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礼仪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到了清代,礼仪越来越普及。传统礼仪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从国家军政到衣食住行再到手势。

鞠躬和礼仪

为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服务是中国封建礼仪的最大特点,所以礼仪处处体现尊卑之分。而足以表现出这种屈尊的,恐怕就是一个跪拜仪式了。在封建社会,朝臣见到皇帝,要跪三下,叩九下。百姓见官,必先跪拜;下级官员遇到级别相差很大的上级要鞠躬;儿孙见到长辈要跪下磕头。当然要给祖宗磕头。

1793年一个闷热的下午,83岁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打了个盹。这时,官员们送来英国国王的礼物,大多是来自西方的精美机械。看完之后,他很开心。早些时候,甘龙收到了英国使团代表沿海商人发来的一封信,信中说皇帝没有来祝贺他的83岁生日。今天特使来捧场。由于信中“言辞诚恳”,他曾允许使臣马戛尔尼等人来北京见他,并命令沿海官员妥善接待他。

在使节到来之前,礼物已经提前到了,这让乾隆相当满意。因为皇帝的旨意,马嘎尔尼一行一路受到各级官员的礼遇,对中国人的“礼遇”大加赞赏,并对中国的官员说:“我对你们的习俗一无所知,所以请各位大人在贵国的做法上便宜行事,我绝不会不同意。”

然而,正是双方都小心翼翼遵守的“礼仪”,却差点流产了英国使团对“大皇帝中国”的访问——矛盾发生在马嘎尔尼一行会见乾隆前夕。双方讨论会见礼仪时,中方官员要求马嘎尔尼等人向乾隆三拜九叩,而英方使团在会见本国国王时坚持跪下吻手。争执激烈的时候,Magalny甚至威胁不要见皇帝。眼看预定的谒见日期临近,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英国使团的官员向皇帝单膝下跪。

虽然最后乾隆表现出宽容,让马嘎尔尼单腿行屈膝礼,但背后的意思是西方是野蛮人,不懂礼仪。既然礼仪不全,其他都不可能。

当然,晚清社会也有鞠躬拱地的仪式,多见于同级官员与同辈之间。双方一见面就用手拱着,弯腰低头,有时甚至一只手伸到地上。这是一种简单的礼貌,但比鞠躬和握手更复杂。

在晚清,从鞠躬仪式到鞠躬握手仪式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式的鞠躬握手,以人格基本平等为主题,从清朝开始作为正式礼仪传入中国,但直到辛亥革命才作为正式礼仪在中国流行起来。

服装和礼仪

服装和礼仪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的最明显的标志。仅在明清时期创造的天子形象,使龙袍成为清朝皇帝最具特色的服装。按照清朝的礼仪,皇帝的龙袍属于吉祥的服饰,一般庆典和公务活动时都要穿。在重要的仪式,祭祀祭坛和寺庙,以及婚礼上,皇帝穿着更高的皇家服装。与皇室服装搭配的配饰包括头冠、腰带、珍珠、衣领和从头到脚的靴子。服装名称不同,穿着场合也不同,当时有严格的区别。

清朝以异族的身份进入中原。满族曾经是游牧民族的战士,在军旅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的造型也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清朝建立后,清朝的服饰能够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果。以官服为例。马蹄袖、马褂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补药”却直接取自明朝。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分别按照等级的高低,突出官员在职能和气质上的要求。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官服有双胸,拼布也分两块,绣在袍外,称为“补袍”或“补衣”,动物的图案与明代略有不同。由于补片是缝制在服装的背面,边角的处理更为精致,往往还配以精致的蕾丝,凸显了装饰效果。到了明代,黑白帽被清代的花翎所取代,用孔雀毛上“眼”或“目眩”的数量来划分单眼、双目、三尖的等级。官员的袍服是里三层外三层,包括袍服、礼服、夹克、马甲、辅服。他们还被要求佩戴各种各样的珠子、腰带、玉佩、彩色挂毯、金盘、钱包等等。朱超有翡翠、玛瑙、珊瑚、玉石、檀香的等级,甚至丝绸挂毯也分为明黄、蓝宝石、石青。礼仪制度应该规定什么样式、材质、颜色,违反规定者以罪论处。雍正帝在授予年羹尧死刑时,被指使用鹅黄刀和钱袋,穿着四件套衣服,纵容家人穿补服,从而将衣服的等级差别细分到极致。女装虽相对宽松,但精雕细刻,有所谓“三嵌三卷”、“五嵌五卷”、“七嵌七卷”,多达“十八嵌”。除了镶卷之外,下摆、翻领、裙摆、袖口都布满了各种颜色的珍珠和刺绣,褶皱处用丝线串联,连隐形的鞋底、鞋底也绣满了密密麻麻的花纹。这种重叠的、无处不在的装饰效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如此复杂细致的包装,却是服饰精细程度极高的产物,这也使得清代服饰难以发展。

其实清朝官员穿的宫廷服装就是由旗服演变而来的:圆领、扭翻领、左开衩、四面楔形、束腰、有纽扣、窄袖(有的有箭袖)、保暖、易装。始于清初的制度规定,官员入朝必须披披肩、穿袍,称为朝服。长袍有箭袖,即在已经很窄的袖口前面连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一般最长的有半尺,形似马蹄,也称“马蹄袖”。袖肩是清代服饰区别于其他服饰的标志。箭袖旗袍是满族贵族和旗手穿的节日服装。一般旗手只允许穿披肩领袍,到了普通人家,只允许穿领袍,不披披肩,称为便服。

旗袍分单、棉、皮。清初其款式一般为无领、宽胸、束腰、左、四边。穿衣不仅合身,还有利于骑射。打猎的时候,也可以把干粮放到前面。这种旗袍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无领。努尔哈赤为了统一衣冠,曾定下衣冠制度,规定“朝服一律用披肩、衣领,平服只用长袍。”就是制服不能领孩子,只有入朝时穿的皇家礼服才能加一个形似披肩的大领子。二、还有一种窄袖口处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形,俗称“马蹄袖”。又叫“箭袖”(满语叫“哇哈”),是因为冬季狩猎或战斗时放下来遮住手背,既起到手套一样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射箭。满族入主中原后,“放开哇哈”成为清朝礼仪中的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见皇帝或其他王公大臣,都要先弹开马蹄袖,然后双手放在膝盖上跪拜。

满族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如果亲戚朋友来拜访,主人会热情接待,互致问候,敬上香烟和茶水,比较富裕的家庭还会给客人送上蛋糕、瓜果,不让客人吃。

请长辈到家里坐坐,聊聊天或者吃吃饭。要求媳妇既热情又稳重。未婚女生不拘束,比较随性。“旗和习俗是家庭间最重的礼仪,但未言明的小姑子不如姑子,姑子会在酒席上吃饭,小姑子会坐在上面,媳妇会侍候在上面,她会在菜里端上梳巾,就像仆人一样。”

目前,在一些地区的老年人中,仍有人以问候、靠肩等方式表示敬意,也在元旦和长辈生日时送大礼物以示祝贺。农村的一些满族家庭,至今仍坚持儿媳对长辈、弟媳的礼遇,否则会被嘲笑为不懂事,被批评。

满族礼仪是这样的。所有格格小姐除了拜佛或者给皇后磕头,连亲生父母都不会磕头。因为旗籍女性结婚前在家族中地位极高。凡是辞掉长辈的后辈,如格格、宫女、太监等。,可得182两银子。

这摘自互联网。还有很多,但不仅仅是格格的理解,满族是一个礼仪很多的民族。想了解更多,不妨看看相关书籍。

满族服饰具有传统特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帽饰:满族女无帽,男有帽,分为高顶帽、便帽、风帽、毡帽、昆秋帽(女子冬季御寒);服装: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袍(即长袍)、马褂、马甲、西裤。旗袍不分季节,男女都可以穿。马褂是有地位的有钱人在春秋冬季穿的。马甲是女人的外套。裤子是没有腰的棉裤,用两条带子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在寒冷天气穿着。满族人穿裤子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必须绑住腿以便旅行。

鞋饰:男鞋用布迪娜扎,鞋面镶嵌双丁字裤。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子,大部分老年人穿高腰毡鞋。女子穿木底高帮鞋,底窄顶宽,鞋尖面从上翼突出,两侧绿花,状如小船。具体有马蹄鞋、花盆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

配饰:满族人佩戴的配饰分为骨饰、石饰、珍珠饰、金银饰等。戴哪种首饰要看身份地位。一般来说,珠宝的质量可以显示家庭的地位和财富。

规矩

满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满族人在会见或拜访客人时有各种礼仪,包括千手礼、摸太阳穴、牵手、牵手、下跪、磕头等等。其中,成千上万的礼物、拥抱、磕头主要是男性使用,其他的则是女性使用。晚辈用来对待长官的长辈和下属。形式是弹箭袖,左膝向前弯曲,右腿微微弯曲,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打招呼。拥抱礼是给同辈的,晚辈也可以给长辈,但晚辈要抱着长辈的腰,长辈要爱抚晚辈的背,以此类推。现在,一些复杂的礼仪已经简化了。

满族尊老传统更明显。晚辈每天早晚都要问候父辈祖宗,途中要给长辈让路。吃饭时,长辈要先坐,先吃饭。满族重情重义,待人接物真诚,设宴待客,言出必行。

满族传统的结婚仪式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媒、放、抽签、传箱、迎亲、拜堂、祭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过媒体,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双方家人同意后,会做一个小决定,就是男方家送如意或者发夹作为礼物。然后就是订婚,也就是选个吉日。婆家亲戚问女方家名字,女方家设宴招待。男方父母发言求婚,女方家反复推谢。婆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才定的婚。这时候男方要拜女方家,拜女方长辈。也是结婚送礼的好日子,送衣服绸缎羊鹅之类的。男方家也会给银子。这个时候就应该约定婚期了。进入婚宴阶段,新娘家会在婚礼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传箱”,新郎会对娘家表示感谢。婚礼仪式中,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同下,当两辆车在途中发生错误时,新娘的哥哥载着新娘上新郎的花车,俗称“跳车”(由于不同地区满族习俗不同,也有新郎和迎亲队伍直接到新娘家庆祝婚礼。还有的地方有“旗风俗不迎亲”的说法。新娘到了新郎家,就换车坐轿子。轿子落地,新郎会白射三箭。新娘披着红盖头下了轿子,和新郎一起站在事先摆放在院子里的天地桌前,朝北三鞠躬,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之后,新娘退到天地桌前,进入临时搭建的帐篷,这叫坐帐。坐在账单上的时候“开脸”,换个头。新娘坐帐后,跨过马鞍,进入洞房。新郎用秤摘下盖头,扔在屋檐上。夫妻敬酒,吃开心面和儿童蛋糕,大家闹洞房。在婚礼当天的晚上,新娘和新郎会祭拜他们的祖先。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婆家亲戚敬烟敬茶,拜宗亲,认代,称为大小。一般结婚三天后,夫妻二人一起回女方家拜见父母,祭祖。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月。这时候,婚礼已经结束了。

这些复杂的婚姻手续在今天的满族聚居区得到了简化,与现代形式融为一体。比如插个车就演变成了青年男女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在免费婚礼队伍的陪同下,从自己家出发,行进到半路相遇,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然后一起去新郎家。还有祖先,有的地方演变成新人祭拜父母。虽然变了,但还是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此外,满族的结婚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男生在门左边挂弓箭,女生在门右边挂彩布条,父母送休闲车。生完孩子三天,亲戚朋友送礼物,俗称“送奶”。并举行洗礼,名为“洗三”。满月时,请客人“做满月”,取下弓箭或布条挂在“子孙绳”上。一百天要用各家的彩布条织一把锁,叫挂锁。一岁时,要举行更隆重的仪式,让孩子“赶周”。一般16岁,男生剃头,女生盘发髻。时至今日,东北满族聚居区仍保留着“给奶”、“洗三盘”、“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丧葬习俗

土葬和火葬是满族丧葬的主要形式,历史悠久。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主要是因为他们迁徙频繁。再加上清初八旗士兵死亡,不方便将尸骨送回老家,所以采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土葬到土葬。葬礼仪式是死者生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单一。精神停留在房子里,通常在7天之内。用木板做一张灵床,头朝西,脚朝东。棺材由大约3英尺长的红布制成,用黑色的尖刺装饰,挂在院子里的一根高杆上。满族人使用的棺材形状特殊,上翘,上宽下窄,称为“旗料”。

哀悼期间,家人默哀,举行追悼会。下葬时,棺材里放金银,穷人用金银箔锭代替,口中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的彭羚里。农历丧礼有16杠、32杠、64杠。葬礼结束后,感谢帮忙的人,并请他们吃饭。下葬后,每隔7天在坟前烧纸,连续烧7次。烧百日,烧周年。满族烧纸是把纸折成口袋,俗称烧口袋。清明节想上坟,烧口袋插佛。近30年来,满族的葬礼改为火葬。但是,在祭奠亲人的仪式中,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比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供养、烧七天、烧百天、烧周年等等。

禁忌

满族人禁忌比较多。亵渎神灵和祖先是不允许的。比如满族的西贵,祖先的箱子放在西炕上,不许住人和杂物,不能有任何不敬。禁止打狗,禁止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不允许外国人戴狗皮帽进家门。传说努尔哈赤曾经对他的人民说“山里的野生动物多得很,可以吃多少吃多少,但是以后不许吃狗肉,不许穿狗皮。狗死了,你要把它埋了,因为它是一只正直的狗。”从此,爱狗敬狗成为满族人的习惯。此外,满族人不仅不吃乌鸦的肉,还喂乌鸦,祭祀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