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初七有哪些习俗?
那么,农历大年初一到初七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
民间流传农历新年的风俗歌:“初一一人拜神,初二两人拜人,初三穷人,初四四人乞饭,初五初六正好同年,初七去春来,初八不归,初九空,初十去春来, 十一个打孩子归来,十二个灯棚搭起,十三个人开灯,十四个人开灯,十五个人祈福开灯,一切疾病都没了。”
农历年的第一天
燃放鞭炮。大年初一早上开门,先放鞭炮,也就是“开门放鞭炮”。鞭炮声过后,满地碎红,据南朝梁《荆楚岁时年谱》记载称“满堂红”,“正月初一亦三元日,春秋末日,鸡鸣时,庭前放鞭炮避邪。”可见古代燃放鞭炮是为了辟邪驱兽。唐代诗人来诗云,“新历只开半开,小庭犹聚尘”;宋代赵也在《鹧鸪天丁有除夕》一词中写道“年中拆鞭炮,气氛热烈”;宋代诗人范成大详细描写了春节在苏杭一户人家放鞭炮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新年的快乐心情,寄托了对家平安的美好祝愿:鞭炮传于世,武农政用前五日,以吃残豆粥扫尘,断管五尺以发俸禄。断断续续的汗和火,健康的仆人还是会跑掉。另一方面,当脚步声响起时,孩子们远远地站在前面,大声吼叫。
欢迎喜神。早上日出后,就是迎接西神的时候了。至于它的到达方向和时间,是历书规定的。人们朝着西深到达的方向行进。有的骑牲口,有的散步,走远了放鞭炮,烧香归来。迎喜神之后,随时出门都是幸运的,不用选好日子。
新年快乐。春节期间,人们去新朋友家或邻居家祝贺春节,俗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在汉代就已有,唐宋以后非常盛行。根据明代陆容《园杂记》记载,人与人之间无论认识不认识,都要互相拜,人与人之间要拜亲友。清代送“拜盒”,即把新年贺卡装在精致美观的装饰盒里送给亲朋好友,以示庄重。当然,有些不一定要亲自去,可以用名帖来表示祝贺。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无纸,竹木截刺,书名命名为《名刺》;后来,用红毛线把“名片”几个字绣在织锦上;东汉以后用纸代替木材,称为“名纸”。六朝时简称“明”,唐代称“门形”。在宋代,它被昵称为“手刺”和“门刺”。明清时称为“寸楚”、“红单”。
占领时代。在古代,人们通过木星的运动来计算历法。《鲁春秋·不弓》:“他占天,尚义占月,后得其利。”之后,民间逐渐演变成新政府上任头几天天气晴朗的一年。《史记·天官书》:“夫是日数从汉,星是,气是王朔,岁是魏宪。”王松安史《寄语杨德凤》:“老了,方知子,勤俭吃饭。”
糊鸡肉。在古代,人们在春节期间在门窗上画小鸡,以赶走鬼魂和恶灵。据晋代《玄中记》记载,当来不及起身,第一缕阳光照在树上时,独朔山上的山鸡啼叫,于是天下的鸡也开始啼叫。后来,人们用剪纸鸡来象征山鸡。
农历新年
祭祀财神。在这一天,无论是商业店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举行祭拜财神的活动,希望今年财源广进。然而,关于财神是谁却有不同的说法:赵公明,真正的财神,刘海(或范蠡),武财神,保佑镇宅,关羽,当然,在武财神是不可或缺的。传说关云长管理军马站,擅长数数,发明了每日结算簿,讲求信用和忠诚,因此受到商贾的崇拜。一般来说,商人们把关公视为守护神和财神。中午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儿童节: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拜年。他们还必须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和红包,并在父母家吃午饭。
除夕
烧门神纸。守门人是道教和民间的神,守卫门户。一般门神贴在门上,是为了辟邪驱鬼,保卫房屋,维护和平,帮助实用,带来好运。《礼记·祭法》载:“王氏为七祭,诸侯为国五祭,大夫为三祭,适士为二祭(均有‘门’);庶人立庙,或立户,或立灶。”可见,从先秦开始,无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都崇拜门神。正月初三,节日里的松柏树枝和节日里挂着的看门人的纸条会一起焚化,表示年已过,要谋生了。
饿鬼节。据说这一天有避免走亲访友的习俗,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淡化了这一习俗。
红狗日。赤犬为怒之神,一遇之,有凶事。因此,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都待在家里,以免遭遇恶灵。
小米生日。在这一天,我们希望牺牲和祈祷新的一年,不吃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由于天书的流传,真宗颁布圣旨,将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官员可以放假五天。之后民间演变成不扫地、不讨火、不打水的小节日。
农历新年
遇见上帝。据说这一天是各路神仙从天上来到人间的日子,所以要“早送神,晚接神”。早送神,下午收神。准备好供品如三畜、水果、餐桌等。,并焚香点烛烧金衣。
除夕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叫“送穷节”。
送可怜的上帝。俗称“破五”,也有叫“送穷”的。据说在黎明之前,众神就会死去。这时候送穷神,家家户户都要把炕角或屋角的一些垃圾、灰尘扫起来,倒在门外的街上,烧香纸,放鞭炮,送走污浊的气体。穷神是姜子牙妻子的称号,取名“五穷媳妇”,即生命、健康、财富、德行、善终五穷。她不尊重贫穷,势利,被姜子牙贬为“穷神”。
打开市场。在古代,大大小小的商店从农历初一到初五都关门歇业,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在这一天开市就能发财。
抢道。在无棣,我信仰的是路财神。据说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在阳光下迎接他还挺壮观的。而且人们认为第一个收到的就是真神,特别有效,所以叫“抢道”。
过了这一天,春节期间所有的禁忌开始被解除,然后人们开始忙于生计,过年的气氛开始消散,也就是“过年下五天”。
农历新年
撮飞:初六是马日,古代叫撮飞,人们在这一天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从进入正月开始,一直到初五都无法打扫,厕所里的粪便堆积如山。于是这一天,我做了一次大扫除,拜了厕所神来清理平日的脏厕所。因此被称为“胖”。老了可以记人节,引用宋鲁元明《老了杂记》:“前天人集粪扫帚。当他们不走的时候,他们用七个煎饼盖住它们,然后扔掉它们,送给穷人。”事实上,它意味着农民开始去田里准备春耕。
此外,这一天也是商店开门的日子,要燃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生意兴隆、平安、兴旺。
农历新年
人民日又称人民胜利日、人民庆祝日、人口日、人民七日。传说是母蜗牛先创造了世界,在她创造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创造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代就有人开始遵守日常习俗,魏晋以后才开始重视。古代有佩戴“曼胜”的习俗,也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朝以后,更加重视这个节日。每逢人间日,皇帝都要给大臣们一个五彩的胜利,他们爬上来大摆宴席。正月初七天气好的话,第一年人口平安顺利。这一天,摊煎饼的人会吃春饼卷“盒饭”,在院子里摊煎饼。
吃七宝汤。人活着的时候吃七种蔬菜熬制的汤,是一种吉兆,据说可以祛邪,治百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不同的意义。如广东潮汕用的芥菜、甘蓝、韭菜、春菜、芹菜、大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大蒜、洋葱、香菜、韭菜搭配鱼肉。菠菜、芹菜、洋葱、大蒜、韭菜、芥菜、荠菜、卷心菜等在中国台湾省和福建省都有使用。里面的芹菜和洋葱比喻聪明,大蒜比喻算计,芥末比喻长寿等等。
素食面条线:在中国台湾省,这一天需要一条素食面条线。长长的面条线代表着财富和长寿,所以吃面条线也意味着庆祝你的生日。
补天穿:都说一天比一天阴,就像天被扎了一个洞,要补天,避免hardrain。于是年糕祭神,即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