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万亿投资乡村振兴要做的23件事是什么?(16)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改善和提升之年。为此,中国土地经济学会根据部委和科研院所相关专家的建议,为“美丽中国深呼吸小镇、国家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国家低碳国土实验区、国家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实验区、科技中国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的共建单位整理以下信息。

应该在农村振兴人类住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居环境是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提振乡村面貌、检验乡村振兴成果的必经工程。农村人居环境主要涵盖农村厕所、污水、黑臭水、生活垃圾、有机废弃物等诸多内容;每个内容在这次五年行动中都有具体的要求,对上述项目也有专门的投入。

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卫生厕所不断普及,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装腔作势,扎实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齐心协力,一年一年地做下去,真正把这件好事做好、做实。重视农村厕所革命,坚决“不放松”。“一个小小的厕所,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社会文明”。

对于农村厕所革命,我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特别是在改厕过程中,要加强改厕的监督管理,实时跟踪和加强监管,确保工作进度,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其次,落实农村改厕专项资金保障。采取政府补助、社会救助、农民自筹等多种渠道落实资金,科学规划、统筹实施,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改厕工作有序推进。再次,加强改厕后续管理服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实行“政府协调,村组负责”制度,责任到人。

近日,笔者发现在《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2022-2025)》的行动目标中,我们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得到控制,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2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高,有条件的村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40%,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完善,农民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从资金支持来看,各地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给予了大力支持。以河北为例:“积极争取中央农村改厕、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乡村振兴各类国债等中央财政资金。省、市、县财政部门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般公共预算的优先保障领域。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十四五”规划的任务和实际工作量逐项测算资金需求,合理安排各年度本级财政支持的具体数额,各级配套资金要同步到位,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切实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上下联动、整体推进、财政保障,说明河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完备的地方行动很强。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建设一批有机垃圾综合处理和利用设施。完善农村人居设施管理保护机制。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开展示范活动,创建美丽宜居乡村和美丽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