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婚礼请柬怎么写?

古代婚礼

随着“白色情人节”的到来,昨天荣成迎来了新一波婚礼高潮。新人们送给亲朋好友的大红请柬,虽然体积不大,但足以让大家分享心中的甜蜜。古人结婚时的「喜帖」呢?

上月底,四川省档案馆收藏的巴县(今重庆)衙门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遗产名录。昨日,该馆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巴县档案中涉及婚俗的部分,其中不乏罕见的《更帖》、《Xi客》。尽管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只有方寸大小的清朝“喜帖”,却道出了巴蜀人乃至中国古代婚俗的变迁。

省档案馆首次公布清代婚俗档案。清代民间结婚用的“庚请柬”与现在的喜帖类似,结婚要经过六道程序。

揭示档案的背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整理出110000卷巴县衙门档案。

昨天打开放省档案馆的仓库,清代衙门的档案占了整整一层楼的三分之一。放文件的书架高高耸立,几乎触及天花板。徘徊在书架之间,浏览着盒子上标注的岁月,这么多档案我该去哪里看?

副研究馆员肖恩介绍,巴县衙门档案刚刚被列入中国档案遗产名录。由于数量庞大,档案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整理。经过原西南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再到省档案馆几代档案工作者的努力,直到2000年初才完成。目前,在省档案馆的110000多卷巴县衙门档案中,涉及民俗的有3000多卷,保存了180多年的古代“喜帖”更是珍贵的文物。

中华民族历来有“以资政保史”的习惯,但由于旧社会战乱频繁,地方基层政府的档案极为稀少。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轰炸,八仙档案被紧急安放在重庆沙坪坝一座破庙里。然而,由于缺乏保管和日晒,许多档案已经成为一堆难以分离的纸张。有的档案被乞丐拿出来烧了取暖。

诉讼中涉及的关于婚俗的档案,大部分都是悲剧。

这次公布的清朝“喜帖”虽然充满了喜庆的味道,但背后的实际婚姻生活并不美好。

在道光八年缔结的一份档案上,展示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结婚证缔结后不到一个月,巴县新娘陈露诗在巴县衙门起诉了即将与她订婚的邱家。八仙衙门立即开庭审理,认定陈露诗原来的丈夫陈永顺并没有死,是她的前夫因为家境贫寒而“把她卖了换钱”。结婚证发出后,邱家准备带陈露诗回老家江西结婚时,陈露诗担心邱家会再次“出卖”她,于是起诉到衙门。

肖恩说,现在收藏的八仙衙门档案,大部分都是悲剧性的。这是因为这些档案都涉及诉讼,相当于现在的诉讼。"婚姻到了诉讼的地步,自然会带有悲剧色彩."肖恩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这些档案推断封建社会的婚姻都是悲剧。

古代人的结婚程序

婚姻的六个步骤缺一不可。

翻开泛黄的档案本,清代民间婚姻使用的“更帖”“Xi班”依然充满喜庆色彩。虽然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但在省档案馆首次公开的“耿铁”依然色泽鲜红,花纹清晰。

这张“庚帖”的右上方刻着一对正在行礼的夫妇,下方画着五位期待的客人。在"更帖"的中间,一个金色的竖框用来写男女的生日。与之配对的另一个写着“永永远远”。在一个长长的楼梯上,新郎和他的妻子走上楼梯。主婚人站在台阶顶端等待婚礼开始,整个岗位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西恩说,传统的结婚仪式向来讲究“六礼”,清代的“六礼”演变为“邀庚、问事、报日(邀日)、要约、搭桥、成亲”六个程序。其中,唯一需要写在纸上的就是“请提拔”和“报到日期”。这种喜帖是一种“征婚帖”,即一男一女互留生日,请人测量是否相符。“邀期”就是请人计算和选择适合举办各种婚礼仪式的吉日、规矩和禁忌。其内容一般写在红纸上,由男方家通知女方家,称为“喜类”或“色类”“这是当时的订婚协议,可见古人对命运的重视。”

道光年间,王德胜立下了一份“愿休妻再嫁”的遗嘱,上面有脚印。

离婚的女人只能跟着脚印走。

当然,也有结婚和离婚。在道光年间的一份离婚卷宗上,有一个叫王德盛的人立下了“愿与妻子离婚,再嫁”的契约,因为“年荒”让他穷得养不起妻子。同时,合同中提到,两人离婚是“夫妻双方友好协商”。但道光四年,一个叫蒲鸿福的人以妻子“不服从女人,不孝公婆,不敬丈夫”为由,离婚了。

肖恩说,在中国古代,离婚一般由男方提出,有“休妻”和“成妻”之分。一般来说,与妻子离婚说明女方没有重大过错,而“成为妻子”则说明女方违反了“七出法则”,有重大过错。

奇怪的是,这两份合同不仅有当事人的掌纹,还有一个脚印。对此,肖恩推测,手印是男方的,脚印是女方的,因为在古代男性优于女性。而且合同上有脚印就一定有手印,有手印就不一定有脚印,说明离婚是男方说了算,女方同意不同意无所谓。肖恩笑着说:“不像现在,很多离婚都是因为女方不喜欢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