岩活动,其弧上盆地的发育规模远大于西部的苏尼特左奇。中生代早期也有零星的小规模碱性岩浆活动;中生代晚期,由于区域多种应力的综合作用,本区发育大型断陷盆地,陆相火山-沉积作用十分强烈,并伴有相当规模的中酸性岩浆岩侵入。该区是研究区目前最集中的成矿区之一,矿产以铜、银、铅多金属矿产为主。有乌兰呼都格铜矿床、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床、乌兰陶勒盖铜银铅锌矿床、额尔德尼陶勒盖铜矿床、玛呼温都尔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温都尔敖包多金属矿床,以及塔尔巴格图、扎兰陶勒盖、敖包特浩来、沙纳南多金属矿床。景区外围有达赛托和阿尔哈达、朝不楞铅锌矿和查干敖包铅锌矿,莫顿(中型?)铅锌矿床。此外,铅、钛铁矿、朱砂中有多处重砂异常,铜、铅、锌大面积异常。本区矿床成因类型根据本次调查,本区多金属矿产东部属于次火山热液型(次火山斑岩型),西部以次火山斑岩型为主。东部的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西段与华力西期花岗岩和斑岩的侵入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本区构造的控矿特征是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次级低阶构造是重要的容矿和储矿构造。
在遥感图像上,有密集的线状和环状构造,线状构造主要为ne向和NW向。环结构可分为简单环、复合环、切环、子母环等。从成因类型分析,可分为侵入岩体、隐伏岩体、火山活动机制和环状断裂构造。这些环状结构的规模一般为直径2 ~ 3 km的中小型环状结构,有* * * 11。其特点是整体分散,局部集中。该区的线性构造与矿物密切相关。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多期性、继承性和改造性,次级构造在有利成矿地段呈网状发育,局部构造的匹配关系不易搞清楚。从整个地区的总体格局来看,北东向马赫温都尔-额尔德尼-陶勒盖线性断裂构造带是该区最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可能属于一条深大的穿通断层。该地区的几个矿山,如Mahewendur、乌兰陶勒盖和额尔德尼陶勒盖等,沿该构造带的一侧分布。其次,由其派生的次级中等规模线性断裂构造是重要的控矿构造。这些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和褶皱同生的低阶、小规模断裂和裂隙系统构成了本区成矿剖面的重要含矿构造。如乌兰陶勒盖铜矿和额尔德尼陶勒盖铜矿,各矿带的分布受低阶断裂系统控制。
本次野外调查发现,该区大部分矿床具有进一步找矿的价值。结合遥感解译,初步总结了在远景区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遥感解译线性构造有利位置具有一定规模的主线性构造发育,位于NE、NW线性构造交汇处,同时EW或NNE、SE附近的次级线性构造通过,并伴有中小型环状构造存在。
(2)遥感影像显示杂色、斑驳、斑块状、斑片状的底纹颜色特征,或有浅色调渐消底纹信息的剖面。
(3)有已知矿床和矿点、有明显成矿类型标志的有利地段,以及与成矿元素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和与找矿靶区有关的异常地段。
(4)有一段泥盆系安格因乌拉组或石炭系宝力格含矿地层,伴有华力西期和燕山期岩浆岩出露,或有热液活动脉分布。
(5)野外调查表明,地表有一定的找矿标志、矿化带和矿化条件优越的带。
(3)查干敖包庙-红格尔铜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景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中蒙边境的查干敖包寺-红格尔一带。该区的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中部晚古生代板块缝合带北侧的岛弧区。位于红格尔-吉尔嘎朗图成矿带的西端。中生代,由于太平洋板块NNW向斜向俯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一系列NE-Nee向构造岩浆隆起带和火山裂谷带,构成了本区独特的构造环境。区域地层为古生代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二叠系,岩性为变质砂岩、板岩、结晶灰岩等。中生代侏罗纪,岩性为酸性火山岩、晶屑和玻璃屑凝灰岩。区域构造复杂,断裂构造为二连浩特-河根山、查干敖包庙-阿荣旗的大型北东向超岩石圈断裂和阿巴嘎旗的北西向深大断裂。晚古生代末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形成乌日尼勒图褶皱构造和NEE方向的断裂构造,构成二连浩特-东乌旗复背斜的一部分。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不同阶段侵入的花岗岩杂岩多旋回。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燕山早期花岗岩、钾质花岗岩等。呈北东向分布,产状为基岩和岩生植物,面积20平方公里至数百平方公里。同时,岩脉种类繁多,由酸性向碱性发展。主要有花岗斑岩脉、长英质斑岩脉、闪长岩脉和辉绿岩脉。
早古生代以前,这一带是南蒙古洋的陆块,泥盆纪以来受侵,沉积了泥盆纪和奥陶纪碎屑岩,有些地方海很深。中古生代古岛弧区,中古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发育;同时大量中酸性花岗岩浆侵入,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南蒙古地块与华北板块结合后,本区发育了一个小型伸展盆地。燕山期南部有小规模花岗岩侵入。从岩浆活动特征、矿化点分布和现有矿点异常来看,主要包括一系列铜、金矿点、矿化点和大量重砂异常。其中,我们新发现的金矿之一——红格尔金矿,就位于景区西部靠近边境地区。该地区西部和北部边界多为沙漠和砾石覆盖,常年风沙大,草原植被不发达,地理环境恶劣,地质程度和矿产勘查程度极低。该区向西延伸至蒙古境内,有著名的查干苏布尔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区域物化探和重砂异常集中在查干敖包庙-阿荣旗华力西早期构造-岩浆活动带和二连浩特-和根山华力西晚期构造-岩浆活动带。该区金背景值较高,以金为主要矿化形式,其他有色金属与金伴生。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中重砂金矿体多,重砂异常规模大。根据遥感解译,该区为线状和环状构造密集区。线状构造与环状构造的交汇有利于金矿体的产出。区域矿产有金、铜、铁、铅等多金属矿产,分布于华力西花岗岩杂岩中或与围岩接触带。该区多金属矿找矿前景良好。
从目前该区仅有的研究程度来看,矿产的产出主要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金矿类型主要为产于内外岩浆岩接触带的应时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仅有少量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化点。与邻区蒙古查干苏布尔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相比,地质工作水平明显不足。由于该区为草原戈壁区,覆盖严重,单一地质手段找矿难以取得突破。
(四)义和五华-吉日嘎朗图铜银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景区位于阿巴嘎旗中蒙西北边境的伊河五华-吉日嘎朗图一带。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中部晚古生代板块缝合带北侧,属于东乌旗弧后盆地。由于特殊的构造背景,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是研究区内最集中的成矿区之一,以铜金矿床(点)为主,银多金属矿床次之。根据最近的勘探,该地区还发育铋矿化。主要矿床有巴润苏里德里奇金矿床、霍根陶勒盖银多金属矿床、莫洛格钦铜多金属矿床、阿扎哈达铜铋铁金多金属矿床等。野外调查表明,已知矿床(点)均位于1∶20万地球化学异常范围内,多数矿床(点)成矿条件良好,矿化明显,与区内岩浆岩关系密切。野外路线调查表明,阿扎哈达铜-铋-铁-金多金属矿区花岗岩体整体发育铜矿化,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铋多金属矿体的可能性。同时,该区最近成为内蒙古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勘查的热点之一。
(五)绥中查干-敖优特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远景区位于阿巴嘎旗西北中蒙边境绥中查干-敖优特地区,其构造位置与伊合五华-吉日嘎朗图铜、银、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相同。本区发育印支期花岗岩,分布在远景区北部,其次为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早期花岗岩。本区内生铜、铅、锌多金属矿产的形成主要与燕山早期钾质花岗岩的侵入有关,分布于北东向构造带。该区有多处重砂异常和金、钨、铅的金属量异常。目前已有敖佑超小型铜银金矿、绥中查干铜铅锌多金属矿及个别异常中的一系列铜多金属异常。敖优特铜银金矿床在该区很有代表性。矿区北部有上泥盆统砂岩和少量凝灰岩出露,燕山早期有花岗岩侵入。晚期岩脉发育,以石英斑岩为主,多呈北北东向分布。奥尤特南段主要出露在上侏罗统统一火山岩地层中,包括流纹岩、流纹岩碎屑岩和流纹岩凝灰岩,少量上泥盆统砂岩出露。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ne向,控制了矿化带和矿体的分布。该矿床属次火山热液型,成矿作用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或其浅部应时斑岩脉有关。区内已发现铜、铅、锌、钨、金等多处矿化点,均具有寻找多金属矿床的前景。
(6)河根山-小坝梁铁铬铜金铂成矿远景区
景区位于研究区东部,东乌珠穆沁旗西南的河根山-小坝梁地区。远景区主要分布在二连浩特-河根山断裂两侧。与金属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二叠纪和石炭纪,在本区广泛分布。该区岩浆活动频繁,分布广泛,多受构造控制,与多种内生金属矿物关系密切。
该区总体上与中、晚古生代地块增生拼接带一致。它是早古生代-中古生代南蒙古洋的残余区。所以在早古生代甚至更早就发育了火山沉积地层,然后变质形成了著名的温都尔苗群(北带)。中古生代洋盆闭合后,该区自西向东散布着不同规模的基性-超基性岩,前人将其作为典型的蛇绿岩套进行研究,其中根山蛇绿岩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蛇绿岩套之一。成矿带西部与苏尼特左奇南部的缝合带直接相连,东北部通过一个晚古生代-新生代伸展盆地与北部的弧盆成矿带相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北部(南蒙古地块以南)具有弧前盆地的性质。
区内有多处航磁异常、金铜重砂和金属含量异常,还有小型铬矿、铬矿床、铂矿化点和金铂重砂异常。该区已发现小坝梁铜金矿床。矿体围岩为下二叠统葛根敖包组安山岩和安山岩凝灰岩。华力西晚期正长斑岩分布于矿区南北两侧,侵入葛根敖包组安山岩和凝灰岩中。近东西向延伸,倾向南,与本区铜矿形成有关。断裂呈NEE方向分布,正长斑岩沿该断裂贯穿,同时。同时,该区还发现了许多铜、金矿床,如乌尼特牧场、小石顶山、乌拉格乌拉、阿尔山宝力格铜矿等,表明该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七)麦莎-塔里根敖包钨锡金铅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景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北部至中蒙边境的麦莎-塔日根敖包地区。构造位置和演化与乌兰陶勒盖-查干楚鲁图铜-铅-锌-银-金多金属成矿远景一致。该区以燕山期花岗岩大规模发育为特征,以前的地质特征基本上已经完全改造消失。目前,勘查区已知的矿床(点)主要有麦莎钨矿床、乌斯达因乌拉黑钨矿床、乌斯达因乌拉北铜矿床、比鲁特黑钨矿床、安格因乌拉铅矿床、扎拉东铜矿床、赫梅斯格呼铜矿床和敖包铜矿床。虽然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矿床(点),但由于地质工作水平相对较低,迄今尚未发现大型矿床。同时,该区还有钨、锡、金、铜等多种异常。另外,巴特瓦(中型?)钨矿,Nandezr(中型?)钨钼矿床等许多地方。野外路线调查发现,该区大部分矿化点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是今后地质找矿的重点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