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
据文物调查统计,吐鲁番盆地共有军事交通遗址62处,占吐鲁番文物遗址的近32%,其中烽火台遗址42处,驿站9处,驻军7处,军营4处,是吐鲁番文物的一大类型。这些遗址大多位于盆地的冲积扇地区,其中有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烽火台在古代交通路线的实地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基本上是按照吐鲁番的交通警戒路线有条不紊、有规律地排列的。我们结合吐鲁番几条重要的交通预警路线,了解一些烽火台的情况。
据敦煌文献《西州图经》记载,通往吐鲁番盆地外部的交通要道有11条,沿途分布着大量的烽火台。主要有:高昌老城经交河老城、白洋沟到乌鲁木齐的路,古称白水瀑路。高昌古镇经交河古镇、托克逊、干沟进入焉耆盆地,称为阴山路。交河故城经桃花源、亚尔乡牧场到达汀州,称他为地道。鄯善县经迪坎、大沙,东南至敦煌,称为海道。
交通路线和烽火台构成了吐鲁番盆地非常规则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吐鲁番灿烂古代文明的发展、延续和交流。现代人在瞻仰这些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的高塔的同时,也会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些烽火台可以直接反映中央政府管辖与西域建设的关系,是领土联系的直接历史证据,也是中国遗产中涉及历史、军事、交通的系统遗存群。烽火台主要用于方便侦查。同时,当敌人入侵时,可以燃烧秸秆等可燃物质,以便用烟火告知敌人情况,从而使下一个哨所提高警惕。
烽火台通常建在便于相互对视的山丘和土堆上。站台上有看房、点烟、放火的设施。平台下面是步兵居住和守卫的房屋、羊圈、仓库和其他建筑。烽火台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十里左右,所以一般都建在便于对视的山丘和土堆上。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九个省、市、自治区。地形、山势、地貌各异,大多建在山中最高处,全长7300多公里(14600里),故称万里长城。
最初建造的是面对面的烽火台或连续的防御城堡,后来用城墙连接起来,就成了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各国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汉、赵、魏等几个大国。为了防御对方,他们利用原有的大河大堤或附近的山地,一步步修筑城墙和封锁线,并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了长城这一古老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是它很小而且不连贯。
明朝是长城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其建筑规模宏大,防御组织完备,所用建筑材料坚固,大大超越了历代。雄伟的万里长城横跨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全长6700多公里,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以悠久的历史、庞大的工程和宏伟的精神闻名于世。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在遥控传感器技术的帮助下,中国重新测量了万里长城的长度,达到7300公里。企石乡王干村外山上,海拔150米,平台高2米,底部长约5米。由岩石构成,东面有六级石阶,宽约1m,东北角略塌陷。在舞台上,你可以看到东边的茅屿港和西南边的青山焦刚。这个平台建于明朝。
内蒙古额济纳旗18汉代烽火遗址的发现
新华网呼和浩特65438+10月25日电(记者于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在对汉代城垣居延遗址进行普查时,发现了18座汉代烽火台,为进一步研究居延遗址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
据内蒙古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所长付兴业介绍,这些新发现的烽火台遗址分布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风镇、马鬃山苏木居延遗址群。受戈壁滩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烽火台已坍塌成方形土台或圆形土堆,也有部分烽火台用石头砌成,改造成敖包。
“根据烽火台周围发现的灰陶片和以往的考古资料,这些烽火台属于居延遗址群,从而为研究居延遗址群烽火台的分布提供了最新的珍贵资料。”傅兴业说。
同时,文物工作者还在达来呼布镇吉日嘎朗图嘎查东南的沙漠中发现了一处城址。傅兴业介绍,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为夯筑。四面墙已经被风沙侵蚀成互不相连的缝隙,只剩下基地遗址。附近地面上还散落着几件灰色陶器,初步推断为汉代遗址。至于是否属于居延遗址群,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和考证。
居延遗址群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分布在额济纳河(古称黑河)两岸南北长约25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的区域,总面积约1.75万平方公里。居延遗址群主要是汉代城垣遗址。20世纪30年代,这里发现了数万枚反映汉代边防情况的竹简。《乐清县志》记载,瓯海之滨多深海,每有贼匪登陆于蒲圻、黄花关、石马。乐清自东汉以来就有海防设施。宋帝建燕杜南,乐清的海防更加严密。温州共分十三块,乐清的亭(馆)头、大井、北建、白沙都有块。白沙还成立了巡逻检查部门,互相协调。元代乐清设万户、千户。从元朝到明朝,倭寇频频遭殃,海防进一步完善。海岸警卫队、研究所和军舰都建立起来了。嘉靖至嘉靖间,浙江省有四将军、六将军,温州派一员统领三卫。齐仆为了防止日本人出国,在玉环岛和皮山岛下辖一个将军和三个巡检司。
敌人从日本启航,乘东北风而来。当我看到江浙交界处的陈谦山、马迹山、大洋山三岛时,我就知道它离中国很近了。在这三个岛上靠泊抽水后,我可以在一片潮汐中到达乐清等地进行劫掠。
明代,乐清有十九座烽火台。七盘石围:田阳、赤岙、日团、三屿、沙角、张岙、双峰;有四个后所(后前所):岐头、白沙、辛平、玉山;八个蒲圻站:双斗门、东山、南浦、钱塘、后塘、下山头、华斯帕德、娄澳。此外,还有两个平台:夏宝和高松。以上烽火台(含所辖)均为明洪武二十年(1787)所建。当时信了郭公堂,视察了乐清沿海,加强了防御。
清代经过调整,有十七座烽火台(墩)。其中清江下辖两座:梅雨山梯田、江堰山梯田;升水下辖三个平台:北风之台、火烧潭曹太和斗门曹太。此外,还有白若山梯田、窑头山梯田、西电山梯田(在芙蓉)、海口山梯田(在芙蓉)、浦头山梯田、蔡岙山梯田等。
绵延百余里的乐清海岸线上,密布着烽火台和行政站。如果要看历代的不公平,外来的威胁是相当严重的。当烽火台直冲云霄,军民奋起迎接,每一座烽火台都成为历史的见证。在温岭新河镇,皮云山山顶上有一座烽火台。山顶上有一个凉亭,上面有一条石凳。在石阶的尽头是烽火台,这是一个由石头制成的梯形方形平台,周围是婴儿床。
据史料记载,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台州硝烟弥漫。从嘉靖三十七年到四十一年(1558-1562),戚继光多次赴台州抗击日寇,打胜九仗,歼敌5400余人。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五月初,宁、邵、台三府戚继光与浙江省朝廷副使谭纶配合,击溃侵海门之敌,因大雨连绵,无法继续作战。戚继光预料到敌人会从附近的金清门逃走,命令部下堆在河里扎船,堵住出海的路,“关门打狗”,迫使敌人在新河车站前的山上修筑工事,进行反击。戚继光部署矛弓手为先锋,布置战线,将敌军诱至新河索城南门,再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敌军退入船中,明军袭船,敌军弃船而逃。明军烧了32艘两桅日本船,日本人被烧死淹死1000多人。残余势力仓皇出逃,企图从乐清湾出海。戚继光追赶他们,于5月11日黄昏到达太平县。第二天,明军追击南湾后,攻入合击,消灭敌区。在激烈的战斗中,戚继光和他的兄弟戚继美开枪打死了两个敌军首领。此役重创敌军,歼敌数居“台州九杰”之首。
嘉靖四十一年(1562),新河北斗桥旁立“南唐齐公胜利碑”,太平县令徐悦撰文记述“新河大捷”抗日。这座纪念碑是省级历史文物。
新河战略位置优越,往往是“齐家军”的大本营。史书还记载,戚继光的王夫人曾随军在新河居住。有一天,军队出去打仗,只剩下几个守军,恰巧有大批倭寇入侵。戚夫人临危不惧,立即动员城中妇孺穿上军装,在城头列队,高高挂起“戚”字旗,打出“空城计”,吓退倭寇。于是就有了“戚夫人坚守新河城”的故事。由和夏收集的上述两个典型民间故事被选入《浙江民间故事集》。
“新河胜利”后,倭寇依然猖獗,戚继光在大田、陶铸、健跳、白水洋、松门、楚门、敖环等地马不停蹄,屡建奇功。皮云山上的烽火台重建于2002年春天。“烽火台”二字是戴宇先生所写,题“月近烽烟寒,塔高天香”。在金塔县丁鑫镇大慈湾村往南约7公里的黑河西岸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这就是大墩门大墩,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基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穹顶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外层为0.1.8× 0.30× 0.07 m的土坯,横平竖直铺设,刷皮。烽火台保存完好,东侧有爬上爬下的痕迹。周围散落着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白瓷片。从甘肃省现存的烽火台来看,大墩门码头无论是规模还是保存都是罕见的,堪称“甘肃第一大码头”。
因为金塔县有100多座汉明时期修建的烽火台。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为防止匈奴入侵,于武帝在位第三年(公元前102年),派遣强将吕伯德,从高台县镇一峡口沿黑河向北至居延一带修筑居延塞,沿线修建关城、烽火台、城堡等设施,并设官开渠,安置移民。从大墩门大墩的地理位置来看,它矗立在山顶,沿居延塞,南临石板墩、土二墩,北与大慈湾墩、双树子墩等烽火台遥相呼应,桥墩相连,直至居延。毫无疑问,大墩门大墩应该是居延塞防线上的重要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