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至日是新的一年的说法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哪里有冬天的至日是新的一年的说法?
“冬季至日新年”实际上起源于广东。广东人早就有“冬天的至日过年”的说法。因为广东地处南海海岸,冬天没有寒冷,秋天和春天是相连的。古代南粤人民对太阳的崇拜远远超过对春天的祈求,于是产生了这种说法。
冬季至日,又称“冬节”、“至日”、“至日节”,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它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与春分、夏至日和秋分一起分为四个季节。
在冬季至日的那一天,太阳以最大倾角斜向北回归线,也就是说,太阳在北半球离地面最远。所以在冬季的至日,我们在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但冬季至日过后,北半球的日照时间会逐渐变长。
古人认为,到了冬天的至日,虽然还处于寒冷的季节,但离春天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出门的人都会回家过寒假,预示着年底会有个家。
在冬天的至日庆祝新年意味着什么?
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就开始以冬季和11月为正月,以冬季至日为一年的开始来庆祝新年,也就是说,选择土归法测得的“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年开始的日子。后来,从深思熟虑的秦朝,冬季至日被视为一年的开始。
《韩曙》曰:“阳光照冬至日,君长,故贺。”人们认为冬季至日过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太阳升起,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晋书》记载:“魏、晋之冬至日,万国百姓家贺...它的外观不如郑丹。”解释古代对冬季至日的重视。
冬季的至日也被称为“小年”。第一,说明年关将至,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二是为了显示冬季至日的重要性。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周朝,兴盛于唐宋,一直流传至今。周历的第一个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于今天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过年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了夏历,正月才从冬季的至日中分离出来。因此,也可以说“冬季至日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一直存在至今。
在冬季至日庆祝新年的习俗
武义民间把冬季的至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并称“冬季的至日是大过年。”冬天的至日节日不像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那样热闹,气氛平和而庄严。
冬季至日的习俗中,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家家户户?鸡、鸡、鸭或鹅,配以酒、肉、水果、饼和汤圆,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然后与家人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庆祝团圆和丰收。
冬天的至日祭祀祖先,汤圆是必不可少的。秋收后,新糯米登场,家家户户都已经煮好了糯米粉。然后我包了饺子。汤圆有很多种,通常以糯米粉为皮,红糖块为馅,称为糖心汤圆;还有炒熟的芝麻、花生捣碎拌糖做馅,叫泥汤圆;有湿糯米粉滚扁,用浓姜糖熬制,称为糖包饺子,也称“无糖”;还有一种咸味饺子,是用猪肉、虾、萝卜丝、芥菜丝煮的,没有馅。祭祖后,家人围着桌子吃汤圆,这意味着全家人都被包围了。除了家庭食物,我们还应该赠送孤立的邻居来庆祝丰收。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十一月,冬天的至日,家家户户都做圆饼,端(捧)碗过栅栏。”虽然每个家庭都有至日饺子,但他们仍然需要互赠礼物,以示尊重和睦邻友好。秋收之后,冬季至日来临,需要为明年的生计做准备。泰山的《农民十二月歌》唱道:“十一月来了,冬天的至日节来了;打饭吃饺子。一个房间漏水,全盖了;粪厕所也烂了,要补。结五谷,有钱有银;必须买各种各样的簸箕,大盖小盖的,各种各样的簸箕,锅碗瓢盆,盘子碟子。”从生产生活安排和经济支出来看,农民的生活确实是“过冬过年的至日”。