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目录
河南春节习俗
春节在福建吃什么?
春节大扫除是什么时候?
河南春节习俗
第一,把上帝送得惊慌失措,忙着向火炉献祭
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人们称之为“祭灶节”。此时,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停下手中的各种工作,忙着年前祭祀神灵的祭祀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随着一个凄凉的民间传说。古时候,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儿子。他们视儿子为掌上明珠,非常爱他。但因为家里穷,无法维持生计,他只好忍痛让儿子去煤矿挖煤。
这位老人想念他的儿子很久了。这一天,老妇人告诉老人去参观煤矿。在路上,老人遇到了一个赤脚的同路人,两人越来越熟,相处得很好。聊天中,老人得知赤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追回100名矿工的。老人急了,光着脚求儿子留下。赤脚大方地答应了,并告诉他不要告诉任何人。
见到儿子,老人装病,儿子在身边伺候,无力下井。不久,煤矿出事了,老人赶紧带着儿子回家。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二晚上,老人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告诉了老伴。谁知,这个说法被厨君听了,23号晚上,厨君上天,把这件事告诉了玉帝。玉帝恼羞成怒,立即处罚了赤脚片,并带走了老人的儿子。
正因如此,腊月二十三,人们敬赵君吃糖,希望他到了天宫之后,不要再搬弄是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炉灶。
腊月二十三,中原城乡燃放第一轮鞭炮。城市居民忙着购买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于向炉子献祭。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盛大仪式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逐渐开始。
祭灶仪式大多在晚上举行。祭祀灶台时,祭祀灶台的人跪在灶台雕像前,拥抱公鸡。有的人还让小孩抱鸡,跪在大人身后。据说鸡是枣爷升天所骑的马,所以鸡不叫鸡,而叫马。如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点完香案,屋内香烟弥漫着神秘的色彩。主人斟酒磕头,喃喃自语着什么。看完之后,燃灯大呼“领”!然后天捧酒倒鸡头。如果一只鸡的头扑腾了一下,说明枣爷一直忘恩负义。如果鸡头不动,就需要再浇一遍。
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吃食物,如火炉糖果和火。在一些地方,他们还吃糖饼、油饼和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应该是首推灶糖。厨房糖果是一种麦芽糖,粘在口腔和牙齿上。给灶台献糖的原因是为了粘灶台主的嘴。传说枣爷是玉帝派来监督善恶的神。他有责任与人沟通,联络天地之间的感情,传递仙境与人间之间的信息。它上了天堂,人们就给它灶糖,希望它吃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祭灶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灶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灶主贪善爱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
除了吃灶糖,火也是祭祀当天非常有特色的时令食品。腊月二十三,城里饼干摊的生意很红火。人们围在一起,争相购买祭祀用的炉子并焚烧。农村大部分是自己做的,用面粉和炕做的。家里很热闹,有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视为仅次于中秋节的团圆节。凡是在外地工作、做生意、上学的,都尽量在腊月二十三前赶回家。如果能吃到家里煮的祭祀炉,就会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平安。
二、林州民间春节
林州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过年不是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一年的开始和结束。一进腊月,就有“年味”了。
腊月初八的早餐,人们要吃“腊八粥”。粥是用小米和柿子熬制而成,味道香甜,俗称“柿子疙瘩汤”。所有农妇都要在太阳升起前做好粥,在南墙上放一堆米,说:“早点做腊八粥,在南墙上放一堆米,小鹪鹩就不推我家了。”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始于宋代。原意是人们用一年的收成祭祀祖先、神灵,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发,逐渐演变成吃“腊八粥”,祝谷亮来年丰收。目前,林州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来年会有好收成”的说法。
二十三、送老灶主上天。为了让灶王爷替百姓向玉帝求情,人们在灶王爷牌位两侧的对子上写着:“天道好言,下凡吉祥”。为了防止灶王爷报假信息,芝麻糖被当作水果祭品,粘在灶王爷的嘴上。
打扫房子二十四。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是天帝的统帅,负责视察家人的功过。凡是这样做的人,都要在墙上做记号,并在年底的腊月二十三向天界报到。卢颐武接到天帝的命令后,会根据墙上的记号,用天兵惩罚回民。为了消除隐患,人们在送灶神的第二天就立即开始打扫屋子,形成了“二十四扫屋”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那一天,人们把泡好的大豆磨碎,通过篮子搓去残渣,煮熟成块,捞出放入筛子,形成积压。之后,豆腐被切成小块,保存在盐水中,供春节期间食用。
26块切肉。那一天,市场上有许多肉架子,村民们用大锅宰杀猪和羊。割肉的,量财的,富户预备,直到正月十五;穷人准备到正月初五。
二十七蒸着吃。是穷人家和富人家都要做的事,也是过年的特色之一。每家要根据人口大小和客人数量,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吃到“破五”的数量。
两贴两刮。在1949之前,林州大部分人请人写对联,也有农民用家里的花来表达心意。此外,周六他们还得坚守在门口。
门神多为秦琼、景德、大高关公、五子邓柯等。,而且大部分都是钢印的。贴副讲究“穷签(横缝)富副”,即过梁纸要小,副纸要肥。1980以后农村都贴双对联,就是除了门框上的一副,在门垛上再贴一副巨型对联。还有一桶写在菱形纸上的药方,上面写着“福”字,还有一个“出门见福”,或者“欢迎收福”,或者“欢度春节”之类的,贴在门上或者墙上。“院中春色”贴在院中树上,“白虎喜气”贴在石磨上,“龙喜气”贴在石磨上,“日行千里”贴在车上,“六畜兴旺”贴在仓房上,“米麦满仓”贴在桌子上,“衣服满箱”贴在衣柜上,“健康平安”贴在床头上。与此同时,各种神牌也以新的方式书写,除了厨房是用绿纸写的(意在避免火灾),其余都是用红纸写的。里里外外,都是红灯,都是好运。
二十九撒蜡就走。那天晚上,几十个人在邻村的带领下,提着灯笼,敲着鼓,拍着钹,举着香轴。他们到各村的寺庙里点蜡烛,烧香箔,为的是敬神驱邪,送福音。村子里的人们聚集在圣地,等待福音传道者队伍的到来。一村送,一村收,田野灯火通明。1950之后,这个习俗就消失了,改为29打酒。
30捏仁出锅。
捏仁捏扁菜,出锅就炒菜。这两项工作是腊月三十最紧张最艰巨的工作。那一天,从早上开始,家里所有的女人开始一起干活,做馅,和面。馅料和面后,他们围在炕上揉面。婆婆和嫂子一边捏,一边逗,很开心。打包的扁食应该够30个晚上和初一第一天吃。
我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成小碟子,每盘两个。主妇会在家烧香点纸,为先人祈福:“有话要说,先吃了再说,这样才能保佑家庭,人丁兴旺。”另外,家里的男人用托盘抬着去坟头祭祖,每个坟前放一个小盘子,点一门大炮磕头。
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就开始炒。该上油的都要炸。酥肉、丸子、刀头肉(排骨用)和菜类食物都要在锅里炒,但你要从第一口锅里取一点,盛在炉子里,让灶王爷在五月初一回来吃。当然,如果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在29号。
硬币是平的。
这是临县流行的一种民俗。三十包扁食里,几个硬币包在扁食里,谁第一天吃早饭就吃扁食,谁就在这一年里有福了,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是孩子们,他们破例多吃些清淡的食物来逗全家人笑。
送一盏灯。
30日晚上,县城南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把纸灯笼连在柱子上,送到坟头通宵点灯,让先人和别人一起过年。这盏灯是初一早上拿回来的。
门栓。
年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的门槛上放一根桃木棍,如果没有桃木就用其他的棍子,防止“野鬼”进屋。
忍了一年。又称“守岁”。据民间传说,三十夜,只要你有毅力,一定会等到神的女儿打开更坏的大门保佑人间。如果你早睡,就不会有快乐。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聊个没完,借此机会享受天伦之乐。家庭主妇也要设香案祭祀,通宵捧烛,焚香五次。晚上禁止大声喧哗,以免惊扰神灵;
禁止拆柜,以免卷款潜逃;禁止照镜子拿木梳,以免看见“鬼”;禁止见刀剪,以免破屋;禁止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止倒便池,以免亵渎神灵。30晚你要把剩菜扔了,那叫明年的晚饭。
大年初一早起要把剩饭剩菜扔掉,不止是个好兆头。
1980年,新增内容。许多有条件的家庭围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凌晨时分,各家的年轻人右手拿着枪,左手拿着火,右脚踩在门外,左脚踩在门里,睁着眼睛看着电视屏幕,抢着点头鸣枪。电视画面一到,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齐鸣,火光、礼花、二环等各种彩色大炮把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第一天磕头。
天亮前人们停止吃扁食后,晚辈先给家里的长辈磕头,然后去其他家庭(一般是自己家)磕头拜年。除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里其他人都去了邻居家,就连三里五村也给亲戚和新朋友拜年。如果晚辈是小孩或者新婚媳妇,长辈要给一些压岁钱。
拜访亲戚。
探亲顺序是:侄子去奶奶家,女儿随丈夫去娘家,然后去姑姑、姑母、姐姐家。除了特殊情况,我们都应该回去祭拜。民间有“初一初二美,初三初四好祭拜节”的说法。
解开五个结。
农历正月初五是农历五月初五,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第五、第十四和第二十三天是不吉利的日子。正月初五是新年后的第一个不吉利的日子,非常忌讳“走亲访友”,积压的都是为了过节改善家里的生活。
第三,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然而,中国新年不仅是农历正月初一,也是一年和一年的结束。从旧年十二月初八到农历正月初五,就是年。旧时开封有句话:“腊八,祭灶,过年时,姑娘要花,小伙子要枪。”所以说到腊八,开封城乡都会有“年味”。
二十三、坛官。12月23日是我国民间的祭灶节。为了让灶王爷在天上对玉帝说好话,家家户户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还在牌位两侧写上“好言从天,好运从下”。意思是灶神的送别晚宴。
祭祀结束后,大家都忙着买年货,打扫屋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给亲戚的礼物。买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今天开封还有一首庆祝春节的民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屋;二十五、豆腐;二十六、切肉;二十七、杀一只鸡;二十八、杀一只鸭子;二十九、去打酒;30岁了,贴个门旗。”
除夕总是被称为除夕,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在过去,开封有许多旧习俗。如“官印”、“武官印”、“公事印”、“说书印”、“乞印贴”等。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祭祖和除夕守岁。现在除夕夜,开封人还沿袭着过去的许多好习俗。虽然除夕夜不再有“祭祖”了。然而,一些人走亲访友,看电视和猜灯谜直到深夜,一些家庭聚在一起相互鼓励,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并制定新一年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钟声响起时,人们争先恐后地燃放第一声鞭炮,这意味着开封人开辟未来的决心和热情。
正月初一,家家早起,换新衣,洗完。首先,他们放鞭炮,祭奠祖先的遗像。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他们“压岁钱”。2008年全家在饺子吃饭,然后开始给亲戚朋友拜年。旧时拜年一般由父母领着,先拜长辈、亲戚朋友,再去远方的家。家家都有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为了等过年的客人。按照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大年初一下午拜年就结束了。
正月初二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旧日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喇叭声、汽笛声不绝于耳,骡马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因为旧历上说这一天“不适合一切”,所以第三天禁止去开封探亲。初五是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亲戚朋友之间也要避免互相拜访。除了这两天,节日期间开封乡亲走亲访友,少有闲暇的日子。
& lt& lt& lt返回目录
春节在福建吃什么?
漳州:韭菜,金丸
在漳州,春节吃韭菜是个好兆头。韭菜指“韭菜春”,意为长久幸福。小时候总听大人说:“吃金丸,是一种年糕。它是由面条、鸡蛋、三层肉等蒸成的。只要想想就知道特别好吃。
莆田:卤豆腐和面条。
莆田人年夜饭的第一道菜是红烧豆腐,更多的人用红蘑菇做红烧豆腐,意味着红红火火,是开年的好兆头。莆田面条相当有名,在街头小吃店也经常见到,所以面条也会出现在莆田的年夜饭里,象征着吃的人可以长寿。
福州:太平燕和八宝芋泥
福州人每年都在饭桌上过夜,春节也不例外。太平燕是一种“平食”。包的外皮是肉末和土豆粉,里面包着肉馅。八宝芋糊是一种甜食,通常在年夜饭结束时吃。热乎乎的芋头糊软软甜甜的,过年必备。
南平:熏鹅,冬笋。
熏鹅是武夷山顾岚最有名的熏鹅。入口麻辣伴着酒味,暖意已经席卷全身。冬笋是南平地区的特产,几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你炒菜做汤吗?每一道都很好吃。
龙岩:凉粉、水煮鸡、灵芝鸡汤
龙岩人过年餐桌上肯定有鸡,有的是水煮鸡,有的是灵芝鸡汤。另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物是米冻,意为“冷冻快乐”。
宁德:黄鳝红烧甲鱼地瓜扣。
宁德有山有海,自然年夜饭不缺美食。比如鳝鱼炖甲鱼之类的海鲜珍品,就显示了家里的富裕。饭桌上还有当地特产红薯扣,有些类似红薯粉,再配以其他辅料油炸而成,寓意“日久生情”。
& lt& lt& lt返回目录
春节大扫除是什么时候?它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中国民间称这段时间为“春节”或“除尘日”。因“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
但在现代社会,由于家庭成员工作时间紧张,提倡在除夕前最近的“周末”进行大扫除为好,因为“周末”家庭成员一般都在家,全家合力大扫除,所以很多人喜欢选择除夕前的周末进行大扫除。
据古籍记载,古代有年终大扫除的习惯。据吕春秋介绍,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说法,由于“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扫除一切“晦气”“晦气”。《贾青录》卷十二记载:“腊必残废,故宜择宪书一扫白日,去朝廷积垢。或23日、24日、27日,俗称‘尘’。”
& lt& lt& lt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