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饮食文化有什么雅俗之分?
满族萨满家族祭祀
《山海经·黄达北经》载:
“野中有山名不咸,有宿神之国。”对此,东晋郭璞注云:“今肃申往辽东三千余里,住窑洞,无衣无猪皮...
后汉书所谓“娄国”也。“书上说,就是现在的宁安镜泊湖,长白山以北,牡丹江中上游。在这一地区,宁安县镜泊乡英格岭古苏神人遗址中,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石镞、石刀、石矛、骨制鱼钩、大量残存的动物骨骼和陶猪。在其中一个客厅遗址中间的厨房遗址的南面,出土了五个保存完好、排列整齐、完整的狍和猪的头骨。而且在灰坑里,也有一些精美的陶塑,比如陶猪、陶狗。特别是这些从灰堆中出土的陶塑,不仅栩栩如生,栩栩如生,而且雌雄、长幼猪都不一样。这些说明满族人的先民苏申不仅利用野猪等野生动物和鱼类,而且驯化野猪,逐渐以猪为主要肉食来源。而且根据同一遗址出土的陶壶、甑等炊具可以判断,古苏神人已经掌握了用烧、蒸、煮等方法将生食变成熟食或半熟食品的技术。这也与郭璞《山海经·黄达北经》注中提到的“衣服与猪皮”相一致。正如《东汉列传》所记载,“古苏申之国也...全是粮,麻,红玉,好貂。没有君主,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大人。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往往是窑洞,深度较贵。每个人都和九个梯子相连。养貘、吃貘肉、剥貘皮是件好事。冬天的时候,身上涂一层膏药,厚几分御寒。"
庙会上卖糖的小贩。
由地理环境创造的古代肃慎人吃猪肉、荤素兼食粟的饮食习俗,被后世如楼、布吉、匈奴、女真、满族等一脉相承。这一点在一些以猪为主要原料的大众化菜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且,这种饮食习俗在祭神和宗教祭祀中尤为突出。比如,据近邻何刚德《春梦与来访夫妇谈》记载,满族人祭神,“(天)未晴就祭了,祭用剥了皮的整貘(猪)蒸。天亮了,客人们聚集在大厅里,在铺着八仙桌的炕上排好队,所有的客人登上炕坐下。桌子上摆满了糖末、蒜末、韭菜,中间放了一盘白肉,一盘接一盘递上去,不分盘数。旁边有几种肺肠,都是白煮的,不加盐,不加豆豉。最后还有一盘白肉末和一碗白汤,可以吃老米饭”等等。“这是著名的满族传统美食‘全猪宴’。因为满族饮食习俗以猪为上品,猪是满族祭祀活动中的主要祭祀品,所以猪肉被称为“祈福肉”和“灵肉”,祭祀结束后,民众会分享食物。至于今天仍然流行的“烤小油猪”、“坛焖肉”、“烧猪”、“白肉血肠”、“杀猪菜”,是满族饮食习俗中历史悠久的著名民族食品。
满清饮食习俗禁止吃狗肉,也禁止用狗皮做衣服和饰品。就其生存所必需的生产生活条件而言,狗是国家生产活动中用于狩猎、看管财物和自卫的重要家畜,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动物。满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义犬救星”的故事,说的是一只义犬曾经救过危难中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命。这段文字虽然依附于清太祖,但仍然是满族先民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视狗为亲密伙伴的意识的反映和写照。
基于自身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习惯,形成了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原始特征,即喜吃肉、鱼、山珍海味,烹饪方式以烧烤、炖菜为主,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写。对于古代满族来说,这种饮食资源丰富,容易获得,热量高,加工制作方便,适合本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
过去,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和黄米糕(粘豆包子),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一定要吃红烧肉。有一首满族情歌,用粘豆包来表达爱情。歌中唱道:“黄黄的年糕,黏黏糊糊的,红芸豆,撒在上面,格格的订婚饭,双手捧在我面前...越粘,我的心越粘。”满族风味独特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小吃。今天的“辽菜”是在满汉全席的基础上形成的,吸收了北方和南方菜系的长处。那家餐厅的白肉血肠,是正白旗人那吉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开的,还有家常炖鸡配香菇,浓缩了满族的美食风味。“那家餐馆”有白肉和血肠。它的白肉是猪硬筋里的五花肉。先用清水和调料煮,再用小火浸泡。肉烂,醇香,肥而不腻。它的血肠是用新鲜的猪血做成的,颜色呈紫色,光泽明亮。辅以香葱、发酵乳、辣椒油、蒜泥,给人一种清新可口的味道。至于宫廷中著名的“满汉全席”,则是满汉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晶。
满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也是清朝从白山、黑水走向全国,一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版图的伟大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既注重学习和发扬源远流长的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使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包括饮食文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和升华。从民间到宫廷,同时广泛征集了全国各地古今饮食艺术的优劣,使民族饮食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和提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在享誉海内外的“满汉全席”。
作为明朝以后中国烹饪技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满汉全席是中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典巨宴。清朝入关后,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繁荣和稳定,满族统治者自然重视饮食。到了康、雍、甘时代,鉴于宫廷宴席既要突出统治者的饮食习惯,又要照顾其他参加宴席的人的需要,形成了“满宴”与“中宴”并行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宫廷饮食制度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导致满汉全席的“嫁接”或“合流”,使之成为一种合乎逻辑的正常过渡。
根据中国文献记载,满汉全席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朝中期,当时称为“满汉全席”。这就是所谓的“满汉全席”,最早见于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和李斗的《扬州画船记》。
据《带园食单、笔记单、值日笔记》云:“满族菜多熟,而中国菜多熟,小儿为Xi之,故擅之。汉邀满汉,各有特长,感觉入口清新,又不失邯郸老台阶。今天的人们忘记了他们的职责,但他们应该更加取悦他们。汉人请满人用满菜,汉人请汉菜,原来是名存实亡的葫芦,画虎不成反狗。”对此,他还举例说,“秀才最后写了自己的字,极其用功,有自己的会。如果每次遇到师傅都模仿,每次遇到考官都模仿,那就没什么区别了,会错过一辈子的。”在《随园食单、戒单、戒坠集》中,他又写道:
“唐诗最好,五言八韵考帖,名家不选,为什么?也是因为它的落定。诗尚且如此,食亦宜。今天的官方菜肴被称为十六菜,八个障碍和四种小吃。它们也被称为“满韩熙”、“八大小吃”和“十大菜肴”。各种俗名反对不良烹饪习惯。只能用于新亲戚上门和老板入境,以敷衍了事;有了椅子,有了桌裙,有了屏风香案,就可以说三尊了。如果家里有酒席,有酒席,安可以用这套邪套吗?只有碗碟错落有致,才能有难得的气氛。俞家寿宴上搬来五六桌的人,召唤的是洋厨,落在后面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你训练,你会有不同的味道。”此外,还有所谓的“满汉全席”,见于徐克编著的《清仓钞》。不过这里的满汉全席不是指满汉全席,而是指“烤全猪”。
《大清纸币与餐饮》记载:“烧烤席俗称满汉大席。酒席无上品。烤,在火中烘干。除了燕窝鱼翅之类的珍品,一定要用烧猪,烤菜,都是全身上下的烹饪。酒过三巡,就进烤猪,宴席和仆人都穿礼服。
宴席承办人在等他,仆人解开他佩戴的刀,切开,放进容器,单膝下跪,献上第一位特殊的客人。欢迎特别来宾。坐在宴席上的人开始品尝,代码将永存。第二个用的是烧方。方的,海豚肉方的,不是全部,但比起只有烤鸭,还是有价值的。“有人把这当成《满汉全席》的书证,显然是大谬误。研究透彻只是满汉全席上的一道菜,或者说一道菜使用了烧烤技巧。需要注意的是,烤全猪被称为满汉全席,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满族烧烤的特色在其菜肴中占据了非常重的分量,是满汉全席的主要风味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饮食习惯丰富多彩,风味各异,因地方色彩而异。通过加减融合,形成了几个具有地方色彩的地方版“满汉全席”。比如满清发源地盛京(沈阳)满汉全席的版本,就是一个大盘八个炒菜的所谓“一君八臣”格式,席间翻台十二次总是* * *的。在广州,分别有54道南菜和54道北菜,菜式格式按照星宿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数量排列。另外,两方分手,四个郭靖,四个糖果,四个酸果,四个生果,四个观赏果,山珍海味,78种主食,分四餐供客人享用。天津格式以108为吉利数字,与北京格式大致相似。其中有干果、鲜果、蜜饯、蜜饯、凉菜、面食、甜碗、粥碗等。,菜肴和茶点均为四人一组,而大盘菜则按照四红四白四大盘的“一带四”格式层层推进,排列紧凑,菜式简单,少有粉饰,保留了满汉风格。这也体现了天津当地风光的特点。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满汉全席”,都是根据当地的饮食口味和习俗,用原料烹制,菜品不断变化更新,但都突出了“满汉全席”工艺和满汉全席风味的主要特色基调。虽然满汉全席在各地有很多变体,菜品和业态也不尽相同,但其场面之宏大、风格之豪华、餐具之精美、用料之考究、菜名之丰富、层次之丰富,特别是对礼仪的重视和严格,最终被塑造成一场重大的“国宴”,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经典,成为中国美食的一个缩影,奠定了基础。
满族民间饮食文化最早是通过清朝入关后朝廷制定的“满宴”、“中宴”等制度,以主流面貌进入宫廷生活,然后在保留满族饮食风味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并升华为满汉全席,进而成为当时最隆重、最高贵的国宴。通过“从民间到宫廷”的方式,实现了北方一个游牧狩猎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提升。这一历史性的演变和提升,进一步加强了满族文化的影响力和满汉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