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元宵节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在古代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道教文化中,元宵节是三个节日之首,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么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下面是边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一些风俗习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风俗习惯

元宵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也叫元宵节和上元节,因为它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为这个节日有历代看灯笼的习俗,所以也叫元宵节。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一般资料和中国民间传说,西汉时期就已重视正月十五,汉武帝正月之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乙?该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神的第一声。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为了扩大在当地的影响,传统文化把元宵节作为一个吉祥的日子附在一起,参与佛教。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因明太祖提倡佛教,又恰逢蔡_从印度求佛教回归,说是印度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贡舍利,是参加佛教的吉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里和庙里?燃灯示佛?。学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佛教只是利用人们的节日气氛,在这一天扩大自己的影响。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发展成为全民狂欢。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长安的灯笼市场非常大,有五万只灯笼,各种各样的灯笼。皇帝命人做了20座巨型灯笼建筑,高150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此后,元宵节不断发展,元宵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朝的元宵节是什么?上元前后一天?宋代在十六之后增加两天,明代从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

清朝满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举办灯会,但中国的民间灯会依然蔚为壮观。日期被缩短为五天,并持续至今。

唐宋时期,灯笼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杂技技艺。明清时期,除了灯谜和百戏之外,还有戏曲表演。

二、是否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历代人们不仅逛花灯市场,还有迎子姑拜厕神、过桥碰钉、走百病的习俗,玩打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也要吃一些喜庆的食物:南北朝时期,元宵节吃的是用肉和动物油熬制的豆粥或大米粥,唐代吃的是一种叫?茧?面食和烧饼(也就是烤饼)在宋代就有了,还有咸黑豆汤和绿豆粉做成的汤。真理子?从此,元宵节吃元宵就成了北方和南方的一种习惯。

第三,不受欢迎的习俗

送一盏儿童灯

缩写?发个光?,还叫什么?送灯笼?等等,就是元宵节前,新娘家给新婚女儿家送灯笼,或者普通亲戚朋友给新婚不孕家送,为了增添好运,因为?灯光?用什么?丁?谐音。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有。在陕西省Xi市,正月初八到十五会放灯笼。第一年赠送宫灯一对,彩绘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运气好,早点生孩子。如果女儿怀孕了,除了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副小灯笼,祝她平安怀孕。

英姿谷

子姑又叫齐(七)姑,在北方叫厕所姑、坑姑。古老的民间习俗是在正月十五祭祀厕神子固,并供奉神蚕和桑葚,这说明了很多事情。传说子固原是虞姬,被长女嫉妒。正月十五在厕所被杀,成了厕神。所以大部分人把子姑做成女人的形状,晚上在厕所的猪圈里迎接她。这种习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

步行病

又叫“游万病”、“祛百病”、“走桥”,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活动。元宵之夜,女人相约一起出游,看到桥就要跨过去,以为这样可以治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