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菩提树?

天竺菩提树

菩提树在印度、斯里兰卡和缅甸的丛林寺庙中被广泛种植。它在梵天书里被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奉为圣树,大受敬仰。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得正果(佛)。

菩提是桑科常绿乔木。平均树高15m,直径2m。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向四周展开,冠圆形或倒椭圆形,枝叶稀疏,浓荫覆盖地面。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无尘,被视为圣树的象征。美丽的叶子,常用作诗歌和绘画题材。花生在叶腋,但看不见,所以叫隐头花序。隐花果,扁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

菩提树原产于印度,所以俗称印度菩提树,也叫思维树。相传,梁武帝田健元年(502),印度高僧三藏将菩提树从朱熹引入光孝寺祭坛。从那以后,菩提树在广东和云南生长。

菩提树的树干富含乳浆,可提取硬橡胶;花可以入药,有发汗解热的作用。适用于寺庙、街道、公园作为行道树。

菩提树是桑科榕属的高大乔木。在印度,它被称为比波罗树。当时年轻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经过六年苦行,坐在碧波罗树下后成佛,被后人尊为释迦牟尼。“菩提”的本义是指开悟成功,菩提树就是开悟之树。傣族经书《20世纪20年代的佛教徒出世纪》记载了28位靠树得道的佛教徒的经历。据考证,其中六代佛教徒是靠四种榕树成就道教的。

西双版纳有很多佛寺和菩提树。这里的傣族、布朗族信佛,视菩提树为圣树。虔诚的佛教徒认为菩提树是吉祥之树,他们有意识地保护它,并将它种植在佛教寺庙中。几乎每个佛寺都有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