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起源是什么?
元宵节的由来:古代人在节日里用火把驱邪。这个节日是献给众神的。因为是在晚上举行,所以需要用火把点燃。后来逐渐演变为元宵节。
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导佛教时,正逢蔡澄从印度回国求佛,说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贡舍利,是参加佛教的吉日。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殿、寺院“燃灯示佛”。从此,元宵节放灯的习俗从只在宫廷举行流传到民间。即正月十五,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挂灯,城乡彻夜灯火通明。
元宵节的习俗有:
1,吃元宵。
在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元宵,也称为汤圆,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花、核桃仁、坚果、枣泥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既可荤又可素,风味各异。
2.燃放烟花。
在中国,燃放烟花是庆祝节日不可或缺的活动,元宵节也不例外。当五颜六色的烟花射向天空时,夜空突然变得灿烂夺目,地上和地上的火树银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最喜欢观看的节目之一。
3.舞狮。
中华民族崇尚龙,视龙为吉祥的象征。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节或大会庆典,人们总要来舞狮助兴,据说舞狮在南方很流行。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