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手抄报简洁美观。
你见过什么简单好看的元宵节手抄报吗?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每个人都见过自己最喜欢的手抄报。手抄报的字行间要工整,字体不能太小,不能乱涂乱画,不能拼错。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手抄报?下面是我帮你整理的一张简单好看的元宵节手抄报。欢迎阅读收藏。
元宵节手抄报简单好看1元宵节手抄报绘画教程
1.先在手抄报上方写上“迎元宵”的主题,并在手抄报周围画一个边框。
2.中间画一碗元宵和一个小男孩,画三个边框。
3.完成手写报纸的细节,并画一些装饰品,如糖果和烟花。
4.开始画画。让我们用粉色和蓝色来画边缘,用蓝色、黄色和紫色分别画三个边框。
5.继续给中间的插画涂色,给棒棒糖涂色,给四个灯笼涂上紫、绿、红、黄。
6.最后在边框画一条横线,在背景上画一个雪花装饰,庆祝元宵节的精美手抄报就完成了!
元宵节手抄报简洁美观。2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在汉代,人们在农村田间持火把驱赶昆虫和野兽,希望减少害虫,祈求丰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芦苇或树枝做火把,成群结队地高高举在田野或晒谷场上跳舞。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数万人参加了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火把也逐渐变成了彩灯。
自中唐以来,元宵节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最彻底和最典型的传统节日。
在大多数地方,元宵节习俗包括吃元宵,看灯笼和解决灯笼上的谜语,以及击鼓,舞龙和舞狮,但也有南北独特的习俗。
吃粽子;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宋代开始食用,当时称为“飘紫苑”,也叫“汤圆子”、“乳糖紫苑”、“汤碗”、“汤团”,商人称为“元宝”。宋元之初,汤圆已经成为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元宵”。
今天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根据馅的理论,元宵分为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和咸、甜、肉、素。按制作方法分,有手搓、元宵机制、竹匾卷等多种。根据磨粉的不同,有糯米粉和高粱米粉。
解灯谜;猜灯谜
玩灯笼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源于元宵节的文字游戏,也叫灯笼虎。将谜语贴在灯笼上,供人们猜射,答案以字义为主,有卷帘、秋千、寻凤等24种谜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1979年在南京举办了中国灯谜节。灯谜有上万个,三天内有两万多人参与。
享受节日灯笼
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导佛教时,正逢蔡澄从印度回国求佛,说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贡舍利,是参加佛教的吉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殿、寺院“燃灯示佛”。从此,元宵节放灯笼的习俗从最初的皇宫传到民间。即正月十五,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挂灯,城乡彻夜灯火通明。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灯笼市场。当时的首都长安已经是百万人口的世界城市,社会富裕。在皇帝的亲自倡议下,元宵节越办越豪华。中唐以后,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开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长安的灯笼市场非常大,有五万盏灯笼,各种各样的灯笼。皇帝命人做了20个巨型灯笼建筑,高度150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宋代的元宵节在规模和梦幻灯光上都优于唐代,活动更加民俗化,民族特色更强。此后,元宵节不断发展,元宵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元宵节是“上元前后一日”。宋代在十六之后增加两天,明代从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
清朝满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灯会依然壮观。日期被缩短为五天,并持续至今。
在台湾省,灯笼有光明和优雅的含义,点亮它们意味着照亮未来。台湾灯笼和恩的谐音代表生男孩。所以过去女人会故意在灯笼下徘徊,希望“钻到灯笼下生蛋”(也就是游过灯笼下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种流行的民间群众表演。高跷原本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在中国,高跷最早出现在《列子·傅说》:“宋代有子兰者,用其技干宋元。宋元时期召见,看其技艺。有两枝长其身两倍,属其胫,齐头并进,使七剑重叠跳跃。五剑常在空中,袁俊大惊,赐金帛。”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高跷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经流行。
表演者不仅可以用绑在脚上的长木头走路,还可以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高跷、跑高跷三种,一脚以上。根据古籍记载,古代的高跷都是木制的。在刨好的木棍中间做了一个支撑点放脚,然后用绳子绑在腿上。表演者踩高跷时可以舞剑、劈叉、跳凳、跨桌、跳秧歌。北方高跷秧歌中,人物有渔夫、媒人、傻儿子、二哥、道士、和尚等。
表演者滑稽的表演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在南方,高跷扮演着传统戏曲的角色,包括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和小丑。他们边表演边唱歌,热闹,自娱自乐。据说这种踩高跷的形式最初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作食物,在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踩高跷活动。
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节或大会庆典,人们总要来舞狮助兴。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一起带回来的贡品。但舞狮的技艺,却是源于西凉的“假面戏”。有人认为舞狮起源于五世纪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依据,在今天很难判断其对错。
然而,在唐代,舞狮已经成为宫廷、军队和民间的流行活动。唐端安节《乐府杂搜》曰:“戏中五狮,高十余尺,各着五色。每狮十二人,身披红条,披衣画衣,手持红笔,称之为狮郎,舞太平乐。”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西凉歌妓》一诗中如此形象地描述:“西凉歌妓,西凉歌妓,蒙面胡人,假狮子。头尾木雕,镀金眼银牙。汾浔毛衣有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这首诗描述了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舞狮主要是表演“武氏”,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氏”。小狮子一个人跳,大狮子成对跳,一个站着跳狮头,一个弯腰跳狮身狮尾。
舞狮者盖着狮子被,穿着与狮子身体同色的绿色狮裤和金色爪靴。人们无法识别舞狮者的身体,它的形状与真正的狮子非常相似。
狮导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转的绣球,配以北京锣、鼓、钹,逗弄狮子。在“狮郎”的指导下,狮子表演翻筋斗、跳跃、攀爬、跪拜等技术,还有走梅花桩、跳桌子、踩滚球等一些高难度动作。
南派舞狮主要以表演“石闻”为主。表演时,它注重表情,如抓挠、抖毛、舔毛等。,生动可爱,也有吐球等高难度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流行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侨乡。虽然南狮也是二人转,但舞狮的人都穿着灯笼裤,只披着一条五颜六色的狮子被跳舞。与北方狮子不同的是,“狮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缎带,手拿葵花扇逗狮,从而舞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滑稽可笑。南狮的流派很多,清远、英德的“鸡头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河、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
除了他们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个性。白胡子舞狮法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稳浑厚,威严有力。民间称之为“刘备石”。黑髯红脸狮,人称“关公狮”,勇猛威严,气魄非凡。灰髯狮,粗犷好战,俗称“张”。狮子是百兽之尊,其形象威严、尚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可以驱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和其他重大活动期间舞狮的习俗,希望好运和生活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