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有哪些风俗习惯?

结婚

在订婚的旧时代,婚姻是重要的,有“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说。男女双方都没有自主权,这就像买卖婚姻。

缔结婚姻,应该先找媒人讲和。所有的臣子都是男人去女人家求人,没有女人求男人。当你招待媒人时,你必须准备酒和食物作为客人的礼物。俗话说“结不了婚,就送120瓶酒。”双方同意后,由男方陪同去女方家“相亲”。女方同意后,父母或兄弟,以及媒人或亲戚,会陪着女孩去男方家“看人家”。相亲结束后,男方选择幸运日受托人带礼物向女方索要八字(出生年月日)。“年庚帖”收回后,请盲人算命师“配八字”。八字不能互相碰撞,如“龙虎斗”、“两龙分池”、“鸡兔分笼”等都不适合结婚。男方也需要把八字发给女方。八字重合,双方父母同意结婚,即由男方家选定日期,在龙凤红帖上写下订婚日期,请媒人连同嫁妆一起送到女方家,称为“订婚”。该女子回赠庄媛花帽、糖果和蛋糕,以及一些刺绣包和两种常绿植物,俗称“回赠爱情”。订婚后,男女视为夫妻,其他人不得走亲访友。

从订婚到结婚,至少需要半年到三年。结婚仪式叫“日”,由算命先生根据星座来定。如果婚期对媳妇不利,可以退,择日。结婚前一两天,男方派人到女方家取嫁妆,称为“嫁妆”。各地嫁妆大同小异,一般有洋槐被、枕柜、箱子、抽屉桌、方凳、脚桶、童桶、梳妆台等必需品。近年来,嫁妆已经新旧结合。晚上,男人设宴款待“温室”。结婚那天,男方派轿子来迎接新娘。新娘上轿前,母女两人都哭,表示两人形影不离,称为“哭婚”。在江山,新娘的轿子上路,哥哥双手挂在轿子栏上抬一段路。俗称“吊轿子杠”,也表示他不想走。文明区有“哭话”,比如“希望你能看到那个人,水涨船高,踩着楼梯一步一步来;手捧莲花,让蒂芙尼的妻子和公婆开心;史蒂夫上床睡觉,满屋子都是儿孙;当史蒂夫走到桌边时,铜币被塞得到处都是...四季发财,元宝滚滚来!“轿子到了新郎家,新娘由离石湿婆搀扶着,踩在地上依次铺好的红地毯或麻袋上,就叫“代”。然后他们在婚礼上结婚,晚上设宴招待客人,宴后在新房子里闹。婚礼后三天,新郎新娘回父母家看望公婆,称为“回娘家”,当天返回。

1950婚姻法颁布后,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文明。旧习俗的繁文缛节逐渐减少了。

婚俗旧社会,曲周各县婚俗大致相同。

一般来说,童养媳家庭经济不宽裕,人口过剩,难养。他们怕女儿长大了买不起嫁妆,有的是养的,有的是买的。等他们长大结婚了,也办婚礼。如果男方婚前死亡,童养媳就当女儿嫁,有的永远不嫁。

收养,俗称“招亲”。一般女人的“媳妇”都是因为家里没有兄弟。她老公收养的男人大多很穷,兄弟很多,嫁不出去。丈夫收养的女婿往往被歧视,入不了谱。有句话叫“媳妇三年不逃就是好人”。在长山地区招亲时,要写“招亲”二字,放在大门外的草坪或石头上,以示受村民监督。如果招亲戚后得罪了村民,往往会被赶出村子。所以,过去女婿被视为一种敬畏,而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改变,女婿是受法律保护的。

换亲戚,因两家贫穷或关系融洽,彼此亲近,互娶对方女儿为媳妇,可免送礼,俗称“以宝换宝”。

再婚,俗称“二婚”。寡妇一般要孝顺三年才能再嫁,但被视为不光彩,没有选择丈夫的自由,只好任由族人摆布。寡妇多为丧偶或嫁不出去的穷人。男方选吉日晚上结婚,寡妇坐“黑藤轿子”或“蓝藤轿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一习俗已被废除。

大溪,又名“崇溪”。订婚后,男方病重,双方约定提前结婚,妹妹代替哥哥。如果一个男人死了,一个女人就成了寡妇。旧社会有未婚同姓的习俗,现在已经废除了。

葬礼

大多数人死后被埋葬。在旧社会,葬礼仪式繁复,充满了迷信色彩。老人弥留之际,儿女们必须站在身边,直到他死去,俗称“死”。在印刷品中,焚烧草鞋、雨伞、包、香纸、锡纸被称为“送盘缠”。把尸体放在门板上,移到中堂或厅前的右边,头上放七块瓦,盖上纸莎草纸,嘴里放一枚用红纸包着的铜钱,脚下点一盏蓝色的油灯。同时派人给亲戚朋友带了伞。走亲访友时,把伞顶朝上,站在门槛上。当亲戚和朋友收到可怕的消息时,他们会准备哀悼的礼物。女婿送寿桃、粽子、猪头、全鸡、全鹅;普通亲戚朋友送香纸,生日被子,挽联,缎子被子等。死亡之时,俗称“坠物”。棺前为逝者洗漱更衣,然后长子捧头,女儿或女婿捧在棺内,放上木炭和石灰袋,将亲友送来的“寿衣”一一盖好,女儿和儿媳提交人名,最后合上棺盖,称为“封料”。

丧礼是最隆重的,富裕的家庭,在葬礼之前,他们要请道士做三天三夜的道场来超度死者,这叫“做功德”。葬礼当天,请有地位的人念祭文,烧神像,让孩子穿麻戴孝和草鞋到灵堂见亲友。葬礼上,女婿撑着坟伞,提着一个纸包。亲戚朋友戴着白帽子,白口袋,捧着香。锣、鼓、唢呐、纸钱一路打到了墓地。棺材下葬后,用砖勾勒轮廓。晚上为亲友丧事准备“白酒”,每人一条毛巾或五六尺白布,称为“小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丧葬的大部分封建迷信内容,丧葬从简。一般都是送花,戴黑纱小白花,开追悼会表示哀悼。1979以后,火葬逐渐在城镇普及,土葬仍是农村的主要方式。

其他内容请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