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桥献祭是什么意思?
桥神不仅送孩子,还能保佑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在二月二日,祭桥的节日,大人不准管教,更不用说打骂小孩。
祭祀桥是当地苗族以家庭或寨子为单位缅怀祖先的祭祀活动,但其实际意义在于增进邻里和家庭的团结和谐。
到了祭祀桥的那一天,人们把自己带来的鸡、肉、蛋放在锅里煮,村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喝自制的米酒,互相祝福,直到天黑灯亮了才离开桥。
黔东南,当我们走进千百个千千故事编织的苗寨,仿佛听到了每一片树叶的歌唱,每一块石头的诉说。
祭祀桥是苗族众多神秘而古老的故事之一。
农历二月初二,黔东南苗族人民有一个特殊的祭祀桥梁的节日,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黔东南苗族古老的宗教节日——祭祀桥神。其实,桥神就是苗族宗教观念中的“送子女神”。相传古时候苗寨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杨乌斯,她嫁给了一位名叫天上月神(月亮)的美男子。他们结婚两年,一直没有孩子,所以2月2日去大桥要孩子。一位歌手唱道,“回首古代,谁先造桥?谁先牺牲了这座桥?杨Ouse和罗娜,他们是一对,他们是一对。过了九重河,就遇到神仙了?仙女建议他们不要担心。洼地里种了三棵杉木。回去把它们砍了,用来造桥,三排弯树,一个靠着山,一个水管,当天就搭起来了,好让儿女们和睦相处。略赏欧色,砍倒三棵杉木,建桥。说来也巧,二月二日,生了一个男孩,向桥上祭了猪,向桥上祭了鸡鸭,煮了鸭蛋,做了一大坛米酒,焚香烧纸。从此,苗家代代相传。每年二月二,家家户户来造桥,家家户户来祭祀。”(见《剑河苗族古歌》。礼仪歌曲”了解详情)
从此,每年的二月初二,就成了苗族人的过桥节。桥神不仅送孩子,还能保佑他们健康成长。所以每个苗家都有自己的桥。有些氏族还* *有桥,因为人们认为桥能给整个氏族带来财富和财宝。每个人每年都要有一次杀猪宰羊的大祭祀,非常隆重。小桥一年一次,没有巫师,父母领着孩子到桥上杀鸡鸭,洒上血酪作为纪念,献上糯米饭和染好的鸡鸭蛋。这一天,大人不准管,更不用说打骂小孩。
一般来说,在二月二的凌晨,苗族村民的头头们总会提着一两个竹篮,装着鸭蛋、猪肉、腊肉、香纸、糯米糕、酒、酒杯等祭品和器皿,到村头、村尾、小桥、房前屋后,身后总会跟着一群男孩子。男孩手里或口袋里拿着染成红色、黄色或绿色的煮鸭蛋,不停地喊着:“牺牲大桥!抓住鸡蛋!牺牲大桥!抢彩蛋?”大家到了要祭祀的桥上,苗户主先把自己带来的祭品和祭祀用具摆放在桥头,然后点上香,一边敬酒,一边轻声或默祷,或祈求桥神保佑六畜兴旺,一年丰收;或者祈求桥神送来儿女,保佑全家健康。往往在这个时候,调皮的孩子就会一头扎进去,把祭坛上的祭品——鸭蛋、腊肉之类的抢走。
二月初二的一大早,我和几个朋友来到了号称“千里苗疆门户”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在一座大山脉的半山腰,有一个古老的苗寨。一个苗族人背着担子迎面走来。一问才知道这是寨头村,村民大多姓万。他还告诉我们,万家将在村外的山谷里举行一次献桥活动。
说话间,只见几个人三五成群背着担子走出村子,向一个山沟走去。我们开的三辆车慌忙调头,后面跟着一条人行道。大约10分钟,山体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一群摄影爱好者不得不用长枪短炮徒步前进。过了天元,过了河沟,遇到了祭祀桥的苗族人,从凯(李)走。
玉(屏)高速公路钻入桥下。凯里玉屏离高速公路大桥不远的一条小河沟旁,苗族男女老少陆陆续续聚集在这里。一瞬间,人们分道扬镳。有的撑灶,有的抱柴,有的杀鸡,有的烧水,有的舔鸡毛?更多的人站在旁边,围坐在一起聊着什么。
由于我们不懂苗语,我们不得不去问村里一个懂汉语的苗族人。他指着远处的一座山说:他们的祖先就是从那个方向来的,多少年来,几千个姓氏的家族都聚集在这里缅怀和祭拜祖先。
这种祭祀桥的活动不是随便的,它的程序和细节往往很有讲究。是否应该“牺牲”也是由户主决定的。苗族同胞要祭祀的桥分为石桥和木桥:石桥多为青石;木桥多以杉木为材料,有单木桥和两木桥、三木桥或三木桥以上。从桥的归属来看,有三种类型:公宅桥、方家架设的方桥和家族自用的方桥。寨桥多位于主干道上,家家户户都可以祭祀。宗族桥由宗族组织决定是否祭祀,家族要服从宗族的安排;家族的桥大多位于房屋的地基,如厅堂(客厅)的桥、大门口的桥,也有祖先或户主自己在野外架设的桥,只是由住户祭祀。从桥的用途和崇拜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常规桥、风景桥、秋子桥和堡子桥。
不同层次的桥梁需要不同的牺牲。一般家庭桥用鸡、鸭、猪肉、鱼等物品;方家造的桥,用猪头祭祀;全村的桥都用水牛、猪、生羊等活畜祭祀,祭祀的隆重程度差别很大。
在祭祀现场,有一个小沟桥,旁边是一个小茅屋,里面有供品,有点类似汉人所说的土地庙。不远处的(平)高速公路大桥完全改变了人们对苗人所说的方向概念的判断。尽管如此,万姓苗族人仍然认为这里是龙脉从万山归来的必经之地,他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不禁感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找到他们的祖先来自的伟大的龙脉,并在这里祭奠他们的祖先,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故事啊。
万氏祭桥的确是个聚宝盆式的地方,四面环山。苗族人告诉我们,从祖先迁徙到寨头村至今,已经600多年了。以前万家人丁兴旺,现在响应国家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突然,他转移了话题,指着沟边锅灶刮过的鸡说,现在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祭祀桥是当地苗族以家庭或寨子为单位缅怀祖先的祭祀活动,但其实际意义在于增进邻里和家庭的团结和谐。苗族的“桥节”非常文明和谐。这一天,人们在桥上完成祭祀仪式后,把自己带来的鸡、肉、蛋用锅煮好,村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喝自制的米酒,互相祝福,直到天黑,灯亮了才离开桥。
在今天的黔东南,居住在三穗、台江、剑河等县的数万苗族同胞,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开始,根据寨子的迁徙时间,选择吉日宰杀猪、牛、禽,举行古老的“桥祭”活动。节日里的苗族姑娘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有专家曾这样分析苗族的“祭桥”:从宗教角度看,最初的祭桥是一种为孩子祈福的迷信活动(如祭祀子桥、保护子桥);从原始封建主义的残余意识来看,祭祀桥间接强调了土地、路基或农田(如祭祀堂桥、门洞桥、房基桥、土头桥)的个人所有权,从而达到界定个人或家庭私有财产与外部财产界限的目的,相当于一种维护土地私权的物证活动。
“祭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很常见,但很多地方的规模都不大,所以没有多少人去参观和体验这种民俗。也许正因为如此,苗族人祭桥的故事至今仍像一坛老酒,深埋在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