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流行的关于天地的三种学说是什么?最有影响力的日历是什么?
传说战国时期,有个叫列玉口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列子》。书上说:在周朝,有一个安吉人。他担心天塌下来,睡不好,吃不好。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成语,叫做“杞人忧天”,用来嘲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齐人来说,担心天会塌下来也不为过。就连齐以后的大诗人、大学者屈原也提出了很多问题。
因为当时的人还分不清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就算我们是现代人,又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对于天空的形状以及天空与大地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从春秋到秦汉,从3500年前到2000年前,最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首先是“造天”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盖地。
二是“浑天论”,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像一个大鸡蛋。中间有一个蛋黄,天上有一个蛋壳围绕着蛋黄。蛋壳上镶嵌着日月星辰。
第三种是“叶璇理论”,认为天空是看不见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以不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运动。
这三种学说一直争论到汉代,亨廷顿学说占了上风。不仅是因为朝廷的支持,也是因为这个理论,出现了一个叫张衡的代表。
张衡是1900年前东汉著名的科学家。他长期担任掌管天文学的圣旨。他是著名天文著作《灵的构成》的作者,该书明确指出了宇宙的无限性。认为空间是空间,周是时间,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知道月亮不能自己发光的人。月亮是第一个反射太阳光的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日食做出正确解释的科学家。他不仅著书立说,科学地阐述了许多天象,还发明制造了一些观测仪器,最著名的是“浑天仪”和“地动仪”。
浑天仪形象地解释了浑天仪的原理,星星的位置可以随时观察到。地震仪成功地探测到几公里外的大地震。
此外,他还巧妙地改进了“漏壶”,又称“铜壶滴”。这是一种从周朝开始使用的通过滴水来计算时间的仪器。经过他的改进,时间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他不愧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驱。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非常关心天地。6000多年前,半坡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图案的粘土。拍摄后的第二天,女神修补了天空。盘古开天辟地,白天睁眼,晚上闭眼。一起破了天竺,把大地向东南倾斜。所有这些古老的传说都与天地有关。
祖先们把天堂和地球分开,并把它们拟人化。用想象力解释宇宙,风,雨,闪电,神秘的天体。祖先是务实的。他们日出时工作,日落时休息。种粮种桑要看天气,我们就特别关心天气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对服装和饮食有直接影响。
当然,国王比普通人更在乎,因为他们自称是“奉天母舰”的“皇帝”。他们认为天人相通,天、地、人对应。
由此看来,古代天文学家把一直固定在天空中的北极星视为天极、天空的中心、帝王之星,并将其命名为仲宫、紫金宫。天上有故宫,地下有故宫。天地应休。
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成28个夜晚,命名为吉祥动物,这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比如:黑龙、白虎、朱雀、玄武、牛、斗、怒、精、石、碧、娇等。
如果天空有任何变化,比如日蚀和月蚀,就预示着地球上将有一场大灾难。这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和皇权的稳定。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天文观测。
从商朝开始,朝廷就有专门的天文官员和机构。从3000多年前的周朝开始,天文观测台就不断建造。
比如河南登封的周公景泰,就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台。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和风雨,很难想象人们是如何在这个天文台观测日月和测量星辰的。
但是从历史留下的文献中我们知道,在4000年前的夏朝,人们就已经有了年、月、日的概念,用天干地支的配对法来计算日、月。
在古代甲骨文中,有日食、日珥和冬季至日的记录。记录了一年中的天数,这意味着一年有366天,分为四个季节。并使用闰月法进行调整。
春秋末期,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修订了早期的历法。一年是365天零四分之一,每19年安排7个闰月年。这种理解非常接近天体的实际运行。
到了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通过描述太阳运动的周年纪念,已经确立了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确立及节气与天气和物候的对应。为了准确预测季节变化和冷暖变化,创造了条件。
24节气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它不仅被列入日历,也是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据。此外,由于神秘的天文知识通俗易懂,古往今来广为人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在中国,天文现象的原始记录已经保存了几千年。此外,它代代相传,从未中断,是人类文化和科技史上的奇迹。有些记载不仅藏在宫中,还写在诗集里告知大众。
比如《新茂月说》,《尚书·尧典》中的日食,就是对公元前776年6月65438+10月1日日食的准确记录。
比如《诗经》年,就有公元前613年七月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也描绘了29颗彗星的形状。
这些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过计算证明是准确的。这些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原始记录,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在天文学领域的光辉轨迹。
据记载,春秋时期,周公的第四子在洛阳建有驿站。主要测量太阳的影子,大地的权杖,地心,四季。根据日影和白昼的变化找出这个季节的变化。
周兑:
将一年中最长的一天设定为冬季至日。那天中午,太阳照耀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天最短,影子最长。
一年中最短的“日中”日被指定为夏季至日。那天中午,太阳照耀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影子最短,太阳最长。
一年中有两天是同一天,秋分和春分。另外,二十四节气也逐渐总结出来了。
据说这座天文台是3000年前周公设计建造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唐宋时期都有翻修。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是由郭守敬主持的,他生活在公元13世纪的元朝。
郭守敬是登封纪年的大科学家,是继汉代张衡之后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
中国古代有65,438+000多种历法,从4000年前的夏历开始。但其中只有三个最有影响力。
书中将一年的长度定义为365.2425天,这与300年后教皇颁布的公历完全一致,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实际周期仅相差26秒。
郭守敬的“民智”在于他发明了20多种先进实用的天文仪器。他除了负责周景台的扩建和重建,还主持了当时首都北京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灵台的建设。
尤为可贵的是,他开创了网络化天文观测的新时代。他以周景泰王为中心,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7个天文台为观测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获得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天文资料。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为表彰他在天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将月球对面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郭守敬山”。
边肖有理由相信,这位离开这个世界680多年的伟大科学家,如果他有灵魂,一定会探索月球甚至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