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日记(2)
近年来,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各大图书馆都与出版社合作,影印出版历年来收藏的清末民国时期的手稿和日记,让读者看到以前被束之高阁的珍本手稿,有利于学术研究。这是一个三方互利的问题,值得学术上的赞赏。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单位把公款购买的日记本当成一家人的专属,对别人保密。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有一个关于田野考古工作的绝妙理论。他在给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事吴金鼎的信中这样说:
《琴台报》没写完,怎么能丢下呢?彭山报告还没写,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一般来说,做田野考古,也一定要做室内考古。不然袁熙媛只挖不写,他和黄鼠狼有什么区别?这也是研究所的工作计划,绝不能中断。(傅斯年的遗产萨格勒布,第三卷,页1487-1488,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2011)
?挖和不写有什么区别?真的是对狭隘卑微心态的痛击,以此类推,有启蒙意义。如果一些用公款收藏日记手稿的单位,无力自行研究,长时间未见成果,又不允许他人借阅整理出版,这无疑是一种在小圈子里把学术仪器当私有财产的行为。这和守财奴占有金元宝不同,不知道如何流通才能造福世人。
笔者在阅读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民国公众人物日记的同时,也关注了十几年来国内很多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偶尔出现的民国日记。虽然零星的日记不时可见,但最重要的无疑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王伯群的日记。有80篇用毛笔书写的手稿(其中有一卷《广西的市民社会与教育建设》),最早出现在2013年春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举办的“双屿山亭王伯群特别珍藏”中。(1885-1944)早年加入中国革命党,深受孙中山器重,后出任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交通部长,与马等人共同创办大夏大学,历任董事长、校长。曾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参与中央决策。他的日记里一定有很多政治秘密。
预习第一天,笔者花了半天时间快速浏览了这80篇日记手稿,只觉得民国史上的显赫人物实在太多了。1931年65438+2月9日,国民党政府召开中央政治会议,会上讨论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日本侵略者挑起的。9月18日?事变,东北沦陷,国难将至,如何应对风起云涌的全国学生请愿运动。根据这一天的“王伯群日记”,国民党老爷们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外交问题上逐渐作弊,情况严重且不正常。要不要试着处理一下?,戴,?都说年轻人疯了,整个教育问题值得关注?但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对学生使用武力。蔡元培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特别教育委员会主席。蔡元培是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曾受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王世杰的称赞?龚建(蔡元培的字是作者)看似和谐大方,但实际上,他是党内第一人。(《王世杰日记》第二卷,1940年3月5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蔡元培平时主持正义,正气凛然,所以对学运的所有参与者采取调和的态度是很自然的。
王伯群在他65438年2月9日的日记中表达了他对学生运动的独特看法:
这件事的症结在于上海各大学的师资力量。因为大学教员很少加入国民党,上海办党的大多是年轻人,一旦出了党,知识分子阶层就不回来了。但知识阶层是不会带着才华和能力回归国民党的,所以会另谋出路,或者对国民党的措施得失再观望。学生运动有很多大学参加,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那些力挽狂澜的人只是无知。
虽然王的观点可能不正确,但他确实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重要人物,王伯群的日记确实不同寻常。笔者在半天的快速浏览中,看到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丝毫不逊于《居正日记》和《国民党元老谢志日记》。
秘密藏在王家人手中的日记,终于在2013年从海外出现在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的拍卖行,起拍价30万元,引起各方关注。拍卖当天,笔者筹集了一笔资金做了一个狂野的梦,希望能在拍卖会上找到一条漏网之鱼。后来有传言说,上海某大学系主任筹集了几百万美元,上了拍卖会,企图收藏起来用于校史研究。没想到,当今中国有钱人太多,最后被一个不知名的藏家以近两百万元(含佣金)的价格拿下。估计这日记?一进侯门,深似海。我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的日记有四种,即岳头堂日记、翁同龢日记、相七楼日记和陆日记。如果要选民国四大日记,根据我个人十几年的阅读经验,这四本日记应该是竺可桢日记、顾颉刚日记、金毓夫静室日记、吴宓日记(未完待续)。《竺可桢日记》无疑是首选,无人能及。这篇日记的重要地位将在下面讨论。《顾颉刚日记》(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共十二卷。作为古史派的代表人物,他几乎一生都在钻研知识,交往的人都是学术界的知名人物。更重要的是,顾颉刚的日记文笔严谨,内容精彩。金毓夫《静室日记》共十卷(辽沈书店1993出版),字数550万字。作为国学大师黄侃的得意弟子,他学识渊博,文字功底极佳。除了研究历史,他的日记还记述了东北政局的许多秘密。当时有人叫金宇富?辽东文人之冠?、?东北读书种子?,是名副其实的。相当重要的是,顾颉刚日记和静室日记的编排做得很好,标点错误很少。和《竺可桢的日记》一样,可以说是一本具有标杆意义的高质量刊物。《吴宓日记》正在增补二十卷,七百多万字。吴宓早年留学美国,进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西方文学史。回国后,他与朋友创办了《薛恒》杂志,并对国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后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筹备处主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导师交往密切。到了晚年,他仍然对世界的生活持有独特的看法,不改初衷。吴宓日记的重要性在学术界已经有所论述,此处无需赘述。
看来其他几本日记也很有可能入选:比如《胡适的日记》,八卷本,380多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出版。民国初年,有人摘抄胡适早期的留学日记,以《苍晖室札记》的名义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在《如何写夜一》一文中,鲁迅首先指出了公开发售并风靡一时的《月塘日记》的种种弊端,并说了一点调侃的话。我听说胡适之先生后来写了日记,并把它传给了别人。按照文学进化论,肯定好很多。我希望他提前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印出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总之,胡适早期的日记内容丰富,有一种开启时代的新鲜感,他自己也觉得可以公之于众,代代相传。
但纵观胡适的整个日记,虽然内容丰富,关于人和事以及学术研究笔记的不在少数,但不言而喻,很多内容在他的文集和书信中反复出现。读《胡适的日记》,远不如读朱、顾、金、的日记,能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和震撼。比如,顾颉刚的日记,详细记录了个人的学术理想、人生抱负以及一生为之不懈努力追求的过程,详细记录了学术人物的各种派别和复杂恩怨(甚至连别人对顾的各种攻击和否定都记录得满满的),包括他个人内心隐秘世界里的情感波澜。一切都是坦诚公开的。如牟润孙骂顾?太有野心了,想当学者,政治家?(见顾颉刚日记第三卷第182页)。顾颉刚至少在日记里表现出他是一个有气质的人。而胡适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人物。他写作时有所保留。虽然他偶尔也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流露真情,但这样的例子很少。与顾颉刚相比,他真实的内心世界相当收敛,很少在日记中流露。
从1947到1949,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胡适主要是对朱的研究感兴趣。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对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并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多少有价值的记录,只记得蒋介石托人督促他担任国民政府要职,甚至邀请他竞选总统。胡适的日记(1947-1949)一般是一些条目的简单记录或报纸文章的节选。很多天,他连一个字都没记住,也没看到他对时局剧变的内心感受,充分说明这个城市极其深刻,就像鲁迅晚年的一句评语。每次《新青年》出版,都会召开编辑会议,商定下一期。当时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如果把军事战略比作一个仓库,独秀先生的思路是在外面竖起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里面有武器,小心点!?但门是开着的,里面有几把枪和刀,一目了然,不用提防。石老师的想法是把门关紧,在门上贴个小纸条:?里面没有武器,请不要怀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是有些人,至少像我这样的人,有时候要侧着身子想想。半农是耻辱,不是兵工厂吗?一个人,所以我钦佩胡琛,但我接近半农民。?(《鲁迅全集》第六卷第73-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