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的命?
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的一个贵族家庭,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代。13岁,嫁给后金国的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封她为庄妃。顺治、康熙时期,她被尊为皇太后、皇太后。1688 65438+于10月27日逝世,享年75岁。后人习惯称之为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贤惠、有见地、有才华,为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满族贵族民族矛盾和内部斗争的复杂局面下,她先后立了两个小皇帝(六岁的儿子福临和八岁的孙子叶璇)登基;他辅佐三代皇帝(皇太极、顺治、康熙)统一朝纲,为清朝大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她没有任何政治头衔,也不想要什么政治名号,尽管朝臣们一再要求她“听政”;她以妻子(公主)、母亲(皇太后)、祖母(皇太后)的天然身份,在幕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努力、智慧和才华。无论她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都归功于她的丈夫、儿子和孙子。
“小庄”皇后,即清初小庄段皇后,原是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别勒寨桑的女儿。十三岁嫁给清朝太宗皇太极,取名“庄妃”。她精致、美丽、优雅的身上,流淌着成吉思汗后代的血液,充满了勇气、刚毅、自信和智慧。一生战斗在满清宫廷斗争和明清大决战的漩涡中。她先后辅佐过清太宗(丈夫)、清帝多尔衮(已婚)、清朝始祖福临(儿子)、康熙皇帝叶璇(孙子),主持过入关、建都、灭明三件大事,对清朝的建立、巩固和政治清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时她在朝廷的地位不亚于唐朝的武则天,但她并没有自称皇帝。她的权利不亚于慈禧太后,但也不“听政”。所以,她背后流传着很多故事。
第一,洪承畴被清除。?
洪承畴是明朝冀辽总督,兼八路军总司令。公元1614年在嵩山战败被俘,押解至盛京。当时皇太极野心勃勃,想要吞并中原。他想找一个明朝重要官员的“向导”入关。所以劝他不惜一切代价投降。金钱和美色,但洪承畴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地说:“这个美男子只知道清楚的,不知道清楚的,只知道死的,不知道健康的!”说罢,坐在墙上,不喝不吃,只想快点死。皇太极真的和他没有关系。?
消息传到京城,明朝为之动容,立即为他举行追悼会,崇祯皇帝也亲自祭奠。然而此时的洪承畴并没有慷慨赴死。他不仅向清廷投降,还成为清军的“先锋”。做出这个投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庄妃。
据说洪承畴绝食的第四天,在屈辱和痛苦的恍惚之间,突然一个汉族打扮的俏丽女子推门坐在洪承畴身边,让洪承畴失去了警惕,把他当成了一个同病相怜的人,展开了一段对话。我平行的想到我深爱的妻子和儿子,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女人一边擦着他的眼泪,一边低声说:“将军,人生死容易,活下来难。明朝就像一座建筑,将军,你是明朝的栋梁。如果建筑毁梁,明朝靠什么支撑?目前明清两朝势均力敌,但战争中两败俱伤,和平中两败俱伤。以将军的威望,若能保命,在他们之间斡旋,扭转冰冻局面,达成协议,岂不报效朝廷,报效天下百姓?”洪成犹豫了一下沉默了。女子趁机解释道:“将军就算不在乎他家和我小女儿的私情,也要在乎百姓和国家。”“可是——”洪承畴已经心动了,欲言又止。女子连忙答道:“清主仁慈宽厚,绝不会为难将军。”?
洪承畴一点头,门就开了。原来大清皇帝皇太极“碰巧”来了,他很期待这个结果!?
此后,洪承畴跟随多尔衮入关,攻城掠地,灭明灭清,平定江南,横扫云贵,大败李定国,为清朝征战二十余年,真正成为清朝灭中原的先锋。?
这是庄妃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光彩。?
第二,策划福临登基。?
公元1644年,皇太极驾崩。一场激烈的王位争夺战开始了。有三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皇太极的长子太子苏,皇太极的十四弟太子多尔衮,皇太极的九子。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有权有势的诸侯,豪格是封王兄弟的独子,掌管着八旗的两旗,黄征和黄翔,得到了半壁重要八旗军队的支持。至于多尔衮,他在军事上战功卓著,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手里有两支旗兵,一支是白旗,一支是镶白旗,他的士兵技术娴熟,骁勇善战,又有豫亲王多多和五营郡王阿济格的忠心。这两个团体都不妥协。只有六岁的福临没有力气。但他是庄妃的亲生儿子。庄妃拥有的是足够的聪明才智。她静观其变,秘密策划,决定利用两派的矛盾为福临争夺王位。
庄妃暂时抛开了皇太极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职位的争夺中。她审时度势,展望未来。她觉得皇太极打下的土地不仅要保住,统一中原的大业也指日可待。无论豪格和多尔衮谁登基,都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场大内战。这是两个人都不希望的。因此,从表面上看,豪格一再制造假借口,而多尔衮犹豫不决,所以是支持“第三者”福临的绝好机会。关键是要争取实力派的支持!庄妃权衡利弊。为了清朝和她的儿子福临,她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用多尔衮,把多尔衮争取过来!于是,她使出女人的一切手段,政客的一切伎俩,让一直以统一为己任的多尔衮与自己达成一致:她坚决支持福临登基。然后自然而然的来了,庄妃不动刀枪,化解了一场紧张的皇位争夺战。福临称皇帝,而庄妃取了“渔翁之利”。福临即位后,次年改为顺治元年。当时31岁的庄妃被尊为太后。史称“孝庄皇太后”。
这是第二次了。庄妃成了皇太后。
第三,定都燕京。?
顺治掌权的同时,山海关大乱。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消息传到清廷,震惊朝野。为了完成清帝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遗愿,孝庄皇太后当机立断,决定开动全国兵马,大规模入关,统一全中国。她告诫多尔衮,入关后要严守军纪,赢得民心,迁都北京,稳定中原。
不久,李自成败给清军的洪水,放火烧了明故宫,洗劫财宝,仓皇出逃。清廷迁都已成定局。而清廷,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远离祖先的出生地,不愿意去一个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土地。正是这位庄妃化险为夷,决定破釜沉舟,举行史无前例的迁都大游行。。她带着年轻的小皇帝,告别了皇太极的昭陵,承担了迁都的一切风险和负担。她的车率先走在了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的前面。面对李自成留下的空城和焦土,面对成千上万人没有食物和住所的巨大困难,是她预见并迫使朝鲜支援大米。是她做出了坚定的决定:把燕京作为自己的首都!?
顿时,人心平静,军队平安。李自成失陷,鲁王、唐王等南明小朝廷相继灭亡。清太宗耗尽毕生精力,未能如愿以偿的野心,终于实现了!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清帝国建立了。而“驾驭”这个泱泱大国臣民的,正是小壮的儿子顺治,他才刚刚六岁。?
要说顺治的“治国安邦”,全靠小壮。?
第四,辅助康熙。
顺治初年,中国在经历了明末的暴政、农民起义的破坏和清兵的劫掠之后,已经变得人烟稀少,农村荒凉,瓦片破碎,一片废墟。为了帮助年幼的儿子治理这个国家,萧庄竭力协助顺治平定群雄,打击朋党,沿袭汉制,厉行节俭,使国家得以休养生息,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可惜顺治不负众望。他心爱的妻子董鄂妃病逝后,一蹶不振,自己也死于天花。他的儿子康熙八岁当了皇帝,孝庄当了皇太后。两年后,康熙的生母去世,抚养教育十岁的康熙皇帝的重任就落在了小壮的肩上。她还在幕后为康熙出谋划策,治理朝政。?
当时的四位侍郎,鳌拜、苏克萨哈、齐巴毕隆、索尼,充满矛盾,各有野心。孝庄分而治之,利用他们,最终俘获了一度称王的鳌拜,巩固了皇权。不久,三藩作乱,退出三藩,并得到吴三桂、耿、尚志新的支持。小壮不仅支持康熙力推拨乱反正,还多次用自己的银子奖励出征的士兵,深得民心。
在蒙古察哈尔布尔尼起义反清的紧急关头,肖壮果断推荐被革职的大学士图海为大将,平定了北方,稳定了大局。?
康熙即位后几年,所有大事都是小庄过问后才实施。?
康熙对小庄极其孝顺。他曾说:“我跟了我奶奶三十多年,一直在教她,才取得了成功。”评价高到无人能比。
第五,庄妃下一次婚姻之谜。?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皇太后去世,享年75岁。这位献身大清的至尊女子,死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举国哀悼。她的灵柩在临时保安厅埋了四十年,直到雍正朝,还埋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令人费解。?
后人推测这与她与多尔衮的传奇婚姻有关。?
传说当初科尔沁的贝勒扎桑曾经口头把布木布泰许配给多尔衮。没过多久,努尔哈赤又去科尔沁部,遇到了布木布泰,于是把布木布泰许配给了皇太极。多尔衮认为:布木布泰本来是属于他的,但是被皇太极拿走了。多尔衮为了确保福临的登基,宁愿放弃自己当皇帝的机会,同时也断绝了皇太极另一位继位公主之子豪格的皇帝梦。孝庄文皇后知道多尔衮大权在握朝野,羽翼丰满,很容易废帝自立。一旦有变,不仅他们母子性命不保,就连清朝也可能毁于八旗内乱。所以,她把鹊桥换成媒人的婚姻,是明智之举。因此,朝廷以皇帝的名义下令结婚,举行仪式和婚礼。两年之内,多尔衮病死。福临并不担心。此后,可能是因为满人接受了汉人的道德标准而以此为耻,不肯写进正史。后人也后悔了,不提“嫁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