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其动作和内容主要模仿当地常见动物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个性化。孔雀舞不仅来源于对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还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道美兰以其孔雀舞的表演闻名中外。
节日里著名的舞蹈演员——道美兰(傣族)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傣族历的六月,相当于公历的四月。在泼水节,人们会拜佛。姑娘们会用飘着鲜花的淡水为佛祖洗尘,然后互相泼水,互相祝福。一开始是用手和碗泼水,后来是用锅和桶,泼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连成一片。泼水节期间将举行赛龙舟、飞高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平民住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正方形,由几十根大竹子支撑,楼板悬空;屋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大,既通风又透光。屋顶两侧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打稻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穿无领双排扣袖衬衫和长袖长裤,裹以白色或蓝色布料。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但基本上都是以束发、裙、衫为特征。裙子到脚,衣服又紧又短,下摆只到腰,袖子却又长又窄。
规定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有特色的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大米装入新鲜竹筒中,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味道清香可口。
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普洱茶,唐代远销中国各地,清代远销东南亚、南亚,如今已打入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国内外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对外开放,人们可以亲临大自然的宝库,领略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编辑此段]民族舞蹈
帕凡舞
孔雀舞傣语称“加洛雍”、“番洛雍”或“加兰洛”。这是傣族最流行的舞蹈,流行于德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般来说,傣族妇女身材苗条,清纯美丽,婀娜多姿,所以有“金孔雀”之称。
富饶美丽的傣族乡被誉为“孔雀之乡”。过去,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西下时,姿态迷人的孔雀就会翩翩起舞。所以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好、善良的象征。节日期间,傣族人民聚集在一起观看孔雀舞和民间艺术家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佛教故事表演的孔雀舞。例如,根据童话《魔鬼与孔雀》改编的孔雀舞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的是魔鬼想霸占孔雀做妻子,长着人面鸟身的孔雀挣扎着抖动着美丽的羽毛。绚丽灿烂的光芒让魔鬼兄弟失明,孔雀获胜。
出身?
傣族中有许多关于孔雀舞起源的动人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傣族的首领叫马苏,带领4000人去寻找幸福。当他们到达“小萌”号时,听到了水果落水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了孔雀伴随着这美妙的声音翩翩起舞。当他们回来时,他们模仿这些声音和孔雀的动作。伴随着鼓和钹,孔雀舞翩翩起舞。在缅甸寺庙的一些古代壁画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栩栩如生的人面鸟孔雀形象,非常类似于戴着尖顶头盔、戴着面具、穿着孔雀服的孔雀舞。明代《南诏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出嫁时,带着长幼,把芦笙当孔雀舞……”,可见孔雀舞历史悠久。
著名舞蹈家道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动作?
孔雀舞通常由一个人、两个或三个人表演。每当舞者跳得开心,大家都欢呼“我-我”“水-水”,气氛十分热烈。孔雀舞有相对固定的表演节目,多模仿孔雀飞出巢外,灵敏地观察,安全地行走,找水,喝水,戏水,洗澡,拍动翅膀,晾干翅膀,展开翅膀,自由快乐地飞翔等。
孔雀舞的动作极其丰富。最常见的手势有手掌手势、孔雀手势(拇指略向内扣,食指向后屈,其余三指像扇子一样倾斜)和眼睛手势(食指和拇指略靠拢,其余三指像扇子一样倾斜)。有踏步、“起起伏伏”(力量腿由脚跟带动踢向臀部,然后全脚着地,主腿相应弯曲伸展)。
风格
从舞蹈的风格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雄性孔雀舞。跳这种舞的人比较多。膝盖起伏坚定坚韧。舞蹈具有明显的“三弯”特征。二是女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性表演。膝盖起伏灵活缓慢,舞姿优美,动作细腻,常拱起胸肩,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三是小孔雀舞。经常用快速的小颤和短步保持半蹲状态,小腿灵活轻盈,经常用连续的小耸肩,鼓快而轻。
鼓
傣族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面鼓,傣语称为“广拉楞”。另一种是双面鼓,傣语叫“光双蜡”。因单面鼓形似大象腿,故名“象脚鼓”。?
象脚鼓舞
傣语称为“广佳”或“番光”(傣语称鼓为“光”,舞为“贾”)。“广佳”是傣族地区最流行的男性舞蹈。每当播种幼苗和收获季节结束时,就会表演象脚鼓来庆祝。象脚鼓不仅是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娱乐,跳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丰富多彩,酣畅淋漓。
象脚鼓舞的起源
关于象脚鼓及其舞蹈有许多民间传说。据说古代有一对夫妻,下班后在泳池边小睡。突然,风把成熟的芒果从树上吹到水里,发出“砰砰”的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回家后,他们按照大象的脚把树挖空,盖上牛皮做鼓。匆忙中,他们背着鼓跳舞,很快象脚鼓舞就流传开来。他补充道:很久以前,两个驯养大象的年轻人根据大象的脚制作了象脚鼓。《明史·白衣传》中也有“大小皮鼓用手压”的记载。
行为
表演时,舞者左肩扛一面象脚鼓,鼓面向前,鼓尾朝下,右手击鼓,左手配合。一般用拳头、手掌、手指敲打鼓面,有时用肘、膝、踵、趾。象脚鼓舞雄浑粗犷。膝盖的起伏与击鼓动作紧密配合。当用手击鼓时,膝盖是弯曲的。当你举手时,你的膝盖会站直。舞步非常丰富,有“前蹲”、“后蹲”、“全步蹲”、“八字蹲”等动作,也有以一条腿为主力,另一条腿做悠腿、抬腿、踢脚等姿势的动作,还有吸腿、踢腿、弹跳腿、跨腿跳跃等动作。
分类
鼓的形状有长、中、小三种,根据鼓的形状有三种不同的跳跃方式。?
第一种,长象脚鼓舞。主要流行于德宏自治州瑞丽县、耿马孟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和孟连地区。鼓身长约两米。因为比较重,所以多用于舞蹈伴奏。跳舞时步伐缓慢而平稳,膝盖起伏。鼓是最丰富的,并形成了一定的鼓语,能表达傣族人民喜、怒、哀、乐的感情。?
第二种,中国象脚鼓舞。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泸西县、盈江县、耿马县、景谷县、蒙东县及部分地区。鼓长约1.5米,较轻。它的主要特点是跳舞时摆动鼓尾并向上抛起。因为鼓的尾部绑着一簇簇孔雀羽毛,所以摇摆起来非常漂亮。摇鼓是让鼓尾左右摇动,摇鼓是把鼓头往下压,鼓尾往上摇。象脚鼓舞不仅在节日里跳,每年还有专门的鼓比赛日。获胜的标准是鼓音的长短,音色的好坏,鼓尾的摆动。?
第三,小象脚鼓舞。只在西双版纳流行。鼓长不足一米,动作丰富,常用作孔雀舞的伴奏。动作幅度大,有吸腿跳,弹跳腿跳,抬腿。?
夹板光武
“以光结尾”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舞。它是傣族中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集体舞。不限地点和时间。几十、几百人可以顺时针围成一圈跳舞,节日期间通宵跳舞。
舞蹈朴实热情,特色突出。女性膝盖震动更均匀,跳舞更流畅。一般来说,主要步骤有“交错步”、“起伏步”、“点步”、“弓箭步”。手部动作相对简单。一般手都是自然手型,手腕交替向下缠绕或者手从腋下向上拉。
大嫂和老人在内圈跳舞。老人们动作缓慢,膝盖起伏明显。他们经常通过大幅度前倾后仰来表达他们的兴奋。他们的动作自由发挥,而圈外的年轻人则要求动作整齐划一。伴随着灯光的鼓点非常丰富。?
双鼓舞
傣语称为广帮、梁光、广双拉、洪光、广勐养。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瑞丽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县、沧源县的孟都区。这是傣族人最古老的灵感。这种鼓一头大一头小,两边都有皮。小双面鼓长约一尺半,可以横挂在身上。跳舞时,右手用手掌击鼓,左手用竹片击鼓。动作跌宕起伏,常用深蹲等舞蹈,三向弯曲造型较为突出。大号双面鼓篮米,直径67厘米。需两人用竹竿抬,舞者双手挥槌,转身如云手,吸腿,跪下蹲,击鼓。有的鼓在地上打,鼓很有力。人们围成一个圈,用鲜花或手帕载歌载舞,类似于光舞的表演形式。
鱼之舞
傣语叫“加巴”。主要流传于瑞丽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解放后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据说傣族人发现鱼,学会了钓鱼,就模仿鱼跳舞。鱼舞只有一两个表演者,舞者用鱼形道具跳舞。鱼舞比其他傣族民间舞蹈更柔和、细腻、灵活、活泼。主要表现在跌宕起伏,温柔的屈膝和半脚断掌动作,小跳敏捷活泼。说明鱼在平静的水中游动时,往往是整脚或半脚弯曲行走,没有起伏,手和上半身只是左右摆动。鱼在水中嬉戏或与激流搏斗时,常采用跳、蹦、翻等跳跃动作,生动逼真。
鱼舞多采用鱼形手式(一只手用手掌覆盖另一只手的手背,拇指伸出),或者典型的动作是双手向外打圈,手臂向后摆动。鱼舞的鼓点缓慢轻盈,鼓点语言的丰富程度不亚于孔雀舞。
大鹏鸟舞
傣语叫“嘉伦”。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傣族人在盛大的节日里跳舞。主要流行于瑞丽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传说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区不下雨,土地都被烤焦了。大鹏鸟没有理会抱着鸡蛋的妻子,与雨神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几天后,大鹏打败了雨神,让天下起了雨,但是大鹏鸟的老婆孩子早就饿死了。傣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鹏的敬意,制作了大鹏鸟舞,流传至今。
大鹏鸟舞苍劲有力,粗犷有力。舞蹈主要表现大鹏鸟斗雨神的动作及其不畏强暴的气质。动作变化快而有力,建模时间长。“三弯”舞棱角突出。比如出场动作一般是大跳接着大舞的造型,表现出大鹏鸟从空中快速下降的豪迈。多用爪手(手指扇)和掌手,这些手加强了动作。大鹏鸟舞只有一两个表演者。以前我们跳舞的时候会戴大鹏鸟道具和面具,现在大部分都被抛弃了,充分发展了舞蹈动作。鼓点极其丰富,鼓点深沉有力。
鹤舞
傣语称为“嘉阳”、“嘉阳”。这是年轻人在节日里跳的一种集体舞蹈。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泸西两县。
过去,舞者必须穿着白色的衣服,肩上绑着两条鲜红的丝带跳舞,但现在已经很少了。雪白的白鹭在傣族村寨附近的竹林或稻田里很常见。关于鹤舞的起源,民间有不同的传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古时候,有一个贫穷的年轻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鹤非常爱他,优雅地为他起舞。之后,小伙子深情地和鹤共舞。后来,人们把这种舞蹈变成了年轻人的二重奏。他还说:有一个叫“阳”的民族到过德宏地区,这种舞蹈就是要表现他们在田间劳动的过程。
总的来说,鹤舞是以对立为主,动作是相对的。队形一般是横两排出现,相遇后就变成竖两排,四排,两圈。一个人经常指挥各种动作和图形的变换。鹤舞的动作简单而优雅。舞步的节奏不同于其他傣族民间舞蹈。弱拍中膝盖快速弯曲,力量腿敏捷抬起。复拍时双膝伸直,发力腿轻盈落地,生动地模仿了鹤的行走动作。有拍胸、拱胸等特殊动作。这些鼓既轻又简单。
花环舞蹈
傣语叫“加栋”,是年轻人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于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如今只在重大节日才跳,已经成为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
从很小的时候起,每当泼水节等宗教节日来临,少男少女们便蜂拥至深山老林和河流中,采集最鲜艳、最美丽的花朵,然后随着大象的鼓点载歌载舞,送至缅甸寺庙搭建花亭。这个古老的习俗一直在傣族村寨流传至今。
关于花环舞的起源,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到了大坝上,觉得自己的衣服破烂不堪,就摘了许多花,扎成花环。下山后,他随着欢乐的大象鼓声翩翩起舞,一个女孩爱上了他。于是,花环舞诞生了。
花环是通过将鲜艳的花朵绑在大约两米长的竹栅上制成的。跳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一边移动步伐,一边专注于花环的变化。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加兰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从慢板转到快板,有踏步、“错跳”等动作。
烦恼
在傣语中,刀舞和棍、拳、棒等舞蹈称为“烦”、“终”、“使”。这是一种男性舞蹈。流传于广大的傣族地区,类似于汉族的武术。
在风景秀丽的傣族乡,傣族男子都佩带精制的尖刀,象征着他们的勇敢和力量,刀也是生产劳动的有利工具。刀舞在傣语中称为“甲拉”或“番拉”。“大八字跺脚”、“蹦腿”、“踢跳”、“蹲滑”等刚劲有力的动作,在傣族民间舞蹈中并不多见。
刀舞有单刀、双刀、短刀、长刀(类似剑)和地方、内陆、缅甸等不同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严格的表演程序和动作。可以一个人表演给十几个人听,没有伴奏,也可以有象脚鼓伴奏。棍、棒、拳基本和刀舞差不多。
加多
又称“番多”,是一种道具舞蹈。这种舞蹈过去是在盛大的宗教节日上跳的,但只流行于耿马县的孟定、孟连两县。
“多”是一种被神化的动物,据说有狮子头、狗嘴、鹿角、长颈、细毛。这种舞蹈中文叫“马鹿舞”。佳朵还在用道具跳舞。这些道具有十英尺长,八英尺长。它们用竹箅子编织成四十五厘米的圆圈,用布包好,剪好的白纸粘在上面当羽毛。一般是两个人合力装扮成一只马鹿。前面的舞者装饰着马鹿的头部和前半部,用棍子支撑着脖子比划。后面的舞者抓着尾巴做敏捷的小跳跃,摔倒,转向两边。舞步和鼓点和孔雀舞差不多。
伊拉赫舞蹈
也就是俗称的“烦到恭喜。”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每逢新年泼水节、开门节或傣族日历中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高高兴兴地跳这种舞蹈,因歌词衬有“衣拉河”而得名。伊拉合舞的特点与加板舞相似。?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祭祖、堆沙、泼水、扔沙袋、赛龙舟、打火和歌舞狂欢。
闭幕节
“关门”在傣语里叫“入坳”,意思是佛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持续3个月,始于每年傣族历9月15日(农历七月中旬)。
相传每年傣历九月,佛随母赴西天讲经,三个月后再返人世。有一次,正当佛陀要去西方讲他的月经期,几千个佛教徒到乡下去传教,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了他们的生产。人们怨声载道,对佛教徒非常不满。佛陀得知此事后,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当佛陀去西天讲经时,所有的佛教徒都被召集在一起,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准去任何地方,只能忏悔以赎罪。因此,人们称之为“关门日”。
开门节又称楚瓦,是我国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源于古代佛教雨季生活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复辟。时间是傣历十二月十五(农历九月中旬左右)。
开幕日,象征着雨季已经结束了三个月,意味着解除了自“闭幕日”以来男女之间的婚姻禁忌。从现在开始,青年男女可以开始自由恋爱,也可以举行婚礼。这一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前往佛寺拜佛,供奉食物、鲜花、蜡条和钱币。祭祀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文化集会,庆祝闭馆日以来的斋戒结束。主要内容包括燃放火花和上升,点燃灯笼,唱歌和跳舞。年轻人还会在村子周围跳鸟、动物、鱼和昆虫形状的灯笼。此时,正值水稻收割完毕,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禁忌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头垢面进入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在门外脱鞋,往里轻走。不能坐在壁炉上方或跨过壁炉,不能进入主人的内室,也不能坐在门槛上;壁炉上的三脚架不能动,火不能蹬;不要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当枕头,也不要坐在枕头上;晾衣服时,上衣要在高处晾,裤子和裙子要在低处晾;进入佛寺要脱鞋,避免触摸小和尚的头部、佛像、长矛、横幅等佛教圣物。不能随意大声说话。
大部分傣族人都有两餐相食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双版纳傣族的主食是糯米。通常是立即食用。人们认为粳米、糯米只有立即食用才会失去原有的色泽和香味,所以不吃隔夜饭或很少吃,习惯用手捏米。农民工经常在野外用餐,他们可以用香蕉叶或大米,加上盐、辣椒、酸肉、烤鸡、米楠(在傣语中是酱的意思)和青松来吃饭。所有的菜和小吃都以酸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我喜欢吃酸菜干,它的制作方法是将蔬菜晒干,然后放入水中煮沸,加入木瓜使味道变酸,然后晒干储存。吃的时候放一点炒菜或者放在汤里。这种酸菜有些地方的傣族人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人之所以经常吃酸菜,是因为他们经常吃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食物,酸的食物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类是猪牛鸡鸭,不吃或少吃羊肉。生活在大陆的傣族人喜欢吃狗肉,擅长烤鸡、烧鸡,对鱼、虾、蟹、螺、苔等水产品十分喜爱。
用苔藓吃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人吃的青苔是春天河里岩石上的青苔,最好是深绿色的。钓上来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签穿上备用。做菜的时候,厚的用油炸,薄的用火烤。酥脆后碾入碗中,再倒入烧开的油,再加盐搅拌,汤圆或腊肉蘸食,鲜美无比。
烹饪鱼,多以酸鱼或烤香茅鱼为主,此外还有做鱼排馕(即烤鱼加香菜等调料捣碎)、鱼冻、烤鱼、白酱鳝鱼等。
吃螃蟹的时候,一般是连壳带肉剁成蟹酱做饭。傣族人称这种蟹酱为“蟹南米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日常蔬菜。除了苦瓜,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所以傣味里也有一种苦味。有代表性的苦菜是用牛胆等食材烹制的牛皮和凉菜的混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