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祎凡节的传说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一帆节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按饭节分别叫“依饭而行”、“敬饭爷爷”、“还祖择”和“祝福语”。一帆节是仫佬族祈求上帝保佑丰收,让大家开开心心的传统节日。它在一年的冬季至日前后举行,持续3-5天。仫佬族以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同姓为一个宗族,同一个宗族的分支叫“冬”。根据节日,一般安排在“冬季”。要准备的物品有猪、羊、鸡、鸭、鱼、米、酒。
那一天,人们杀猪杀鸡,包三角饺,蒸饺,用红薯和芋头做许多牛和水牛的模型,用红线拴成串的糯米穗,准备12种素食肉制品,陈列在祭坛上祭拜“祎凡爷爷”。两个魔术师,第一个老师高呼“请神”:第一个老师扮演“神”,戴着面具,穿着法衣,载歌载舞,一直请了36个“神”。然后,把牛模型和谷穗分发给各家各户,并在上面放上香烛。村里家家户户都坐满了客人,几十里外的兄弟民族的亲戚朋友也来祝贺。他们参加了节日活动。非常热闹,狂欢了一天一夜,活动告一段落。据有关资料显示,它已经流传了500多年。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申报的仫佬族民餐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历史
传奇一
传说仫佬族的祖先因为得到狱卒梁、吴的同情,深夜被发配。但那天晚上天很黑,后面还有追兵。身处险境,突然看到一个白衣少女,牵着一匹白马去救她。祖先们骑马远离危险。先祖发迹后,不忘梁、吴、白马三人的救命之恩,把他们死的那一天定为“节”。
图例2
相传宋禧年间,木老山村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村民奋力抵抗,却壮烈牺牲。嘉四年,梁、吴任总督,建庙。规定在海、毛、羊毛最后的岁月里,要请三师,祈求上帝保佑,祈求人畜平安,祈求五谷丰登。
每10年,仫佬族在农历立冬时节三次选择吉日,以仫佬族生活区的所谓“冬”为单位,在其祠堂内举行盛大而神圣的米易节,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整个活动持续了一天一夜,由七个程序组成:设置祭坛,邀请圣徒,献祭,说服圣徒,歌唱牛哥,加入士兵和送走圣徒。节日期间,整个村庄充满了欢乐。男女老少庆祝丰收,享受欢乐。他们互相祝愿来年丰收,牲畜兴旺。
三个传说
一帆节是为了纪念仫佬族英雄罗毅和罗英的功绩而演变的。传说罗衣、罗英父女能射狮驯牛,开垦荒地,使仫佬族丰衣足食。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各村聚集起来敲锣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它演变成了一个报答祖先心愿的节日。今天,人们仍然
开坛:又叫“筑坛”、“设坛”、“升坛”、“邀献曹”,即在坛桌上放三支竹筒,每支三香三祭。四个魔术师敲锣开仪式,其中一个拜四方,并邀请曹邀功。
请:向严清赠送茶叶、橙子、甘蔗、芝麻、大豆等12元素。这位大师会一个一个地背诵36位神的名字,而另一位穿着袈裟,戴着光敏男孩面具的大师会跳舞。请到祭坛来。
祭祀:祭祀神灵。每家聚集36只鸡鸭,龚师傅宰杀其中一只,在空中写下“多生”二字,然后在院中杀猪、鸡鸭。
劝导:请诸神享用供品。猪肉、猪头、猪尾、内脏、鸡鸭、酒等十二种肉类烹制而成的“泥宴”。
唱神:唱各路神的人生经历和成就。一个戴着浅色面具的老师唱歌跳舞。唱歌给神听就是老师戴着神的面具表演。唱功和演技的形式取决于每个神的生活经历和表演特点。他们的空翻、筋斗、斗智等表演都很精彩有趣。两边的村民随着“呵呵”的背声欢呼起来,气氛更加热烈。
士兵:石师傅咬红公鸡的鸡冠,把血滴在红薯和芋头做的“牛”和“猪”上,粘在稻穗上,滴在酒碗上。每一个仰慕者都喝了一口鸡血酒,据说是受神灵保护的。群众把猪和红薯、牛、芋头做成的糯米粒带回家供奉给神社,可以保证人民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送:马上送梁九。送走三十六神后,老师特意为梁九举行了欢送仪式,与众人同乐。传说梁九是一个保护仫佬族利益的清官,深受百姓爱戴。届时会有老师扮成梁九戴着口罩,背着绑在公鸡身上的竹竿,拿着酒壶,一边拎着鼓鼓囊囊的猪尿泡,一边和村民们一起唱歌或回答问题。
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产生活琐事。答错了,梁九用猪尿泡打他的头说,男尿泡打你的头!引起了一阵笑声,充满了乐趣。之后,梁九与祭祀大典的负责人交换了四杯酒,迅速推倒椅子,放鞭炮,表示用踩猪尿泡的方法赶走一切瘟疫和瘟疫。至此,整个仪式结束。
邀请圣人
是茶、柑橘、甘蔗、芝麻、大豆等十二种元素的“盛宴”。师父一一念出36位神的名字,而另一位老师,穿着袈裟,戴着弦面具,手舞足蹈,表示邀请的神已经来到祭坛。
展胜
向上帝献祭。每家聚集36只鸡鸭,龚师傅宰杀其中一只,在空中写下“多生”二字,然后在院中杀猪、鸡鸭。
劝说
请诸神享受献祭。供:猪肉、猪头、猪尾、内脏、鸡鸭、酒等12种肉类烹制而成的“泥宴”。
“祎凡节”——歌神
歌唱上帝
赞美每一位神的人生经历和事迹。一个戴着浅色面具的老师唱歌跳舞。唱歌给神听就是老师戴着神的面具表演。演唱和表演的形式是根据神灵的生活经历和特点来决定的。他们的空翻、筋斗、斗智等表演都很精彩有趣。两边的村民随着“嗬嗬”的背声欢呼起来,气氛更加热烈非凡。
何冰
老师咬红公鸡的梳子,血滴在红薯、芋头、糯米穗、酒碗上。每个参与者都喝鸡血酒。按照迷信的说法,可以得到神灵的保护。
盛松
马上派梁九去。送走三十六神后,老师特意为梁九举行了欢送仪式,与众人同乐。传说梁九是一个保护仫佬族利益的清官,深受百姓爱戴。到时候会有老师戴上口罩,扮成梁九,背着绑在公鸡身上的竹竿,拿着酒壶,提着充气的猪尿bubb。
一帆节是仫佬族信仰和习俗的结晶,体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帆节成为仫佬族庆祝、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节日。节日里的祭祀仪式逐渐简化。摒弃封建宗法,增加了新剧、新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如今,时代赋予了一帆节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帆节已成为仫佬族感谢党和政府关心、祭拜祖先、庆祝丰收、祈求和平、追求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的传统节日。
继承现状
老番伊节是仫佬族祭祀祖先和神灵、庆祝丰收、保护人畜安全的盛大传统节日。仫佬族的节日时间各地略有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一帆节经过改革,成为仫佬族庆祝、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节日,摒弃了封建宗法的东西,增加了新剧、新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
一帆节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是仫佬族长期积累的信仰和习俗的结晶。它体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如今,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弱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后继乏人,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老挝人民根据米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木老山村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2014 165438+10月7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今年9月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八章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每年农历冬季的第一天是仫佬族的聚餐节,放假一天。
一帆节是仫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帆节,又称“扬帆”、“敬帆”、“还祖遗愿”、“祈福话”,是仫佬族祈求上帝保佑、心灵平安的传统节日。它在许多村庄或宗族举行,通常每三年一次,大多在冬季开始后,但节日的时间因地而异。
据了解,民间祎凡节的中心内容是举行“祎凡道场”,庆祝地点选在公祠,没有祠堂的先在宗室举行。祠堂门上贴着对联,门楣上剪贴着红、黄、绿、蓝彩纸9张,上面写着“敬神”、“聚福”、“庆功”、“随饭”等字样。大殿前三道门用松枝绑缚,殿内有一祭坛,燃香示祭。
按米祭祀仪式,由梅山老师主持。祭祀前,大厅的墙上挂着36位神的画像,祭坛的桌子上放着面具。祭祀时,除了点香、摆台,还会供奉一些用红薯、芋头做成的“牛”、“猪”,以及谷穗、五色糯米等祭品。整个仪式有两位大师参加,其中一位大师戴着面具,穿着红衬衫和凉鞋,被称为“舞者”。另一个人,穿着便服,叫“歌手”,唱神仙经。
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罗城仫佬族美食文化节”分别于2009年6月28日、20113日在罗城县成功举办,千人共庆丰收。木老山乡各族人民跳起了丰收的舞蹈,唱起了感恩的歌,捧着丰收的果实,用自己的心愿向世界表达着感恩。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