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哪些传统民俗?

一、春节

春节俗称“新郑”。在正月初一,人们天一亮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这就是所谓的“郑恺”。1994结尾,城区禁止燃放鞭炮,很俗,但农村依旧。主妇煮好甜面汤祭神后,大家都会吃,祈求全家幸福长寿。然后,用三碗红纸花的米饭,俗称“春枝饭”,祭祀祖先,祈祷一家人有足够的食物备用。然后拜年。去给长辈、亲戚朋友、邻居说“恭喜”;主人家用竹盒(俗称“荐盒”)装糖果、糕点、蜜饯,泡上甜茶,热情招待客人。至亲好友,主人以美食美酒款待,称之为“春节酒”。当客人离开时,双方都给孩子们“红包”(压岁钱)和偶数个橘子。清代同治在《竹枝词》中有一句话:“大年初一春,大家陪他一个礼物。孩子也说恭喜,赚得红橙满袖。”

初一有很多禁忌。三餐不吃粥,避免雨天外出。不扫地,不在户外倒垃圾,就是钱不漏出来;不打骂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避免打碎盘子和器皿;不能去井边挑水;不要动针、缝、刀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忌讳,但还是有人循规蹈矩。

正月初二,“请女婿”。夫妻带着孩子,带着礼物去父母家拜年,给公公婆婆拜年。娘家准备酒席邀请女婿,礼仪非常隆重。现在人们仍然遵循这一习俗。五月初五,店铺恢复营业,小商贩走街串巷叫卖,家里开始打扫卫生,变成日常生活。

农历九月初九,用“三祭”、甜糕和水果来祭奠神灵。

第十一个晚上,吃豆腐、韭菜、瘦肉,叫“吃的幸福”。

自清朝以来,项城在春节期间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即“逛叶公街”(现在的南昌路,是清朝海城宫皇吴居住的街道),其中有风味小吃摊,摊位,舞台,木偶戏等娱乐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习俗改为“娱乐春场”(1965废弃),设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在原有娱乐之外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体育活动。春节期间将组织拥军拥政爱民、慰问教师、集体祭拜、举办春节茶话会等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卡拉ok开始流行,为传统节日增添了和平温暖的节日气氛。

第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

明,用木头在热闹处做灯台或结灯棚,十一夜试灯。灯是用纱或纸做的,五种颜色混在一起,人物极其精致,一登就有人花几十块钱。14日和15日,街道与城市相连,灯火通明,如同一座火城。游客络绎不绝,或欣赏精美音乐缓步而行,笛声琴弦幽幽,被称为“走街串巷”的儿童游行着船灯,在集市上行进,击鼓、歌唱、喧哗。年轻人聚集在佛堂里比拼机关枪,烟火流星四散,观众如潮。十五、十六夜特别繁荣。到了清代,孩子们除了做灯笼、搭鳌山、放炮,还玩神仙狮子、竹马、龙灯。《竹枝词》咏元宵:“城中灯火巧排,鳌山风光美。北管南腔不停听,好几次击鼓过前街。”新婚媳妇站在灯笼下任人看。

除了“彩灯”,元宵节还有“送灯笼”、“穿灯脚”的旧俗。“送灯笼”是指结婚的女方家给男方送灯笼。在闽南语中,“连”与“连”谐音,“邓”与“丁”(一个孩子)谐音,作为“生儿育女”或“早日成家立业”的祈愿。“穿灯脚”是已婚未育的女人。元朝时,她到鳌山灯棚下的街上,钻了进去,向灯神“讨丁”。这种习俗已经被废除了。

如今,从十三夜起,大街小巷,祠堂庙宇都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游客们涌向街头欣赏灯笼,并解开灯笼上的谜语。上元节除了吃“上元元”,家家户户都要吃“牡蛎兜”,就是用海牡蛎拌红薯粉煮的面条。俗话说“蚝面覆线,好人来相会。”其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最好的菜,还要去祠堂祭祖,这就是所谓的“摆好碗碟”。

建国后,元宵节延续至今,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事业单位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举办灯展。除了原有的宫灯、花灯、荷花灯、绣球灯、鲤鱼灯等品种外,还设计了新的有声乐和风景的花灯。组织舞龙舞狮等民间游行。活动如米曲演唱、娱乐晚会、体育比赛、猜灯谜、舞蹈等。是为了给元宵节增添新的内容,同时又不失其浓郁的地方风味。

第三,做一个祝福

在农历二月十五,在明清时期,村庄筹集资金,准备祭祀土地神。祭祀结束后,这群人在庙里喝酒,然后回家。号称“做福报”,现在已经很少有福报了。然而,二月初二是厨房王子的生日,家家户户都用蛋糕和糖果祭拜厨房王子,祈求家庭的平安和牲畜的兴旺(有些家庭还为公众提供土地)。清代《竹枝词》中说:“与祈农报土无关。鼓和笛子也是学会演奏的。最近民俗动作多了,农村也在河外唱班了。”

第四,它已经

阳春的三月三最好。在明清时期,草药和米粉被用作精美的糕点,并在祭祀后相互赠送。今天,在家里,“润冰”是用来崇拜田璇皇帝和祖先。有的人吃的是“面带面”。有诗《支竹词》说:“三月三日天气长,故称祠堂祭祀,豆芽、韭菜、蘑菇如雨后春笋,使新煎的麦饼飘香。”

动词 (verb的缩写)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祭祖。《竹枝词》吟诵道:“雨下楚清,门前柳柳成荫,这使得今天的节日更加重要。梨城边,谁去祭奠清明。”项城市的扫墓习俗有两种:一种叫“巡墓”,只用饼来祭祀,给坟添土,烧元宝,在坟前放纸钱。另一种叫“裴墓”,先拜土后拜墓。以酒食为祭品,其中必有香甜的糯米糕。民间信仰为了祈求祖先保护子孙,过着甜蜜的生活。然后“压纸”,也就是用石头压纸币。如果新坟第一次清场,儿孙们一定要分吃煮好的鸭蛋,然后把蛋壳放在坟前。新坟要连续修三年,每次新娘子出嫁或加墓后都要修墓。平时不碰坟。女性也可以参加扫墓。

第一年丧,节前必须扫墓,第二年是同一天,第三年是节后。清明节剩下的时间,前后花了10天,扫墓,修墓,捡骸骨,移葬。建国后,清明节,人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

不及物动词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旧时各寺院僧人沿门唱梵文,说要颂经洗佛像,要“洗佛钱”。《竹枝词》中有云:“龙华浴佛久,和尚游街讨钱。毕竟共同的根还在,一定要洗掉。”现在已经过时了。这一天,南山寺仍然举行龙华法大会,有许多女性香客。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傻逼,但我很乐意做傻逼;就像那个拒绝承认自己是谁的家伙一样!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门楣上挂艾蒿、菖蒲、松树、柳枝、蒜头,称为“五端”。喝雄黄酒或者用它在孩子额头上写“王”字;绣花香囊里装着山茱萸、檀香等中药,戴在孩子胸前;喝中午水,喝下午茶(中午从井里打水泡茶)。这是驱邪除毒的习俗。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包饺子,做面条,准备菜肴来祭拜祖先和神灵。粽子的品种有肉粽子、碱粽子、豆粽子。服丧期间不允许蒸粽子,粽子是亲戚朋友赠送的。赛龙舟是项城市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从5月初至月底,在九龙江沿岸的不同河段举行。过去,奖金是由当地富有的商人捐赠的。最后,他们把奖品挂在竹竿上,向上游比赛,这叫“中标”。水上活动非常热烈。有《竹枝词》盛赞:“端阳节可爱,大江南北争船。金鼓呐喊助威。谁先争夺冠军?”

八、天门开

农历六月初六是“天门开”。认为这种晒衣不虫蛀,文人印书,家中人洗井,成为常事。有《竹枝词》云:“六月虫可晒衣除,烈日灯太弱。这一天,‘天门开’好孙,推腹中书。”这种习俗今天已经废除了。

九、半年一轮

农历六月十五,我们吃“半年圆”。是一天做半年一圈祭祀祖先。这一回合不同于“冬季至日回合”。它是用粳米做的,掺些红,蒸熟后加红糖,以此来个半年团圆。

十或七个晚上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有7盘女子陈年蔬果,7杯茶7杯香,7根针,绣花线,由伏地魔在烧纸的光亮下穿过,以此来判断是否能熟练穿过。俗话说,巧取豪夺的姑娘,夜深人静的时候蹲在井边,隐约能听到牛郎织女的哭声。

现在襄城人只喜欢在七夕上吃“白酒”。晚上,在碗里放一碗水,孩子把新缝的针放在水面上,很“巧”。

十一、中秋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鬼节”,俗称“七月半”。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烧钱、纸、衣服。道教在道观斋戒,僧尼在寺院当锅碗瓢盆,准备丰富的小吃,祭祀鬼神。给九龙江边的人祭祀更有意思。夜幕降临时,人们将八仙餐桌放在河滩上,在那里供奉五三个祭品。道士和尚念经,超度为野鬼,称为“普渡”。烧完纸钱,放“水上灯”。所谓“水灯”,就是在一个沙碗里装上油,点上灯芯,放在小溪里,任其随波逐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带有封建色彩的习俗逐渐被废除。

十二。普渡大学

中秋节称为“鬼节”,引申为“鬼月”。整个七月,奢华无比,从初一到三十,每天各街各巷各乡轮流做“普渡”。

七月的第一天,叫做“开巷子”,也就是“打开地狱之门”。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盏“普渡灯”,永不熄灭。直到7月30日才把灯取下来烧掉。

在七月,每天,一个普通人做普渡,这被称为普渡日。用祭祀用的盘子拜鬼。祭祀结束后,大摆宴席款待宾客,到了晚上,各个村落的大街小巷相互竞争,铺张排场最终成为一种陋习。7月30日,又在“关巷口”举行了一次祭祀。旧时,在叶公街上,搭起高台,竖起灯杆,搭起“孤儿棚”,祭祀孤儿鬼怪,并延请僧人瞻仰。仪式完成后,台上摆满了供人们拿回去吃的食物,俗称“抢孤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普渡被禁,普渡活动在7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抑制。但80年代以后,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浪费现象有所回潮,由此产生的醉酒闹事也一触即发。到了90年代,由于政府加大了反对普渡的宣传力度,城市居民已经废除了这一陋习。

十三、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在这一天,人们用酒和肉来祭拜“福德·沈正”(地主),并表演节目来回报上帝,这意味着祈求春天和回报秋天。旧俗中,秋夜要祭拜月母;女人要“听香”;小伙子用刀砍甘蔗发财,叫做“甘蔗占卜”。有一首《竹枝词》:“今夜饮酒至子夜,中秋赏月明。最重要的是世人多问,不求财利便是功名。”民国时期,有钱人买月饼,招待亲友,喝酒赏月,猜谜语,回答问题。到了晚上,占卜师满街都是,旧习俗认为8月15日的占卜最准。举重的习俗已经逐渐废弃不用了。

现在中秋之夜,在月亮下摆好水果(主要是柚子)、月饼和一壶茶,一边泡茶吃饼一边赏月。在这个节日里,更多的国内外朋友聚在一起欣赏家乡的明月。

十四、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九月节”。旧时光,游山玩水,喝菊花酒,赏山茱萸,吃重阳糕。俗称重阳吃柚子补脑;吃红薯、芋头补四肢筋骨;吃花生补手指;吃西红柿可以滋养心肺。《竹枝词》吟诵道:“九月黄花美秋色。据说在那些日子里,孩子们逃学,在城头偷风筝。”在山治,孩子们放风筝,游客们直到黄昏才离开。

现在襄城的人们在这一天邀请朋友们去爬山看胜利。这个时候学校组织徒步旅行,或者举行爬山比赛,或者放风筝。自1988国家将这一天定为“敬老日”以来,社会各界开展了各种敬老爱老活动。

十五、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是下一个元宵节。在这一天,迷信的居民习惯于烧香点蜡烛来祭祀“三官”。大殿前悬挂着三盏玻璃宫灯,被称为“三界邓公”。这种习俗今天已经废除了。

十六、冬天的至日

农历十一月,夜长昼短。任何外出的人都要尽量在这一天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可以品尝“冬节圆”,这就是所谓的“添年”。家家户户聚在祠堂祭祖时,必有“冬至日轮”作为祭品,称为“秋祭”。一个年老有名的老人祭祖,孙子是首席祭祀。祭祀结束后,安排酒席,分肉。《竹枝词》云:“家家卷饭炒圆香,祭奠祠堂。刺绣谣言加一根弱线,一天加一根长线。”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傻逼,但我很乐意做傻逼;就像那个拒绝承认自己是谁的家伙一样!

十七、尾牙(丰盛的食物)

农历12月16日是尾牙,家家户户都“做尾牙”,以示对地基主人的尊重。某外资企业老板请员工吃饭。建国前,是日本主人不仅要举办一场酒食丰盛的盛宴,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请侍者示赏,通过做“尾牙”宴来决定明年的去留。

十八、送神

农历12月24日“祭灶”,俗称“祭”,以三祭酒向宅君献上,其中糕点、糖果必不可少,民间信仰可贴在说坏话的宅君半个嘴巴上,祈求宅君“在天说得好,在下世界得安宁。”这一天也被称为“除夕”。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燃放鞭炮为翟军送行。《竹枝词》曰:“遣神拜灶尊祭,家家神态为鞭炮声。为了祝愿来年好运,焚香灯一直供奉到天亮。”送完神之后打扫屋子,就是俗称的“乱”。等到正月初四,再隆重迎接翟君之衰,礼如旧,称为“受”。

十九,除了晚上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即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俗称“二十九”或“除夕”。俗话说“大人乱搞,女儿爱过年。”据说除夕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缝衣服,做蛋糕,杀鸡鸭,准备年货之类的事情。然而,孩子们吃饱了,穿上了新衣服。

除夕下午要祭出三祭、饭、年等供品,祭神祭祖,称为“辞”。然后会贴上红色的春联、门牌、年画来装饰房间。人们不会在葬礼上贴春联。除夕夜,所有外出的亲戚都会回家团聚,吃“年夜饭”。旧时餐桌下放一个小火炉,叫“围炉”。韭菜、萝卜、鸡常用于谐音“天长地久”、“吉祥如意”、“成家立业”的菜肴。比喻聚财的蚌壳,也散放在门后或床下,象征发家致富,金银满堂。“围着火炉”,全家不管你的做法,亲亲热热;吃饭时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如果亲戚还没有回家,餐桌上要给他留个座位,摆放碗、筷、酒杯,以示团圆;出嫁的女儿一般都是在婆家参加“壁炉”,而不是参加父母家的圆桌会议。大火过后,长辈要给儿孙“红包”(即“压岁钱”),逐渐发展起来,会挣钱的晚辈也给长辈“红包”。此外,酒席结束时,主妇要在厨房放一碗米饭,并在上面插一朵红色纸花,俗称“春米”,谐音“剩饭”,祝你来年吃饱。还有两根用红绳绑着的整甘蔗棒,靠在门上表示来年会像甘蔗一样甜。然后是“守岁”,守岁到“夜不寐”的习俗可以让父母和爷爷奶奶长寿。旧习俗是鼓励孩子赌博,或者猜谜、演戏、讲故事、熬夜。点亮长明灯,直到第五天。

此外,在旧社会,项城还有一种特殊的讨债习俗。通常情况下,债务应该在新年之前还清,除夕是当年还债的最后期限。所以,财主是夜间调度员,提着灯笼去讨债。这天晚上,城隍庙(现延安南路与修文东路交叉口)上演了一场传统戏曲,按照习俗,在演出和剧场期间是不允许讨债的,给了一些没钱还债的人一个躲债的地方。因此,城隍庙除夕上演的戏被称为“躲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