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贡献
在中国的古籍中,有一个部落叫“肃慎”或“沈曦”,是满族的祖先。肃慎人长期生活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他们以打猎为生,以制造弓箭闻名。早在周朝,苏恒部落就与中原有了交往。魏晋时期,肃慎部落的影响已经发展到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慎又叫“恶运”。隋朝至唐初称为“袜蝎”,袜蝎七部中的黑水袜蝎在辽金时期也称为女真,金朝建立于公元1115 ~ 1234年,与南宋对峙。满族是由女真逐渐演变而来,形成于明末的一个民族。
17世纪初,女真出现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名叫努尔哈赤。他用了30年的时间才逐渐统一了女真的各部。在统一的过程中,他将女真各部编成八队,每队挂八面不同颜色的旗,统称为“八旗”。努尔哈赤任命自己的儿子侄子统一八旗,全民皆兵。八旗既是军事组织,也是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正是凭借这支强大的队伍,努尔哈赤采取分而治之的战术,打败了明朝十几万大军的围剿。后来满清政权先后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横扫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的大清帝国。这是满清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中国有9821000多满族。由于历史原因,它们几乎分布在全国各地。满族人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此外,还有满族人居住在Xi、成都、昆明和中国其他大中城市。
满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以前晚辈给长辈送三份大礼,一份小礼。五天一次大礼,三天一次要拜见长辈,五天一次见长辈要“诈”。这种“出轨”的礼仪很奇怪。一个人在打千的时候,要低头,右手同时向下伸,左手撑着膝盖,好像在捡东西;女人打千的时候应该双手放在膝盖上蹲着。亲朋好友见面,不分性别,都会互赠大礼。
以前满族男子留长辫子,从后脑勺半垂在脑后,穿马蹄袖,两边开叉,腰间系一根腰带。女人穿宽大的旗袍,不裹脚。他们喜欢穿绣花鞋或厚底木屐,把头发戴在头上,梳成耳环。
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黄豆饼(豆腐脑)。在节假日,我们应该吃“艾战戈薄饺”,在除夕,我们应该在晚餐时吃“手烤肉”。此外,一些满族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水煮猪肉,烤猪肉和蛋糕“萨其玛”。满族民居一般是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放置灶具。里屋三床炕,西炕贵,北炕大,南炕小。家里的客人住在西康,长辈住在康贝,晚辈住在南康。
满族人信仰多种宗教。过去,每当祭祖和祭天时,人们必须戴上帽子,穿上裙子,戴上铃铛,一边敲鼓,一边跳舞和祈祷。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是借用16结尾的蒙古语声母创造的,称为“老满语”。由于蒙古语和满语语音的差异,借用的蒙古语字母不能完全表达满语语音。17世纪初,满族人在借用的蒙古语声母上加“圈”或“点”,以区别不易分辨的音,称为“圈满语”或“新满语”。
65438+上世纪40年代清军入关后,大量满族人迁入山海关与汉族杂居。许多汉族人也搬到关外与满族人生活在一起。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满汉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久而久之,共同点越来越多。现在,除了黑龙江省一些偏远乡村的少数满族老人说满语外,大部分满族人都使用汉语。满族妇女穿的旗袍,长期以来一直是汉族妇女喜爱的服饰,风靡全国。
满族人民有着维护民族团结、抵抗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鸦片战争期间,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寺的八旗将士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276名满清官兵几乎全部战死。镇守镇江的八旗,以十倍于我的洋枪洋炮浴血奋战,表现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有许多满族英雄和烈士。著名抗日英雄、抗日联军第二师师长陈翰章,八路军120师杰出军事指挥员、政委关向应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满语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叶璇,只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学者。他主编的《数学本质》、《历法图像考》、《故宫全景图》等书籍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现代,有一些有成就的满语作家。也有很多艺术家。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和关,著名语言学家罗昌培都是满族杰出人物。
满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过痛苦的经历。在清朝大火之后的那段时间里,满族人遭受了歧视和压迫,很多人甚至改名换姓来掩盖自己的民族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他们恢复了民族身份。现在,满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正在为工业、农业、科技、教育、艺术、体育等各条战线贡献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满怀信心迎接美好的未来。
-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讲究礼仪,路上遇到长辈要侧身鞠躬,双手鞠躬,等待长辈经过;不仅晚辈要问候长辈,晚辈也要问候长辈。亲戚朋友见面,除了握手打招呼,有的人还会腰打招呼。春节期间,每两年要拜一次,三十日晚拜一次,辞旧岁,大年初一拜一次,称为迎新年。
满族传统民居一般分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西房在西边叫上房,中房叫厅堂,东房在东边叫下房。西有三康,即南、西、北。西康贵,北康大,南康小。来客住西炕,长辈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禁忌:室内西康不准随意坐卧、堆放杂物;忌打、杀、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垫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
婚俗
满族婚礼既有当地人民的浓厚特色,又融合了许多汉族的风俗礼仪。一般来说,它必须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之间的订婚有两种形式。第一,青年男女的父母是熟人,互相了解,有意结婚,所以请媒人答应孩子一辈子。有些男人向女人求婚,有些女人向男人求婚。另一种是男女互不相识,委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媒人会交给双方的“门户贴”,出具他们的旗帜、履历、姓氏、三代。此外,我们应该互相测试生日。
释放:立即送礼物。有放大和放大两种。放小丁走,就是未来媳妇去拜访男方家的亲戚,比如姑姑、哥哥、嫂子,得到财物。放大一点叫“大礼”,俗称“大菜”,就是选个黄道吉日,男方会把彩礼送到女方家。
婚礼前一天,送别家人的人要喝“迎风酒”。新娘离家入住男方借的好公寓,俗称“打下来”。第二天早上,女子用花车为她送行,由她的哥哥护送。比如鲁豫水井、寺庙、坟墓都铺着红地毯,俗称“辟邪”。同时,男方还用彩车迎接新娘。两车半路相遇,外轴不对。新娘被哥哥抬上婚车,称为“插车”。花车到了新郎家,洞房前的地上有一个火盆,俗称“过犹不及辟邪”。为了赶走或杀死随轿子而来的鬼魂,新郎要向轿子门射三箭;也有实拍的,不过一般都是在轿子底下拍,以免伤到新娘。然后,新娘被搀扶出轿子来到天地,与新郎一起朝北磕头三次,俗称“拜北斗”。目的是祈求上帝保佑新婚夫妇,让他们的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这些仪式结束后,新娘由全科医生(即父母和孩子都在的人)带入洞房。新娘跨门槛时,门槛上有个马鞍,新娘必须跨过去。新房子的床必须是所有修行人铺的。新房铺好后,要在房间里放音乐,这叫“响室”。新娘进洞房时,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两个铜镜,给新娘照了张相,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胸前和背上。接着,另一个小女孩递过来两个铁罐,里面装着大米、钱等。新娘要么把它们抱在怀里,要么放在腋下,俗称“抱抱瓶”或“抱抱媒锅”。当新娘稳稳地坐在床上时,新郎用秤砣将覆盖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下,称为“揭开面纱”。接下来,夫妻二人干杯,吃开心面、长寿面或儿童蛋糕。
-
饮食习俗
满族人在农忙时吃三餐,在农闲时吃两餐。主食多为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和干大米。我喜欢在米饭中加入红小豆或烘豆,如高粱米豆干米饭。在一些地区,玉米是主食,玉米粉发酵制成“酸汤”。满族的糕点历史悠久,在清代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又名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中国著名的糕点。比较有名的是清东陵的饼,也叫清东陵大饼,北京小吃的饼,河北承德小吃的饼,湖北荆州小吃猪油的饼。
北方冬天天气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人秋冬季常以酸菜(泡菜)为主食。据说腌制保存蔬菜的方法始于清朝顺治时期。酸菜煮白肉粉条是满族人入冬后的常见菜。此外,日常蔬菜包括萝卜和豆类。
满族人爱吃猪肉,经常用白煮。辽宁省沈阳市的满族餐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经营的白肉血肠,号称正宗满族风味。
典型美食:满族人居住分散,各地都有代表性的典型美食,主要有:白肉血肠、火锅、酸汤、清东陵糕点等。又称东清墓。大饼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八块;小饼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八块。大小饼的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等。还有七星点子,八分饼,核桃饼,脆皮饼。
-
假日和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传统体育活动如“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一般在节日期间举行。
黄金节:是满族“国庆”的日子。1635农历+10年3月3日,皇太极颁布上谕,正式将姓氏“女真”改为“满洲”,这标志着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1989 10,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上,12.3被定为每年的“黄金节”。
远离一切疾病:满族女性的节日。通常在第一个月的第十六天。那一夜,三五成群的女子远行,或走沙卷冰,或寻欢作乐,被称为“百病同行”。
2月2日: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早晨,满族人将厨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招龙”。然后在院子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会吃“龙须面”和“龙麟饼”。这一天女人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是汉族人做好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里插一朵“佛花”。“佛多”是满语,翻译成汉语是“柳树”或“柳枝”。按照满族的信仰,柳树是人的祖先,人是柳树的后代。为了表示后继有人,坟墓里要插柳树。
-
谈论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装橱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旗袍是由古代满族服饰演变而来的。
旗袍在满语中被称为“易捷”。古代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所穿的衣服。
清初的服装款式有几个特点:无领、箭袖、左开衩、四开衩、束腰。箭袖是一种窄袖,袖头呈半圆形,形似马蹄铁,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抬高,狩猎行动时放下,遮住手背,冬天可以御寒。四开衩,即袍边开衩至膝盖。左腿和腰,紧身保暖,一束腰带,遛猪的时候,可以把干粮和器皿放到前面。男袍多为蓝、灰、青色,女旗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收腰。马甲有一对翻领、一个扭翻领、一个琵琶翻领和一个直翻领。穿个马甲,骑个马,很精干利落。
满族南迁辽沈,入主中原后,与汉族结合,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影响,由箭袖变为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到了20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筒式长袖长袍。女式旗袍下摆至(左骨右躯干)(小腿),绣有花卉图案。男士旗袍下摆及脚踝,无纹饰。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外新时尚的冲击,满族男子旗袍被废弃。女式旗袍由宽袖变为窄袖,直筒变得紧身贴近腰部,臀部略大,下摆回收,一直到脚踝。逐渐形成了今天各种注重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之美的旗袍风格。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身材、贤惠的性格和民族气质,这种起源于满族的传统服饰逐渐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宝库,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欣赏。
-
风味bobo
波波是满族人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物。这蛋糕是用糯米做的。有豆面饼、苏叶饼和粘饼。豆面饼是将大黄米、小米磨成细粉,再加入黄豆粉蒸熟而成。这种蛋糕是金黄色的,又粘又好吃。苏叶饸饹是用粘粘的高粱面糊和豆沙做成的,再裹上苏叶蒸熟。它具有苏叶的特殊香气和独特的风味。粘糕、饼用大黄米浸泡后磨成面粉,在黄麦中间加点豆瓣酱蒸熟。这种蛋糕可以油炸或蘸糖吃。既香又甜。
满族糕点很饿,携带方便,风味独特,至今仍是相当受欢迎的食品。
酸汤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它是由玉米粉发酵制成的。先把玉米泡在水里,磨成水面,然后用布袋去渣,把水面放在桶里发酵。酸了就用漏斗或者机器挤成面,煮熟。有时发酵过大,略酸,故又称“臭饭”。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东北城乡,也有一个(左火右叉)分馆,专做“臭米饭”。
萨其玛是中国著名的满族糕点。它的前身是满族传统糕点——搓包包。制作面团,先将蒸好的米饭放在打饼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搓成条状,煎好后切成片,再淋上一层厚厚的熟黄豆即可食用。搓饼是过去满族的重要祭品,所以又叫“打饼牡丹条”。后来把煮好的豆粉换成白糖,就成了“糖包”,改名为萨其玛。人们也称它为糖膏蛋糕。这种蛋糕色、香、味、形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满族糕点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笼包,酥脆的煎饺,松软的年糕,精致的大锅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糕等。,数量众多,独领风骚,都是满族传统风味。
-
“出家”的习俗
满族称婴儿的出生为“落草”。女人临产时,把炕扫一扫,放一块石头在上面,炕上放些稻草,在草地上生下孩子,所以叫“落草”。这种习俗有着狩猎民族强烈的原始和粗犷的传统。干草可以防潮防寒。
如果生的是男孩,家里的前门会挂一个木制的弓箭,俗称“公子箭”。这不是真的弓箭,而是用红布包裹的树枝和三支箭做成的弓,祝愿孩子长大成名后成为一个骑射俱佳的人。如果生的是女孩,大门右侧挂一条红布条,象征好运。挂红布条逐渐演变成产房的标志。不允许任何人闯入产房,因为陌生人会把奶拿走,这叫“收奶”。如果有陌生人不小心闯入,就要做一碗汤送去,这叫“回奶”。孩子出生时,要先请一个能力大、性格好、长相好的人到产房,这叫“踩命”。都说孩子长大了谁踩谁就像谁。
孩子出生后第三天,请一位有声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澡。洗澡是在一个大铜盆里进行的,盆里放满了槐枝、艾叶和热水。老太太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澡。边洗边唱:“洗头做王子;洗洗腰,一代比一代高;洗脸,当知府,洗沟,当知府。”最后老太太用一根葱打了宝宝三下,说:“一打巧,二打巧,三打明。”打完架,孩子父亲把洋葱扔进房间,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孩子满月后,把挂在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收回来,绑在孩子的绳子上,放在西墙中间北侧的孩子的袋子里,旁边供奉着“佛母”,是保婴神。每到春秋两季,满族家庭都要祭祀佛母祈福。祭祀的时候,把儿孙们从神龛里拉到院子里的柳枝上。家中未婚男女和带着孩子的妇女在案前跪拜,众人跪拜。萨满将柳枝蘸水洒在孩子头上,让孩子在香盘前抽,以驱邪。然后他把孩子们绳子上的五颜六色的线拿下来,套在孩子的脖子上。三天后,把五颜六色的线拿回来,存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因为五彩线叫“锁线”,所以这个习俗叫“换锁”。
满月后悠闲地骑行是满族人的传统方式。休闲车由薄木板制成,长2米,宽1.5米,两端圆形,有底,仿船风格。用四根绳子把孩子绑在横梁上,离地一定距离,把孩子放在娱乐车上。宝宝不哭的话哭着摇是很轻的。母亲也可以做一些家务。满族家庭生了第一个男孩,休闲车是姥姥家给的。
为了防止孩子从休闲车上掉下来,同时考虑到孩子长大后射箭臂是直的,骑马腿的位置是正确的,所以用带子绑住孩子的手肘、腿膝、脚踝,让孩子只能仰卧。所以满族少年身体健壮,很少弯腰。满族人以扁头为美,所以一般会把小米或高粱当枕头放在孩子的头下,俗称“睡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