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非物质遗产项目“送王船”表达对海洋森林的敬畏和感恩,是一种怎样的自然资源?

世界级非遗项目送王船,表达了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

送王船是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避祸祈福平安的民间活动。这是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激的祭祀活动。202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通过一系列祭祀仪式祈求“国家平安、风调雨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宣布,由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人与海洋可持续连接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送王船”)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有14个学习地。

送王船发展历史简介

送王船是中国闽南地区(厦门、漳州、泉州)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仪式。这两个国家的活动既是* * *也是地方。闽南多在东北季节秋季多风时,每三四年举行一次;在马六甲,多在农历闰年、旱季吉日举行。仪式持续了几天或几个月。

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东南亚”和海上贸易逐渐从中国南方向东南亚扩散。送君船传递了人们对祖先出海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促进包容性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它承载着观测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在海洋生产生活中长期智慧的结晶。

《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相关社团视为同一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交融的生动例证。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送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