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婚姻习俗

达斡尔族的婚礼习俗从礼仪到形式都是复杂而隆重的,并且长期伴随着体育活动。比如,很多地方在吃扎尔纳特、娶媳妇的时候,会举行射箭、赛马等运动,把娱乐引向高潮,让所有的莫昆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新疆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县的部分村落,人口只有6300多人(统计1997),是自治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就像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样,他们也有独特的婚俗。

达斡尔族婚姻习俗概述: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遵守族外婚姻原则。青年男女订婚后,男方要送给女方马、牛、羊、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会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也会送一份小礼物,主要是衣服和东西,然后未婚情侣可以见面,一起吃“拉里”和挂面。结婚要办酒席,菜和菜一定要丰盛。尤其是一路上遇到路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可以分一杯酒,分一份肉,分一份小吃。婚礼结束后,主人要用炸鼻、手把肉等上乘菜肴款待宾客。

红色媒体牵线结秦晋:

达斡尔族青年男女由媒人提亲,自由恋爱者也是如此。通常,男方邀请尊敬的长辈穿着整洁,在帽子右侧挂一条新的红布条,并带礼物求婚。如果女方有兴趣,就和媒人约下一次见面。媒人第二次来的时候,如果女方完全同意,会带一些婚礼需要的衣服和家具,婚礼就定下来了。

Zahrnt宴会的附属机构:

婚期由男方选择,杀鸡占卜。当天,女孩被父母和介绍人送到了新郎家。新郎家准备酒肉招待。新娘到了,她和新郎会用刀杀一只鸡,看看鸡肝纹的好坏。如果不吉利,新郎新娘会各自再杀一只鸡,直到鸡肝出现吉祥纹。然后,新娘和新郎举行了饮酒仪式。每个人面前放一碗酒,在碗边抹上酥油,喝一小口再敬酒。新郎新娘喝完酒后,还要招待介绍人和所有的客人。然后双方的客人和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不停地喝酒唱歌跳舞,直到彻夜未眠。

迎接新娘的路上充满了歌声:

结婚那天,新郎没有接新娘,女方组织人把姑娘送走。新娘戴着红领巾,由五至七名年轻男女陪伴。早上她从女方家坐车出发,满载着嫁妆和陪送的礼物,大家弹琴唱歌,一路欢声笑语。

偷杯偷碟。新郎:

当新娘在亲戚的陪同下到达男方家时,新郎家会特别注意为她送行的客人。进屋前,他们先敬“进门杯”,进屋后再摆“迎宾酒”,可谓一丝不苟,生怕怠慢。尽管如此,新娘的伴郎“华达”还是吹毛求疵,而新娘的弟弟们“库图鲁”则在吃喝时偷拿酒杯、筷子、碗碟等,以此捉弄新郎和宾客。因为达斡尔人认为,酒杯是新郎新娘量粮的桶,碟子是粮食的箩筐,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于是,饭后,男子发现少了点什么,开始寻找。如果被发现,“偷”杯子的人要罚喝一杯,“偷”碗的人要罚喝一碗。第二天,在送亲戚准备骑马返程的时候,他们还伺机“偷”了一些酒杯和碗碟,等新郎拿着酒回来了,他们才愿意还回去。达斡尔族的传统习俗不允许哥哥娶嫂子,也不允许哥哥死后娶嫂子。尤其是弟弟娶弟媳,更是遭到舆论的反对和谴责,因为达斡尔人对待弟媳就像对待母亲一样,非常有礼貌。

达斡尔族传统婚俗;

一般情况下,达斡尔人是不能收养女婿的。只有在年轻或无子女,且病重不能工作生产的情况下,才能招一个固定期限或终身的女婿。个别也有养儿育女的现象。例如,如果他们出生在双儿,他们的父母会尽力寻找一个双胞胎女儿作为他们的配偶,反之亦然。不这样做,就很难养活,也会短命。达斡尔族的传统习俗是不与外族通婚。从清末民初开始,只有少数女孩为了彩礼或还债而嫁给汉人。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和鄂温克族人接触频繁,所以渐渐形成了互相通婚的习惯。虽然和鄂伦春族有交往,但很少结婚。

达斡尔族的婚姻观直接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前也是很讲究家庭地位的,要“适合家庭”才能求婚。一般来说,有钱人不会娶穷女人,更不会把女孩子嫁到穷人家当媳妇。如果少数有钱人或官员娶了穷人家的女儿,那是因为这个女孩很漂亮,很贤惠,各方面都很优秀。达斡尔人的一夫一妻制并没有被破坏,只是到了清末才出现纳妾现象。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第一任妻子不能生孩子或者没有男孩,分手后害怕和第二任妻子结婚。起初我只把奴隶的女儿当妾,因为没有人愿意把姑娘嫁给别人做孩子。

达斡尔人为子女选择配偶的过程比较复杂,从做媒到结婚,五步就可以完成。

第一步:

第一步是请人牵线搭桥,也就是所谓的“Xi卓一齐乐葛贝”。受托人应该是女方家的亲戚或者好朋友。先打听一下女方有没有婆家,把男方的情况、家庭成员、经济情况介绍给他的父母和老人。如果女方父母或老人不拒绝,那就请媒人去当媒人。

第二步:

第二步,请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做媒人,把这个人叫做“赵琪”。请尽量做你儿子的长辈或者年长的人。

订婚是以媒人敬酒,给女方父母老人磕头为前提的。只要他们接受这种礼仪,婚姻就成功了,无法改变。没有订婚文件这种东西。旧社会也有指腹婚的传统习俗。指腹婚多发生在从不反目的朋友或结拜兄弟之间,以使他们的友谊发展得更加紧密和持续。如果两家有一男一女,这时,男孩的父亲会亲自去女孩家给父母或爷爷奶奶敬酒磕头,确认原来的口头婚约为正式订婚。

在达斡尔族,儿子即将成年时,要安排订婚。请个好媒人带点酒去女方家当媒人。媒人的言谈举止很重要。媒人到女方家,应先问候女方父母、老人及主要家庭成员,互致问候并敬上香烟,然后斟酌用词,委婉地说明来意。以媒人的话为例:“听说在你们幸福的家庭里,有一个心地善良、淳朴贤惠的姑娘,拿着剪刀和绣花针。”我愿意为一个手里拿着弓箭,诚实,勤劳,心地纯洁,聪明,擅长农耕和狩猎的年轻人做媒人。我觉得双方很合适,男女相配,结成良缘,门当户对。我愿意为两家磨出钹底,腰酸腿疼。我会确保你相信我,不让我失望地回家。“然后详细介绍了男方家庭,从成员到财产、经济情况,还介绍了男方几代人的家风。成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表现,特别是要突出男人的性格表现和才能。

如果女方父母和主要长辈没有异议,表示愿意结婚,就会提出三个彩礼要求,即少乐博格(马):绰斯(牛)和女方需要的一切衣服和用品。和媒人商量好了,就可以接受媒人的倒酒磕头仪式,这段婚姻就成功了。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不能让媒人倒酒磕头,更不能让媒人吃住。据说把媒人留在家里吃住,就是说这门亲事已经安排好了。婚礼订好之后,媒人完成了做媒的任务,然后回到男方家报喜。男方家热情地用酒和饭招待媒人,并为媒人准备了一些酒、肉、点心和水果。同时让儿子去媒人家磕头表示感谢。如果你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你也应该奖励媒人衣服和现金。在做媒的过程中,由于男女双方彩礼的多少,一时无法达成一致时,也会发生媒人来回奔波多次,最终达成订婚协议的情况。

第三步:

新郎相亲送彩礼,称之为“Zahrnt Yiqibei”。

达斡尔族的传统习俗是订婚后举行“扎尔纳特礼”。时间一般是订婚后几个月或者一年,也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所谓的Zahrnt仪式包括一口水煮猪肉和两口猪。几十公斤的白酒;十到二十斤零食;十瓦以上(小米粉混合黄油和糖做成的饼);十几块霍格乐(丁子山榨的面粉拌红糖做成的饼);60至100个Xiregele(由小米粉制成的油炸饼);大约有100个Tuva Utmo(用小米和米粉做成的油炸饼),是食物之类的;主要是送马送牛。送马叫“少乐伯热”。这匹马必须有缰绳,从缰绳结婚的用意是报答公公收养女儿的工作;送牛,叫“Chuos”,一般是牛或者怀孕的牛,为了报答婆婆养女儿。Zahrnt的礼物大小没有规定,主要由男方家庭经济和生活条件决定,但男方要尽力组织。

给扎尔纳特送礼物是达斡尔人特有的有趣的喜事。首先男方要邀请一个善于辞令,熟悉礼仪,能随机应变的老年人,作为陪护,同时也作为司机。这个人从他的叔叔、舅舅或者哥哥那里找,他负责引导新郎给Zahrnt送相亲礼物。在Zahrnt的豪华轿车到达之前,尹默的女人的近亲聚集起来准备迎接新女婿的到来,并指派几个年轻人关闭大门,以防止豪华轿车轻易进入医院。他们只好在大门外刁难新女婿,故意和前来送彩礼的人发生了口水战。当Zahrnt豪华轿车到达时,这尴尬的一幕开始了。

比如他们的问答是这样的:门卫先提问,你是哪里人,你要去哪里,你在这个门前停下来做什么,你想做什么,等等。对方故意转移话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绕圈子。就是这个护花使者在兜圈子回答。他会说很多谎,会聊天聊地,语气里有很多恳求。比如,押运员说我们在做生意。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走了一天。会很晚。第一,我们没有见过酒店。第二,我们没有亲戚朋友。我们已经饿了。我们想在这里住一晚,休息一晚,明天一早离开。方便的话请给我们一个答案。这时年轻人故意刁难他们,说:我们不认识,不熟,不留宿陌生人;况且我们家老少人口多,很不方便。请不要咬牙切齿,浪费口舌。我劝你天黑前去别家过夜。

这时候礼要软,要硬,要软。例如,他可以说:我们终于来到了你的小屋,并与几个家庭呆在一起,但我们不允许留下来。出门在外的人,他们的苦,你不懂吗?人不能背着房子出门吧?人出门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反复向你求饶,求方便。炕上没地方住,不如待在屋里,睡在野外。我希望你能照顾它,让我们休息一个晚上。就这样,经过一番理论,相互防御,在老人的感召下,我们解除了困难,打开了大门,允许豪华轿车进入医院。于是女方家热情接待了新郎和陪侍。

按照达斡尔人的习俗,在本莫因长老到来之前,不允许碰礼物。到了之后,他们会指定一个管事,然后逐一检查接收,才能使用礼物。

Zahrnt的仪式,为接待新的女婿,我们必须安排一个宴会,并承认亲属。在新女婿到来的那天晚上,这个尹默家族的男女老少被称为“Zahrnt Antbert ”,举行宴会。酒席开始时,男方的陪侍会礼貌地说明送给参加酒席的长辈的礼物种类和数量;然后,女人的大哥领着新来的爷爷们认亲戚,一个个给长辈敬酒磕头。酒席结束后,安排几个人把猪用火烧了,然后开膛,当晚就把肉做好,供莫昆族的亲朋好友第二天在婚宴上吃。

?第二天早饭后,我通知本·莫昆的亲戚朋友来参加扎尔纳特的婚宴,也就是所谓的“扎尔纳特·一德杯”。它的礼仪和在尹默的第一夜一样。对于一些不能来的老人,要从Zahrnt的礼物中留下一些酒肉点心,送给他们。这是“Egetabe”。

“Zahrnt Yidebei”后的第二天,女方的哥哥领着新女婿在本莫昆走亲访友,同样敬酒磕头。这时,受礼人要给新郎一个小零钱包、烟袋等礼物,有的要给现金。

在整个“Zahrnt Yidebei”的过程中,不允许女孩与新女婿见面,女孩要提前去另一个家躲避。但总是很遗憾,双方互不认识,甚至无法对视。为此,据说新郎到女方家后,会想方设法打听未婚妻的下落,最好是通过孩子。当我得知女孩住在某栋房子里时,我试图实现偷偷摸摸的欲望。其实姑娘也是同样的心情,想看看未婚夫是什么样的,找机会。这时候也会有好心的姐姐阿姨帮他们达成目的,尽力创造见面的条件,让他们通过偷窥了解对方的面容、体态、仪表。

Zahrnt的仪式完成,当新女婿即将回国时,他富有的岳父把“邵乐博热”或另一匹好马送给他,让他骑回去。

第四步:

婚礼彩礼后,这是“撕”。

托烈包括几件衣服和衣料,“少热库”(首饰)几件,“巴勒”(手镯)一两件,“古热切格”(戒指)一两件,“嘎热格”(耳环)一两件。此外还有皮衣、皮衣架、皮马甲、被子、床罩、衬布等。有的还叠钱,让女方随意买。送“托烈”的本意是确定婚期。如果女方家没有异议,会马上约定一个结婚的吉日,于是男方家就开始准备结婚需要的所有材料,并告诉远方的亲朋好友。

达斡尔族青年的结婚年龄一般为男性20岁左右,女性17、19、21岁。习俗禁止女孩同龄结婚。母亲生下自己,母亲出嫁,都是禁止女孩出嫁的。父母双亡,男女一方在丧期三年内不得结婚;Zahrnt的礼物和“Zahrnt Yidebei”两年不能送。

第五步:

结婚吧。婚礼是大事,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准备,所有的莫昆人都来帮忙:做衣服被褥,宰杀猪牛羊,做瓦特、霍格勒格、西格勒格等食品。

送女生结婚也很有讲究。莫昆人,无论贫富,都来帮忙,生产好车好马好鞍,互相借衣借帽借钹,尽力表现所有送亲人的人的富裕生活。姑娘出嫁前两天,要请莫昆族的长辈来,商定宾客、车夫、车马数量,尽量从本莫昆族中挑选亲属。婚礼上的男嘉宾叫“华大”,三五个人;女客人叫“顾”,有两三个人;送别车有三四辆,骑马的有两三个人,富裕户的嫁妆车也有几辆,但总共只有十五个人左右。远行的都是双马双车,队伍壮观,气势磅礴。

“霍都古”要分等级排列,大的是姑姑或姑母,“杰霍窦古”要配小一点的姑姑或姑母,“互助热霍都古”要配同代的年轻姑娘或未生育的年轻媳妇。

送亲的“华达”也是按年龄和辈分排列的。大“华大”在古代要安排一个比大霍都小的叔叔、伯伯或伯伯。从“杰华达”到“互助热华达”,他们的辈分和年龄都和女嘉宾一样。如果没有兄弟,就从叔叔和两个阿姨那里安排。司机也是按年龄顺序安排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新娘的车应该由她自己的哥哥或叔叔开。

在给新娘送行的前一两天,新郎来到他的岳父家迎接她。

在告别车出发前,本·尹默的亲友们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个非正式的晚宴来表达他们的告别。送别车开走后,新郎要和长辈一一告别。这个仪式完成后,他就可以骑马出门去赶送别的大巴了。

送新娘的车的顺序是:花大和两人坐芦苇荡车,家和结伙窦家和坐第一辆车,陪嫁的少妇坐在面包车中间,花大和结花大坐在新娘车的后面,后面是嫁妆车,其余的花大坐在房子后面。在车马的前面是马夫骑马带路。

送别车出发前,如果途中遇到其他送别车,要准备一些彩色的丝绸、手帕之类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对方。还要准备一些食物,比如酒、熟肉、零食等。,供您在途中使用。习惯上,不管路程远近,走到一半就停下来扎一扎。王先生点了一堆篝火,然后喝了几杯酒,少用了些肉和点心,在路上举行了一个休息仪式。大华达首先向“白”(土地神)敬酒,并做了追悼发言,恳求土地神保佑送别的车马平安。这时候如果有路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一定要请他们停下来,享受美酒佳肴。

然后就可以放生了。休息仪式完成后,新郎会带着送别的客人回家,拜谒长辈一行,然后报告送别客人的辈分、年龄和车马数量,安排或调整客人的仪容、座次、座位、住宿等事宜,派一个老人和一个小伙子端着热酒到村外一两里迎接。送别车一到,马上停下来。在问候客人及其一行后,参加婚礼的客人会举杯表示他们的热烈欢迎和问候。村外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年轻人先报了信,老人们让开一条路,慢慢进村。此时,无论男女老少,婚礼宾客都以男左女右的形式排列在院子里。按照传统习俗,无论送别车从哪个方向来,都必须绕道改变路径,沿着日出方向从西边停在男方家门口,这意味着新娘将从日出方向进入婆家。其中两人说:“第一,当护送车进入战车时,如果经过井里,要派人提前用红布盖住井口,防止新娘的灵魂掉进井里出不来;第二,一旦送别车在日落后到达男方家,男方家要在大门西侧挂一面镜子,象征太阳还没有落山。

当护送车行至男方家门口时,除新娘和少妇外的所有亲属下车下马,在伴郎的带领下走进院内。新娘带着鞭炮直接在医院下车。但为了防止鞭炮惊吓马匹,发生意外,一般会在大门外将马匹解开,拉进院子东侧停车。于是两个年轻的媳妇给新娘戴上了红头纱,扶她下了车。在送行的少妇陪同下,她把左右别针混在一起,踩在红布垫子上,直到上了炕。新娘的脚踩不到土,站在主客队列的一边。这时,男方父母在门外斟满两杯酒,依次向送行的客人敬酒,称为“进门杯”。

敬酒仪式结束后,引导男女嘉宾,按照女先男后的顺序请嘉宾送行。女宾坐南炕,男宾坐西炕,马车夫等人坐北炕。然后,在两个年轻媳妇的帮助下,新娘被领进了屋子。新娘进入房间时,一定不能低头,要昂首向前;上炕时,不应踩在炕沿上,而应面朝窗户朝北,盘腿而坐。然后梳洗一番。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以香烟的形式来认亲人。先分别介绍男女嘉宾,并介绍男方家庭主要成员及近亲长辈,男方父母再一次向送行的客人献上“迎宾酒”。之后上茶,主要是奶茶和蛋糕,也上一些“瓦特”、“霍格勒格”、“喜格勒格”、奶皮、奶油。之后就是婚宴了。婚宴的座位和炕上的客人入席的座位不变,但都是坐在上首,客人陪在下首左右。坐在下座的同伴叫“嘎吉日琴”,坐在右下座的同伴叫“巴日琴”。

每桌都有专门的“Kao burgin”——负责倒酒、上饭、刀切肉的服务员。宴会开始时,先上酒肉。每桌供应的肉有所不同。在古代霍都和古代霍都的餐桌上,端上的是“瓦器”,即猪背的关节;互助热霍都古代的席桌上,放在“瓦其达热莫”,即放在猪背上的第三节联合肉;大华大、捷华大的餐桌上,摆上“Dale”,即肩胛骨节;互助热华大的宴席上,上的是吉吉,也就是猪背关节的肉;马车夫等人的座位上,端的是“Bao Ritos”,也就是肘子肉。但是,所有的座位都有一些其他的关节,如肋骨,椎骨和其他关节。酒肉之后,上菜饭。

饯行午宴后,为了送别离去的客人,男方派一位长者,代表全体莫昆人和所有亲友,在门口向客人敬酒,称为“出门杯”,然后主客在门外互道再见。

按照传统习俗,送别的年轻人必须在宴席上偷一些碗、碟、酒、杯之类的东西,带到村外。新郎出门告别时,会要求新郎把除了两个小酒杯、茶碟、碗之外的其余都拿回去。还有一个习俗:当车或马队即将返回时,男方家要给一定数量的酒、肉和点心,让他们带回去。就像新郎在村外送亲一样,新郎要派人从男女给的肉中取出肘关节肉,骑回男方家门口,把肉留给新娘,以示回去时娘家人还惦记着姑娘。屠夫回到车队后,新郎向他的亲戚和他的一行人致意,然后返回。

按照习俗,新娘要在婚后三天内给女婿缝一条裤子,婆家要欣赏她的缝纫技术。三天后,在大姑的带领下,他去了本末昆和屯的一个老朋友家,收拾好衣服,向他们的长辈敬酒磕头。满月后,新郎会开着车,带着酒和食物送妻子去省亲。新郎可以待两三天,新娘待一个月。在这里,新媳妇会给女婿、姐夫、嫂子等做一双鞋。,表示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也表示儿媳妇是一个勤快贤惠的人。一个月后,在母亲的陪同下,父亲或哥哥回到了婆家。

新郎去新娘家结婚的第一天晚上,按照惯例会安排新郎和新娘同桌吃一碗“拉里”(奶油粥),然后就可以睡在一起了。事先女方家请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阿姨或嫂子,引导新郎在她的引导下迎娶新娘;后来,他们被说服坐在炕桌对面,用一个碗和一双筷子把浓稠的粥送到对方嘴里。这种稠粥叫做“夏霍托斯拉里”。新郎新娘从未在公共场合见过面,更别说说过一句话,几乎是陌生人。把粥送到对方嘴里真的很难。所以,姑姑和嫂子一定要用权威去说服,去强迫他们完成。举行这个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两个婚后感到形影不离,和睦相处,永远相爱。

达斡尔族的婚礼礼仪;

按照达斡尔族的传统,男女一旦结婚,就不能轻易离婚。离婚被认为是极其不光彩和不光彩的。如果女方被公婆和丈夫殴打虐待,跑回娘家,男方的莫昆家人会派代表到她家,向她的莫昆做出承诺和保证,不会再被虐待,还会立下字据,才可以带媳妇来。后来又有一次虐待,女方莫坤派人把女孩接回娘家。这时候如果男方想提出离婚,但又缺乏正当理由,双方的莫坤又无法达成一致,一般都是不能离的。除了特殊情况,女方提出离婚的情况很少。如果女孩随意跑回娘家,是不允许的,会被娘家强行送回婆家。如果女方因为自己的过错被男方提出离婚,会被家人无情的责骂,甚至殴打。

一旦离婚,一定要找一个没有孩子的人在野外写离婚书。写离婚文书的稿酬是100吊钱左右。离婚文书要男女双方签字,各一半,作为离婚的证据。在人们的观念中,离婚被认为是极其不吉利的。达斡尔族有句谚语:“写离婚文书的地方,三年不长草。”由此可见它有多被诅咒。离婚后,女性嫁给男性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但是当再婚的对象不如原来的时候,他们就会被舆论称为“倒霉蛋”,被诅咒。离婚时,所生子女均由男方抚养,女方不得将子女带走。女方能带的只有家人陪送的家具和衣服。

传统上,寡妇在服丧期间不能再婚。如果在服丧期间忽视了生活,新娘的家人可以把女孩接回来,但只有在服丧期满后,她才能再婚。否则男方莫坤会介入,不准他结婚。有子女的寡妇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再婚。寡妇再嫁之前,还是要住在婆家。如果某些情况下有私生子,她会被送回父母家,会受到舆论的严厉谴责。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习俗和礼仪。相传达斡尔人早年包办婚姻,不分日期。到了清末民初,择日结婚,请人看“日”,也是一种传统。如果设置了正月初六,正月十五,二月初二,就不用往外看了,其他月份都是吉日。

很多达斡尔人有家有祠,放在西康的城墙上。把这个神和佛教圣地叫做“怀玛热巴热肯”。出钱的家庭如果娶媳妇,送别的一方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彩绸,称之为“朱斯给哈迪格”。当新媳妇踏上婆家的门槛时,她必须先将准备好的“朱斯蒂·哈迪格”挂在“怀玛·热巴热肯”雕像前,并进行点烟仪式,然后才能在炕上就座。

当新娘的姑姑、姑母、表亲或姐妹住在战车里时,有几户人家事先与迎亲方约定,当护送车来到战车外时,允许他们先把媳妇带回家招待,然后迎亲方再派人迎娶。

婚宴前,送婚宴的人一定要知道并问清楚自己的姨妈姨夫是否在场。酒席要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请他们按照年龄和年龄的顺序坐在一起喝酒。否则送人不礼貌,会被大众议论为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