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如何建立冲绳

简而言之,琉球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1872年被日本人占领,1879年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见百度历史:琉球王国史。

琉球王国原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后指统一的琉球王国(1429 -1879)。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王朝和日本的萨摩和江户幕府进贡。琉球曾多次被日本人侵占。1609年,萨摩亚人入侵并控制了琉球北部一段时间。这个时候琉球还是向中国进贡的。1879年3月30日,被日本灭,并入日本。大部分土地设为冲绳县,北方诸岛并入鹿儿岛县。

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而闻名,贸易发达,故有“万国之桥”之称。

历史

关于琉球的早期历史没有考证。根据琉球的记载,最迟在12世纪,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进入早期氏族社会时代,称为分裂时代。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国家,历史上称为三山时代,15世纪统一为琉球王国。19世纪并入日本。

琉球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

三山时报

三山时代,山南、中山、山北国的影响力地图为12世纪。琉球出现了山南、中山、山北国,分别位于琉球岛(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一时期被称为“三山时代”。三国中,中山最强,陕北最弱。

据《中山史》、《明史》和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山南国以大理为中心,包括大理、左夫、知念、玉城、古石禅、高钦达、岛田大理、木亚木、任、镇璧、和丰俭,其疆域大致相当于今天冲绳南端的民族市场。中山国以寿里为中心,包括莆田、寿里、那霸、顾北、独孤、悦来、中城、连胜、游之川。其大致领土是南部的果长川和那加拉之间的线和北部的仲博地峡。陕北王国以今津为中心,包括今津、羽地、拿高、国投、金吾、弋江、吴懿平(一世明)等城市。其大致领土是冲绳仲博地峡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弋江岛和吴懿平岛。

三国时期,山南、中山、山北的势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岛(冲绳本岛)本部,没有发展到北部的奄美群岛和南部的仙道群岛。在三国出现之前,外岛和琉球群岛的关系是平等的。据《孙中山神话史》记载,在孙中山始祖英祖统治时期(相当于中国南宋丁敬、咸淳时期),奄美、久美、清凉尖等外岛“来朝朝贡”,但这种朝贡关系只是师徒之间的结盟,到第四代王禹澄时,随着琉球岛进入三山时代,已经衰落。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王国颁布诏令,中山王察都派狄泰出使明朝。次年,陕北王帕涅日、山南王成察都也向明朝进贡。至此,陕北、中山、山南开始向明朝朝贡,成为明朝的诸侯国。为了获得建造大型船只的技术,避免使者船只被海浪损坏,琉球在1392年接受了朱元璋派出的36名福建技师。

琉球王国时代

第一个商朝

琉球村宫建于第一商朝时期(元朝至郑铮10)1350年,普天经考察取代第六代英祖太子,被推举为中山王。1406年,茶都太子武宁被佐佐木推翻,八支成为中山王。1416八支征服陕北。1429年,八支再次征服山南,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琉球村为王城。1430年(宣德五年),明宣宗赐琉球王兴为商朝,史称“第一商朝”。根据琉球与明朝的宗藩关系,每一代琉球国王都需要接受明朝的封爵。第七世王尚德先后征服了杰西、清凉剑、库米三大割据势力。

约1400年至1550年,琉球王国进入黄金时代,与中国、朝鲜、东南亚、日本的商贸高度发达。15世纪至16世纪,大量日本海盗骚扰琉球群岛。琉球国家损失巨大,海上贸易受阻。

第二个商朝

1469年间(明宪宗成化5年,日本任莹3年),琉球内乱,尚德王被杀,第一个商朝灭亡。1470年,掌管财政的朝廷官员金元被群臣推举为国君,1471年以“太子”身份向明朝报告“父死”,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金元(改称上元)为王,石。

第二个商朝的第二个国王尚贞国王(1478 -1525)统治时期是琉球的黄金时代,先后征服了八重山和长野列岛。到1522年(明朝嘉靖元年、日本大勇二年),尚贞国王以与那国岛平定“鬼虎之乱”后,琉球王国终于将其势力扩展到整个琉球群岛,确定了北起杰西岛、奄美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岛的边界,琉球史书称之为“三省三十六岛”

尚贞国王确立了琉球的官阶、求偶制度、神官制度、赋税制度和行政区划,扩大了琉球村,废除了殉难习俗,号召各师住守礼,禁止私人拥有武器,确立了琉球的政治经济制度。从此,琉球进入稳定发展期。

萨摩亚入侵

日本德川家康继承了丰臣秀吉的对外扩张政策,派与琉球王国相邻的鹿儿岛萨摩主岛筑地长期侵略琉球。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日本经永14年)3月4日,岛津嘉治率3000人、100多艘船只从九州岛山川港入侵琉球,4月1日登陆琉球岛,4月5日占领琉球村。07年5月17日,萨军俘虏了琉球国王商宁和100多名王子官员,并撤兵回国。萨摩藩声称入侵琉球的原因是因为其声称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琉球没有支付军费,萨摩藩支付了,但琉球“拒绝偿还”。实际原因是为了攫取中国与琉球的贸易利益,用侵占琉球的收益来弥补萨摩亚人入侵朝鲜和参加日本内战(官园之战)的军费。

据《琉球史·秋阳》记载,日本人侵占琉球后,萨摩亚人派日本官员丈量分配田地,划清国界,制定赋税,胁迫萨摩亚人在琉球朝贡,琉球政府被迫授予萨摩亚官员官职。商宁国王之后,尚丰王十一年(1632),琉球在萨摩亚人占据的岛上建楼,两国都派官员管理贸易和收税。至此,被迫与日本建立官方关系。但由于萨摩亚人长期派官员到琉球监视琉球的行动,到尚贞王二十五年(1693),琉球“建立了谷米和麻吉群岛,并派大和、横须贺两名军官看守朝贡船只”同时,萨摩亚人强行占领了琉球北部的五个岛屿。

1654年,琉球国王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封爵。清朝顺治皇帝封尚世王为琉球王,琉球成为清朝的藩属。在此期间,海上贸易逐渐衰落。

1847(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日本弘化4年),最后一个琉球国王尚泰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将军马修·c·佩里的舰队首次抵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签订神奈川条约时要求日本开放琉球那霸港。日本方面表示,琉球是一个遥远的国家,日本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1854,11年7月,佩里与琉球政府签订条约,以中英文开放那霸港。琉球的海上贸易受到了打击。

秋天

日本废弃的旧金山县

1871年11月30日(穆宗同治10年,明治4年),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朝贡船(实际上是以朝贡名义的商船)离开那霸港前往中国。不幸的是,我在半路上遇到了风暴,漂到了海里。一只船幸运返航,另一只船漂流到台湾省西南海岸的排湾牡丹社的巴瑶湾(今屏东县牡丹乡)。船上有69名船员,其中3人淹死,66人上岸。登陆的船员中,54人被排湾族原住民杀害,12人逃脱,被清政府保护在凤山县(今高雄县凤山市)。

同年65438+2月11日,琉球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贡船离开那霸港前往中国,在那里遭遇风暴,在海上漂流。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65438年2月28日漂至台湾省。这45名船员也受到凤山县政府的保护。1872年2月,57名琉球难民被当局送往福州琉球馆,7月安全返回那霸。同年4月,4名日本Oda公民被杀害,漂流到台湾省,在那里被台湾省原住民杀害。日本人大呼吁惩罚清朝和琉球,被称为牡丹社事件。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为日本领土,自1372年起不承认中国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宣布废除琉球王国,设立琉球属国,册封琉球王国王尚泰为属国,正式占领琉球。清政府在对日谈判中态度不稳,迟迟不与日本签订解决琉球问题的条约。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内务大臣松田隼道出使琉球,迫使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进贡,并与清朝断绝外交关系。松田隼路带来的日本政府的订单包括:

使用日本年号,废除了琉球向清朝进贡、派遣使节庆祝清帝登基的做法。同时废除了琉球王换届时接受清朝封爵的做法。以后琉球与清朝的交涉都归日本外务省管辖,福州琉球馆被撤销,贸易业务归日本领事馆管辖。日本政府还命令琉球“藩王”入朝学习变法建设规律。

迫使琉球成为日本领土,迫使琉球与中国断绝关系。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隼道知到琉球,是因为明治政府将琉球置于内务部的管理之下。这个1875的顺序的直接背景是,《久保俊一关于琉球的建议书》给明治政府。1874年在北京签署“北京专条”的久保俊一回到日本,向明治政府提出“通过今天与清国的谈判,承认我征用土地为义举,并开价银赔偿受害者。虽然这似乎足以说明琉球属于中国的领土,但还很难说两国的边界已经确定”。对于未来,希望明治政府借机断绝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在那霸。

琉球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1876年,记载琉球王国历史的《中山族谱》和《秋阳》的编纂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清德宗光绪5年;明治12年,日本将最后一个琉球王国王尚太及其子尚典流放至东京,并将琉球设为冲绳县。琉球王国灭亡。4月4日,日本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冲绳县。

清政府谈判

当时清政府西北东北都被俄国侵略,无暇顾及琉球问题。驻日公使提出,放弃琉球会伤害琉球的感情,不放弃琉球会激怒日本,不如暂缓搁置问题。清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

1879年3月30日,日本人命令琉球王的代理人今木亲王交出琉球村的政权,悍然宣布“废琉球设县”,即将几天前才改为藩属国的琉球王国,改造为冲绳县。至此,琉球王国正式灭亡。

6月1879、12日,美国前总统海勒姆·格兰特(hiram grant)、杨振宁(J. R. Young)和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德格(w . n . white)会见了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李鸿章请他出面调停琉球问题。格兰特慷慨地答应了。在他的斡旋下,日中就琉球问题进行磋商,日方提出琉球王在南山恢复国家,清朝征询琉球王的意见。国王说:南山贫瘠,无法生存。清政府拒绝了这个建议。

1880年4月4日,李鸿章会见日本政府代表竹之信一,提出琉球三分法,即包括琉球岛在内的中央诸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宫古及八重山以南诸岛划归中国,奄美大岛等五岛划归日本。李鸿章说,这是当年何张茹拜访美国驻日公使平安时,平安秘密赠送的,由平安和格兰特协商决定。7月30日(6月24日),恭亲王等人在奏折中也谈及此事:“我接到美国驻日公使何的报告,和平地说:格兰特拟定了将地球仪分为三岛的办法,提出将北岛归还日本,中岛归还琉球,南岛归还中国。好像是这样,两国都有光。又称为格兰特将决定大局,然后回国。”

因为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未能就所有建议和交涉达成一致。琉球被日本占领已成事实。清朝最终未能与日本签订交涉条约,琉球问题长期搁置。琉球王国终于灭亡了。

政治

琉球旗从1875到1879的政治结构分为国王与皇族、国家相和村落社会三个层次。

国王之下是皇族,分为公主、王子、公主、符宾(马旭的下称)、摄政王(国王去世、王子尚未被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正式任命时)五个官衔。

郭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是国王任命的。在琉球的历史上,很多从中国迁来的人都持这种立场。国家统治下的官员除了各岛村社的酋长、长官外,还管辖国家机构中的官职,包括出使中国的朝贡大使、博士官、首席历史学家、翻译、主管海事的总务官、总经理,以及紫围巾官、法务部等。需要注意的是,“长史”和“长史家”不是一回事。龙史和郭襄是国家的高级官员,而龙史是具体负责某某工作的官员。

村社(按划分)是琉球的地方行政单位和各岛固有的官职。这些村落的酋长或酋长是世袭的,也是琉球的大贵族和地方势力。他们参与了琉球的政变。其他官方职位包括贸易管理和税收官员。

琉球王国的官职分为正职和副职。王迪、王澍、郭襄都被称为“某地王子”。亲王之下是地方师团,他们把军权交给国王,居于首位,远程控制自己的领地。按照划分,叫做“某处亲戚”。三品以下的黄帽官说“某处近云”,无领地者说“某村之子近云”,“某楼近云”。从六品到七品,都是“在一片云上”。八品红帽的官员被称为“某地之子”或“某地之主”。九品叫“造之”,不流入的叫一子。

外交

琉球王国在明清时期被中国册封,属于明清藩属国。同时,琉球王国还向日本的萨摩和江户幕府进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琉球与朝鲜的贸易关系也非常频繁,仅次于中国和日本。此外,琉球还与暹罗(今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占城、越南、吕宋等邻国进行外交和贸易往来,琉球与暹罗、爪哇有公文“磋商”交流。到了近代,1860以后,琉球与美国、英国有了官方往来,签订了一系列开放口岸的条约。

与中国。

元世祖即位后,曾派遣使者去告诉琉球,但由于路途遥远,风险极大,这一行动没有成功。

琉球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按检度向明成祖进贡,被册封为中山王,改名为琉球。至于初中的官员封号、人员进退、号令出入、遵纪守法,都是琉球自己管理,明政府不干涉。

从明朝洪武五年(1372)开始,琉球王国一直沿用中国古代王朝的称谓,一直秉承中国古代王朝是新月的原则。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强行“弃球设郡”,琉球的官方文件、与英法荷缔结的外交条约、官方历史都用中文书写。该国首都琉球村的宫殿不朝南,而是朝西,表达对中国的敬仰。琉球人也与日本人做生意,但每当中国向琉球派遣特使时,假名、和歌和宽永鲍彤(日本货币)将被禁止,他们将穿唐装代替。

与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命杨载一行人“上奏上谕”;

“臣推为民穿,即位为帝,必有天下之名,大明,建元洪武。就是派使节出国,告诉我要什么,使节就来,蛮族首领就来朝贡。而琉球,明朝东南,远离海外,未被报道。我在给你传递一个信息,你知道的。”

明政府以诏令的形式正式通知琉球群岛上的各国,位于中间的中山察都王派其弟赴泰等物赴朝朝贡。明太祖归还了当时明朝实行的历法“大李彤”和文琪、沙罗。此后,琉球几乎每年都要进贡。洪武二十五年,三国向明朝派遣留学生。明代为了使留学生能够安心读书,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不同季节给予衣物和住所。当时琉球向明朝派遣留学生的规模是空前的。

琉球人随朝贡使团前往明朝大陆,所带货物往往因不申报而被主管海关的官员查扣,造成巨大损失。正统元年,琉球使者声称自己携带的货物被官方管理机构侵吞,希望皇帝能解决这些问题。明成祖下令有关部门按照市场价给他们高额的费用,算作收购。在随后的交往中,琉球王国对明朝成了一种贸易依赖,所以经常一年多次去明朝朝贡。这其实是一种交易,明朝政府“厌倦了,但也没办法。”

琉球遭受海啸、暴雨、台风袭击后,明政府不仅对朝贡任务给予大量援助,还要求琉球将朝贡期延长至十年休养生息。但琉球为了继续与明朝的贸易,恢复国内经济,坚持每年或隔年朝贡一次。

在与明朝的交往中,琉球吸收了明朝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他们的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崇尚佛教,并在岛上修建了重元寺。宫殿和私宅的建筑都是海岛风格的明代古建筑模型,建筑的朝向都是向西的,以示对明朝的敬仰和对义的渴望。

1522-1566年(明世宗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入侵明朝东南沿海。琉球王协助明朝剿灭倭寇,并不时向明朝提供倭寇的动向。琉球王世子还将战败后从浙江抵达琉球的日本海贼“发兵邀击歼灭,六人被明朝掳掠”,交还明政府。皇帝授予的。

1561嘉靖40年,日本侵略琉球,掠夺各地财宝,俘虏国王。当时琉球王侍从所写的《Xi庵日记》记载:“犹如家家日记,代代相传,七宝俱失。”萨军将琉球国王商宁等100多人俘虏到鹿儿岛,历时三年零五个月,迫使商宁国王屈辱地承认“纳贡”。同时强行占领了琉球北部的五个岛屿,给琉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改变中国与琉球的关系。明朝礼部官员“定下十年进贡一次的规矩”,但国王仍每年都派使节进贡。当年日本有进攻鸡笼山(台湾省的古地名)的计划,甚至间接入侵福建。商宁派使者告诉明朝政府,皇帝下令海上保安。

明朝衰落后,琉球王国继续朝贡,直到南明唐朝,王力在福建,继续派使节朝贡。明朝盛赞琉球王国:“奉华为外最重。”

琉球曾经帮助明朝消灭敌人。琉球与明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使得明朝实施海禁后,通过琉球这个窗口了解日本和东南亚海上国家的一些情况成为可能,从而增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

由于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物资匮乏,琉球在军事上并没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一定的常备军,即宫廷卫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为保护琉球,参与明朝剿灭倭寇的战斗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兵力少,国王因不抵抗日军入侵而被流放。

琉球国王把与明朝的关系描述为“父子之国”,但实质是琉球的每一次朝贡都是在明朝的“天朝观念”中进行的。因此,琉球在与明朝的贸易中,以朝贡的形式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售物资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使琉球成为东海上不可或缺的贸易中转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与明朝关系的恶化,日本人被禁止与日本人进行贸易,但日本人的稀缺物资却通过朝鲜和当时东海上的贸易王国琉球得到了及时的补充,而琉球也在与明朝交往的国家中形成了重要的纽带。

和清朝

中国驻琉球公使1646(清顺治三年),琉球王尚贤派金应元到清朝请求封爵。因为当时清朝战乱不太平,他在福建省待了很长时间。福建平定后,琉球使者通过清朝将领来到北京。礼部官员认为,明朝给琉球国王的印章和公文没有归还,不应该加封,所以第一次申请加封没有成功。

次年,清政府送给使节们衣服、布料等,让他们返回琉球。1655顺治10年,琉球派遣使节向清朝进贡。第二年,又派贡使,改明朝印,请求封号。顺治皇帝颁布了对琉球的上谕。在圣旨中,清帝同意向琉球国王进贡两年,进贡数量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件。徐峥和他的副手使两名委员和十五名随从入京,其他随从应在闽南地区待命。

这份圣旨不仅肯定了琉球是清朝的属国,还规定了向新清朝进贡的等级和时间。但由于当时海上风浪很大,被封的清朝使节没有出海。

1661年,清朝康熙元年,康熙皇帝也向琉球颁布了新的圣旨。原本派出但没有成行的使者带着两封信抵达琉球,完成了追封仪式。

琉球在康熙时期多次朝贡,但是由于海上风暴,朝贡损失非常严重,所以琉球会在第二次朝贡的时候弥补上一次的损失,但是康熙皇帝不允许。琉球向清朝进贡时,总是进贡珍贵的奢侈品。康熙皇帝对使者说:“玛瑙、乌木、降香、木香、象牙、锡香、丁香、檀香、黄香等。都不是土特产,所以不允许进贡。他的琉球黄流留在福建封存。剩下的贡品,由巡抚送到北京。”以后只允许朝贡土特产,但琉球的初衷,一是臣服,二是在朝贡贸易中获取更多利润。当时海上不是很平静,册封使臣往往不愿意去琉球,就请求琉球要求册封使臣自己取回封好的诏书和印章,但使臣非常希望册封使臣能去琉球,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琉球国王去世后,按照规定,“琉球王国是皇位继承人”,必须先征得清政府同意,让国内有威望的人和王公大臣出具联名证明材料。接着,清政府又派了一个副使节“加封”,送给琉球王的继承人“镀金银印的骆驼扣,这就是王。封之前叫太子,是国家政权。”1681年(康熙21年),康熙皇帝收到琉球贡品时,赐御书“中山天下地”。这一年,琉球再次向清朝派遣留学生。以前清朝册封琉球国的使节,会因为海浪等风险,在海上对琉球迟到,册封时间会延迟。琉球请使臣建议修改水路,从五虎门三天三夜抵达国内。这些使者希望通过换道提高效率,得到康熙皇帝的许可。

琉球学生来到清朝后,清朝皇帝经常下令将琉球学生作为“全才”(官衔)对待。每一天,食物都非常丰富,并给他们长袍,衬衫,帽子,床上用品等。在四季,甚至琉球的服务员也会照顾他们。清朝若有留学生死亡,皇帝会“赐银一百两,付礼官葬于北京附近,以二百两供养其家属。”雍正二年,皇帝接见琉球叔组成的代表团时,将御书《纪洋》赠给琉球王,还赠送了皇室的一些珍贵玉器和金币。乾隆三年后,御书《永左颖永》赠琉球王,并要求琉球不得来清谢恩。乾隆四十九年,御书《海傍集美》赠琉球王,呈玉、磁、缎。1798(嘉庆3年),御书《海表公》赠。

琉球很多国有商船和渔船因为海风等原因被吹进了清朝的版图。清政府往往给予丰厚的物资并遣返回国,灾民也会按规定给予抚恤金。雍正八年,琉球二号贡船到达东海后被风吹漂至台湾省,触礁。与此同时,朝贡船也丢失了,福州将军于德等人向皇帝报告。皇帝下令营救官伴、水梢等。,并且照例加倍赏赐,也不用再送贡品了。对于清朝受海风袭击避风的琉球商船,清朝会按人数订购每天的咸菜配给,等到回国那天再给一个月的粮食。

除了宗主与藩属的关系之外,清朝的草案还总结了琉球与清朝的频繁交往:“琉球虽小且穷,逼近日本,却以清朝为团结依托。我还向徐洲进贡出售各种货物,免除关税,全国都靠它为生,它的钱借给日本。初中的习题都是日币;所有售出的货物经常被运往日本。其向清朝进贡之数,不但是恭顺,更是其国情。”非常准确,也显示了琉球外交的灵活性和智慧。

与日本

16世纪,被萨摩亚军队掠夺后重建的那巴旺港琉球王国金库,被迫通过南方的萨摩亚人与琉球进行贸易,从东南亚带回海产品和一些奢侈品,从琉球与明朝的贸易中获得所需的稀缺物资,也加速了琉球的经济发展。日本萨摩耶氏族于1609年(阳成天皇常青14年之后)入侵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占领了琉球群岛北部的一些岛屿。

另一方面,琉球和萨摩亚之间的交流并不是正式的官方交流,琉球和萨摩亚之间的交流也仅仅停留在军事和经济层面。琉球相对于清朝也视日本为“洋人”,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两个国家。日本决定侵朝、侵清时,琉球位于两个列强之间,因其倾向必然被对方侵占。琉球与日本的关系直到明朝还仅限于经济方面。政治上,琉球王国曾经派遣使节向日本萨摩和江户幕府进贡。

人种

关于琉球民族和文化的起源,众说纷纭。与日本绳纹时代属于同一文化的人种,是从中国中南部沿海到日本西南,包括琉球群岛,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前三个世纪之间由西向东传播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也有人说古琉球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古代的琉球居民来自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属于马来人。它的确切来源仍有争议。

参考

《中山传》,徐宝光著,1721年。

蔡铎和蔡文的《钟山家谱》,1725。

秋阳,由蔡文和郑炳哲等待,1745。

《明史》,第211卷外国,等译,清。

《清史稿》三百一十三列传,归一国,赵尔勋等,1929。

《清光绪朝日交涉史料》,故宫博物院编,1932。

《琉球制作实录》,陈侃,商务印书馆,1937。

琉球史料系列,命名书店,1941年。

日本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中山王宓青香任职年表及职级确定,1986。

《中国琉球通史》,徐著,西丽西兴等译。,ひるぎ社会,1991年。

《琉球史研究》,米清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明清时期琉球与日本关系史》,何慈义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略论闽南与琉球的关系》,王小云、谢碧珍主编,《闽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琉球使节的祭祀活动,陆亚英,日本文化研究网,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